宗教哲学是对宗教以及其所包含的问题和观念的哲学思考。由宗教信仰所激发出的哲学思考。它与宗教哲学不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特定宗教的教义进行探讨,以求增进对于这个宗教的信仰。宗教哲学所研究的课题包括:神的存在与否、神的属性、宗教与科学的关联、宗教与道德的关联、善与恶的本质。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哲学有所不同,前者站在宗教之外而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研究宗教哲学的人并不需要有任何宗教信仰。宗教哲学家们对于上帝的本质多有研究,类似命题有:什么是上帝?上帝到底是一个的(一神论)还是多个的(多神论)?对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认为,比起希腊神话里的多神论观点,人们应该相信一个完美至上的上帝;这即是一种倾向于一神论的观点。上帝有什么特质?上帝是不是和宇宙是相等的?以上命题又衍生出无数相关的哲学思考和悖论。例如,关于几个常常用来形容基督教的单一神耶和华的特质,就分别产生了如下相关思考:
全知 - 耶和华常常被认为是全知的,但是这个特质却威胁到人类的自由意志。假设承认上帝是全知的,那么他必然知道某人在将来会做什么。而一旦上帝知道某人在将来会完成该事件,此人必定会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承认上帝是“全知的”,所以它不会被蒙骗。可是假如同时承认人类有自由意识,那么难道此人不能够自主选择避免去完成该事件么?考虑到承认上帝的全知性,此人的自由意志并不能对未来事件的发展做任何影响、改变,那么即否认了人类有自由意志。所以上帝的“全知性”和人类的“自由意志”是相悖的。
耶和华一般被认为是永恒的,他的存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祂的智慧无法测度。”(赛40:28)“我的神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祢的年数世世无穷。祢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祢手所造的。天地都要灭没,祢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祢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都改变了;唯有祢永不改变,祢的年数没有穷尽。”(诗102:24-27)那么,是上帝有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呢?还是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如果上帝存于时间之内,那上帝应该因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又怎么能是永恒不变?如果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他又怎么和存在于时间之内的我们有任何交流呢?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在时间之外存在的?“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慈善 - 耶和华的善和人类所理解的善是一样的吗?善的事情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上帝指定它们是善的,还是因为它们本身是善的所以上帝才规定它们是善的?上帝是慈善的因为他只做慈善的事情还是因为不管他做什么都是慈善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不动的推动者”这个概念。宗教哲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推论上帝是否存在。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知名的哲学家都阐述过他们的见解。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每一个运动的物体都有其因。如果我们追溯物体之间的因果关联,我们必然会找到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也就是所有运动的始因或第一个运动者。而这就是上帝。以下为宗教哲学里几个著名的对于上帝存在性的论证。
上帝存在的论证如第一原因论,托马斯·阿奎那在他的“五种方法”中写道世界中有些事情为后果。而后果们都必然有其前因。但这些前因也会有他自己的前因。如果我们追溯前因,我们必定会找到“第一原因”,因果关系不可能是无限的。这个“第一原因”本身没有前因,但却是万物的前因,而它就是上帝。本体论证明最著名的版本由哲学家安瑟伦提出。上帝被安瑟伦定义为“没有比其更伟大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存在的话,那这个定义就错了,因为世上有比这个东西更伟大的东西,一个存在的上帝。所以,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必须存在。因为上帝是最伟大的,所以他必须存在。设计论证也称目的论证。设计论证试着从自然世界的表象推出上帝的存在:自然界里有很多东西都看似被有目的设计过,比如提供视觉的眼睛。如果这些东西被有目的的设计过,那必然有一位设计者的存在。这个设计者就是上帝。帕斯卡的赌注 - 布莱兹·帕斯卡提出:假设人们对上帝的存在做赌注,那么一个理智的人应该赌上帝是存在的。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不管你赌上帝存在或者不存在,你都不会有太大损失。但是如果上帝存在而你赌上帝存在,那你可以得到永久的快乐。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赌上帝不存在,那你将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理智的人会相信上帝的存在。
上帝不存在的论证如哲学家莱布尼茨曾尝试解决罪恶问题。上帝的存在和邪恶的存在看起来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完美的上帝存在,他必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如果上帝是全能的话,他就有能力消除邪恶。如果上帝是全知的话,他就知道邪恶存在。如果上帝是全善的话,他就会希望消除邪恶。可是邪恶却一直存在着。如果邪恶和上帝同时存在,那么(1)上帝不是全能的或者(2)上帝不是全知的或者(3)上帝不是全善的。但是上帝必然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所以上帝不存在。宗教与科学总体来说,科学致力于研究可以通过经验观测到的世界,而宗教则涉及非物质、无法用感官直接察觉到的领域。历史上,科学和宗教曾和平相处。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一派宗教哲学家们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互不相容的,而另一派则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分开的领域,并不互相影响。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笛卡尔、开普勒和培根都是相容论的支持者。相容论者分两派。一派认为科学研究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上帝所创造的自然世界。我们越是了解自然世界的奥秘就越能够体会到上帝的伟大和万能。而相容论的另一派则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互不干涉的领域。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而宗教涉及的是非物质世界。既然两者的研究领域是完全不同的,那两者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
而不相容者认为科学和宗教并不能够同时是正确的。如果宗教信仰是正确的,那科学就是错误的。而如果科学是正确的,那宗教信仰就是错误的。不相容论者常常举出进化论为例子。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话,那亚伯拉罕诸教里所说的上帝亲手创造人类的事迹就肯定是错误的。
基督教哲学是包括所有代表二千年来试图用哲学的知识中的理性思考来阐释基督教的教导的理性思考的传统。哲学研究本身是理性化的批判性思维过程,而宗教是建立在启示和既定教条的基础上的,所以哲学和宗教的可共存性受到质疑。但是,基督教经典文献中确实有一些具有哲学特征的质问命题和著作。在基督教哲学中,这些命题需要以自然的方式加以证明,并且他使用了以经验为条件的反思-并运用了理性,避免超自然的信息来源(神圣的文本,神学的揭示,信条权威,直接的超自然交流)。基督教哲学的哲学起点是逻辑,并不排除基督教神学中的理性和自然的信息来源部分。尽管基督教哲学中神学学说与哲学反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其哲学反思是严格理性化的。《史丹佛哲学百科全书》针对神学和哲学的论点是:“从这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如果论证的前提至少之一是从启示中获得的,那么论证就属于神学领域;否则,它将落入哲学领域。”。
怎样调解基督教和哲学的分歧在宗教及哲学的融合上,过往的努力及尝试的遭遇到不少困难。这是因为经典哲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上没有任何预设的结论,相反经典宗教信众就已经存在着一套宗教理念。事实上,由于他们不同的目的及立场,有人认为谁?没有人能同时是哲学家,又是信仰启示的真实跟随者。若基于此论点,所有试图寻找融合的努力也是白费的。但是,亦有一些人认为这种融合是可能的。其中一个方法是运用哲学论证去证明一个预设的宗教理念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护教学,亦是多种宗教传统,如犹太主义、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作品的一般技巧,但却多被不认同是真正的哲学。另一方法是完全舍弃宗教理念是正确的想法,除非在哲学分析上已获得相同的结论。但是,这方法反而不被该宗教信众所接受。第三种方法,亦是较少用的方法,就是把分析哲学应用到个别的宗教上。在此情况上,一个宗教家只要询问以下问题,亦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
-
- 神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怎样知道神的存在?
- 启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怎样知道神将自己的旨意启示给人类?
- 哪一种宗教传统须以文学方法解释?
- 哪一种宗教传统须以寓意方法解释?
- 一个人须相信什么才算是该宗教的拥护者?
- 怎样调解哲学上的成果与宗教的分歧?
- 怎样调解科学上的成果与宗教的分歧?
-
以上钩画了基督教哲学家怎样构筑他们的工作。至于其他哲学家则并不是用这些方式建构他们的工作,例如有人认为对于神存在的论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神的存在在基督教信仰上是没有怀疑的。基督教哲学家与非基督教哲学家的相互影响,在基督教哲学、犹太哲学及伊斯兰哲学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互影响。很多基督教哲学家都参考其他犹太及伊斯兰哲学家的著作,而他们在某一信仰上的讨论往往会导致另一信仰上的讨论。有些现今的伊斯兰哲学家与天主教哲学家会共同研究某一课题。基督教哲学的起源:
- 耶稣:记载在四福音书内耶稣的生平及教导是基督教的基础。
- 保罗:大数的扫罗是一个逼迫早期基督教教会、间接导致司提反殉道的犹太人。扫罗戏剧性的转变皈依基督教,并改名保罗。他成为基督教领袖,并写作多卷书信教导教义及神学予早期教会。他的一些讲章及与希腊哲学家的辩论亦记载在《圣经》的使徒行传。他的书信成为后期基督教哲学家的重要资源。希罗主义下的基督教哲学:
- 希罗主义(Hellenism)是对在耶稣、圣保罗及其后世代的罗马帝国的希腊文化的传统称呼。除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经已遗失了多个世纪。新兴起的哲学派有犬儒学派、Skeptics及斯多亚学派,亦是把希罗哲学带进我们世界的思想及演说家。慢慢地,在希罗主义下产生了一个较完整的画面,但在某些范畴上,仍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以下是一些与希罗基督教哲学有着紧密关系的思想家:
- 特土良:特土良在他皈依基督前已是一位哲学家,他是2世纪的多产作家,更被称为“西方教会之父”。他发展了灵魂传殖说(即灵魂是从父母传给下一代)、神是有形体的(虽然不是肉体)存在及四福音书的权威。他大力打击马吉安主义,并且认为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智慧是不相和的。在他末年时,他加入了孟他努主义的异端小教派,因此他不获天主教教会封圣。
- 爱任纽:爱任纽最受触目的是他反对诺思底主义,申辩神的独一性的著作。他论证原罪是潜藏在人性中,而基督的降生成人把从亚当而来的原罪“还原”,因此所有人类的生命得以圣化。爱任纽认为基督是人类智慧的老师。
- 俄利根:俄利根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把柏拉图主义的元素加入基督教内。他套用柏拉图的思想及两个教会(一个完美的教会,及另一个现实的教会)的观念上。他亦坚持柏拉图的完美神观。
- 圣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发展了经典基督教哲学,大大地受希伯来及希腊思想所影响。他引用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及斯多亚主义,及从启示修订了基督教及《圣经》的教导。
-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亚他那修,约翰一世,4世纪的加帕多家教父,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 安瑟伦:安瑟伦最为出名的是他论证神存在的“本体论说”。安瑟伦是其中一位西方思想家直接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但是他并没有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而他所有亦只是亚拉伯文的翻译。
- 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阿奎纳是大阿尔伯特的学生,是一个忠实的多明我会实践者。他与13世纪的方济各会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十分相似。阿奎纳 在基督教重新引入亚里士多德之哲学。他相信在信仰与理性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亚里士多德经已达至人类追求真理的顶峰。他于是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作为他构筑神学及哲学的蓝图。他是巴黎大学的教授,与他同期的有方济各会的教授圣文德(St Bonaventure)。
-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基督教哲学:马丁·路德,伊拉斯谟,加尔文。
以下是现代及当代的基督教哲学家,并以英文字首排序:
- 卡尔·巴特: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幸存者,巴特撰写一部伟文的《教会教义学》,但他未能完成此书而于1968年殁。巴特强调人类思想与神自身有别的,纵然人尝试去了解明白神,而神亦透过人类语言与文化启示祂自己,但人对神的观念必定与神自身不尽相同。巴特否认自己是一个哲学家,他宣称自己只是一个教会教义学者及传道人。
- 却斯特顿:英国基督教作家,他应用基督教思想于非小说、小说及诗的作品上,引发不同的神学、伦理、政治及经济的关注,尤其是在于寻找真理的重要性、反对优生学及Distributivism.
- 伊曼努尔·康德;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Knud Ejler Løgstrup;Bernard Lonergan;Jacques Maritain;John Henry Newman;若望·保禄二世;Eleonore Stump;艾蒂安·吉尔森;保罗·田立克;William Sweet - 威廉 斯威特)
保罗·田立克(蒂利希 Paul Tillich,1886年8月20日-1965年10月22日)是一位基督教存在主义神学家、哲学家、新保罗主义者,被视为美国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他的学说与经典观念包括新存在 -(new being)终极关怀 -(ultimate concern)存在的勇气 -(courage to be)圣灵基督论 -(spirit Christology)田立克一名是经Paul Tillich本人选择出的三个容易书写之中文字──要以之做为其中文名字的,故华语世界的神学研究者不妨尊重其意愿延用“田立克”一译名。惟“田立克”一名较“蒂利希”不近德语原音,此为须注意之处。1886年8月20日,田立克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勃兰登堡的小村庄Starzeddel,父亲是信义宗的牧师,家中三个小孩,他有两名妹妹,大妹祖安娜(Johanna)小他2岁,小妹伊利沙伯(Elisabeth)小他7岁,三兄妹感情非常好。1898年时,田立克被家庭送往柯尼斯堡就读文理中学,1904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柏林大学、蒂宾根大学、哈雷大学,1911年于布雷斯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隔年取得哈雷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919年起,田立克在柏林大学担任神学讲师,1924年至马尔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1925年至1929年间在莱比锡大学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任教,1929年至1933年转往法兰克福大学教书,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因政治因素逼迫前往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1933年至1955年任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1955年至196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2年至1965年逝世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田立克没有刻意强调或否认过自己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就他看来,存在主义是一种对于生存处境的真实描述──存在主义者的滥觞乃是完全合理的,因为现实的人生的确如他们所观察到的那般。但是在有神论存在主义者的视野中,真正要紧的并不是一再强调人类存在时与生俱来的那份焦虑或是虚无感,而是人类是否能够对此困境有所回应。田立克称那些人类所从事以证明人生具有价值的尝试为“存在的勇气”:举凡一切的道德观念、禁欲主义、犬儒主义、自然法权....这些都是人类面对虚无人生处境时所选择的回应态度,这些内省的态度证明了人类具有某种高于动物性的特殊品格,这种品格被田力克称为“存在的勇气”。他又称那些人类对于道德的、伦理、品德的追求为一种“关怀”,而宗教是一切关怀中的极致,因为它最抽象,需要最大的勇气去跨越理智的界限,故名之为“终极关怀”;而基督教──尤其是新教乃是“终极关怀”中的最大者,因此是人类所有回应中最好的一个。田立克将自己自幼所信仰的新教强调为一切终极关怀中的最高境界者,这点不可能不为认识为一次哲学上的“丐词论证”。晚年田力克明显收敛了此一态度,并开始主张各宗教之间应进行对话,尤其是基督教神学家与佛教佛学者间的对话。这是因为,最终田立克了解到佛教学说的内涵并没有在“终极关怀”的定义中输给天启的基督教或新教神学,故主张基督教高于佛教的说法使田立克自己陷入论证的窘局。更为有意义的是,存在主义与佛教最精华的思想“空”、“人生是苦”等思想乃是相通的,存在主义并不会更不适合用在佛学的理论上,事实上,若说佛教就是一种存在主义宗教也不为过。田立克的存在主义神学如今也被佛教徒所引用,今天的佛学研究者也使用“宗教是终极关怀”的概念回应理性时代对于宗教的批判。
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洛. 梅(Rollo May)乃是田立克在协和神学院的学生,梅毕生保持对田立克的景仰及对其思想维护。梅是美国的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因此田立克经常被视为这一支存在主义论者的源头。保罗·田立克的基督论的两种进路:依据田立克对基督教神学史的理解,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可称为嗣子基督论(Adoptionist Christology),当中父上帝或是道或灵产生一默示并收纳拿撒勒人耶稣为儿子,田立克认为这是一种以道成肉身为解读的基督论。[1]第二种基督论,是认为基督的神性可由三一上帝任何一位格去解释,所以它可以是圣灵基督论(Spirit Christology)或道的基督论(Logos Christology),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更常以“圣灵基督论”的形式出现,并与符类福音中耶稣的基督论产生关系。圣灵基督论的定义:圣灵基督论,有两个重要含义,第一是,并非耶稣的灵使得他成为基督,而是在他裹面的上帝使然。这表示基督的神性不是由道去解释,耶稣作为基督在本体上是依靠圣灵的工作,耶稣的圣灵在整个过程中,那真正的行动者是圣灵。另一个圣灵基督论的含意是三一论的,圣灵基督论意味是对在启示与救恩中基督一种理解。
圣灵基督论意味着圣灵的临在是参与和介入耶稣的灵中,在耶稣的灵中彰显他的力量,所以,耶稣的人性同时又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载体。圣灵理解为“耶稣的灵”(the Spirit of Jesus)用田立克的说法,那来自神圣根源的宇宙性大能既感动(inspired)耶稣,也由耶稣而来;而耶稣转变为圣灵之主(the Lord of the Spirit)的重要历程,此过程不单由圣灵基督论来解释,而必须将圣灵基督论与道成肉身作互补处理。田立克曾说:“在成肉身之道回归圣父以后,圣灵便取代了其力量并启示其出现的意味。”使徒保罗说:“在基督里”,意思是指信徒能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to be hid with Christ in God.)。基督可以透过每个信徒及教会,[7]这种能力也如同使徒行传一章八节所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所以对于新约的信徒,相信圣灵就是耶稣的灵,是一个不困难的解读,所以圣灵的同在就可视为耶稣的灵的临在,向耶稣祷告也意味着圣灵也在垂听,这个道理的理解对真信仰的人是可以接受的。
反犹太主义是一种意识型态,对于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反犹太主义在世界上由来已久,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欧洲、亚洲及阿拉伯地区也有。“反犹太主义”的原文(英语: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译为反闪族主义。在字面意义上,反闪族主义是对于所有闪族的反感情绪,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这个名词在欧洲特指对于犹太人的仇恨情绪。这个名词在1873年首次在德国出现,同义词是“仇恨犹太人者”(Jew-hatred)。反犹太主义是外界对犹太人的某些认知,而这些认知可能会以带有仇恨的方式宣泄在犹太人身上。针对犹太人个人与或其财产、犹太人社群和宗教机构施以反犹太主义的言语或肢体行为。
反犹主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不乏共通性和延续性,例如将犹太人视为“谋杀救主基督的人”,“贪婪、阴险”的民族,“企图控制世界”的犹太集团,需对世界一切政治和经济问题负责的“幕后黑手”等。反犹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自产生至今导致灾难性后果。自罗马帝国进行基督教化,此后欧洲历史充斥着针对犹太人的暴力行为,例如十字军对犹太人的掠夺与大屠杀,15世纪西班牙对犹太人的彻底驱逐及灭绝,19世纪和20世纪沙皇俄国反犹太人浪潮。而反犹太人主义的最高潮则公认是1933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大屠杀,造成约600万犹太人死亡。
历史上基督教兴起之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进行征伐的各个大帝国—例如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帝国等,都有将自己的宗教与文化强加于被征服民族的习惯。而信仰一神教的犹太人与信仰多神教的其它被征服民族相比,更容易引发与征服当局的冲突,从而导致征服势力更残酷的镇压。征服者通常把犹太人拒绝新的宗教与文化的行为视作对统治者的反抗。例如公元前168年,叙利亚塞琉古王朝国王安条克四世发布命令,宣布犹太教为“非法”,下令废止犹太教习俗,焚烧犹太教经典,强迫犹太人食用猪肉等,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犹运动,引发了著名的马卡比起义。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弥赛亚,但是犹太人并不认为耶稣是犹太教信仰的弥赛亚,在《圣经·新约》中已经出现了对犹太人不认为耶稣复活、不赞同耶稣心意的描述《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复活后,看守耶稣坟墓的士兵将耶稣复活之事告诉犹太教的祭司长,祭司长和犹太长老商议后,“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于是“兵丁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基督教将新的经典定名为《新约》,而把希伯来圣经称为“旧约”。在某些犹太人的记述中,耶稣是潘得拉强暴玛利亚所生,而基督教则认为耶稣是童贞女玛利亚所生;根据犹太人的记载,耶稣因犯罪受到惩罚被处死,而基督教则认为耶稣被犹太人迫害致死,而在使徒行传的记载中,使徒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教皆受到犹太人的压迫,这些都是基督徒仇恨犹太人的原因。
公元391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犹太人的宗教与生活开始逐渐受到限制。例如438年的提奥多西法典中,禁止了犹太人与基督徒通婚,又规定不得修建新的犹太会堂等。在基督教会尚未形成严密组织的中世纪早期,犹太人及其宗教并未受到严苛的待遇。公元800年至1100年间,约有150万犹太人生活在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各国。他们未成为封建阶级社会中的一部分,因此幸运地避开了许多基督徒不得不承受的奴役或战争的磨难。与大多数没有受教育的基督徒不同,绝大多数犹太人都能写能读,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准。由于他们在金融业、行政和医生等行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往往受到地方君主或贵族的庇护,避免了在基督教社会中的孤立处境。基督教学者甚至会与犹太教拉比讨论圣经的有关话题。但此后不久,罗马天主教会通过变革,反犹势力大大增强,尤其是在方济各会和道明会创立后,许多居住在城市里的基督教徒和对异教缺乏容忍的中产阶级纷纷崛起,从此犹太教的好日子便不复存在。早在1300年,天主教修士和地方僧侣就开始在基督受难剧中大肆宣扬犹太人杀害耶稣这一情节,从而鼓动普通市民仇视或杀害犹太人。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和驱逐。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进行掠夺及大屠杀,而且也推进了限制犹太人从事大多数经济活动的立法活动。这一结果是犹太人只被允许从事货币借贷和其他贸易行业。从1300年起,犹太人被驱逐出英格兰、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他们中的大多数被迫向东迁移到波兰等东欧国家[9]。当14世纪中叶恐怖的黑死病夺走了当时欧洲一半以上人口后,不幸的犹太人又被当作替罪羔羊。
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欧洲各新教教派及国家主要与罗马教廷进行斗争,同时对犹太人的敌对减少。1944年至1946年,二战末期的波兰曾发生排犹运动。1968年三月学生运动时期,波兰政府借对学生镇压之机也对犹太人进行排挤,引发了上万犹太裔波兰人流亡至以色列。教宗庇护十一世直接谴责反犹主义。天主教会在梵二会议中宣布:“他们在基督受难时所犯的过错,不应毫无辨别地归咎于当时生活的全体犹太人,也不可责怪今日的犹太人。”
20世纪的欧洲反犹现象在二战时期达到高峰。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迫害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政府在欧洲有组织地杀害了600万名犹太人。纳粹反犹的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3年1月到1938年11月9日。这个阶段中,纳粹对犹太人的政策是限制并逐步剥夺他们的人身权利。犹太人在就业、生活和从事商业活动方面都受到限制,成为“二等公民”。1935年9月15日的纽伦堡会议后,犹太人被剥夺了一切法律保障和公民权利,遭到大规模驱逐离境。第二个阶段是纳粹德国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转为使用暴力和武力。1938年11月9日晚间,有约1,574间犹太教堂(大约是全德国所有的犹太教堂)、超过7,000间犹太商店、29间百货公司等遭到纵火或损毁。超过3万名犹太男性遭到逮捕并关入集中营,主要是在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的囚犯得不到人道的对待,然而,多数人在三个月内就获释放,但他们必须离开德国;而一些则被殴打致死,一般估计有91人死亡。估计死于集中营的,大约有2,000-2,500人。之后,开始剥夺犹太人财产,并要求犹太人佩戴标记以作区别。1939年9月德国占领波兰后,对犹太人大屠杀。由于信息封锁,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不知道德军和党卫队屠杀犹太人的计划,从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害。二战前与二战期间,美国的反犹与排犹环境为犹太人从欧洲逃脱纳粹的迫害造成了障碍。二战期间逃难的犹太人不少被美国移民局拒绝入境。著名的事件包括1939年的“圣路易斯”号事件。2018年10月27日,发生匹兹堡犹太教堂枪击案,造成11人死亡。2019年4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波威市恰巴德犹太教堂再度发生枪击,造成1人死亡。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早期对犹太人未有大的敌意,直到他与追随者迁到麦地那后,与当地犹太人的不和逐渐加剧。穆罕默德首先驱逐麦地那的两个犹太部落:盖奴卡族和纳迪尔族。627年的壕沟之战后,麦地那的穆斯林围攻另一个犹太部落古莱扎族,古莱扎族投降后,其男丁被屠杀可能多达900人,妇女及儿童则沦为奴隶。据犹太历史学家莱昂·波里亚克夫的研究,在早期伊斯兰社会中,犹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其社群活动也非常活跃。当时的法律或社会观念并没有限制犹太人从事任何经济活动。许多犹太人跟随着穆斯林,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家园和犹太人社区。巴格达的高官也将其资产委托给犹太银行家打理。犹太人在海上货物买卖和奴隶贸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更有甚者,基督教纪元10世纪波斯地区的主要港口城市Siraf的地方长官也由犹太人担任。
从11世纪开始,各地逐渐出现一些迫害犹太人的事件。1066年的格拉纳达大屠杀中,安达卢斯的全部犹太人惨遭灭绝。在中世纪的北非、埃及、叙利亚和也门,也发生了数起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当时控制着伊比利亚地区的伊斯兰教穆瓦希德王朝比穆拉比特王朝奉行更彻底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因此对待统治范围内的犹太人和基督教徒更为苛刻严酷。大量犹太人和基督徒被驱逐出摩洛哥和安达卢斯。犹太人面对仅有的改宗皈依或种族灭亡的两个选择时,最终决定集体外迁。当时包括犹太思想家迈蒙尼德家族在内的许多犹太人向东迁移到较为宽容的穆斯林国家,而另一部分犹太人则被迫向北进入基督教日渐兴盛的西欧和中欧地区。而从15世纪起,摩洛哥的犹太人被限制居住在称为“犹太人区”的特定社区内。
沙特阿拉伯有教科书宣扬反犹太的观点,描述犹太人的起源是猴子和猪。这些教科书在国外的穆斯林社群中也有使用。然而此类经文原意仅为指责部分钻律法漏洞而破坏安息日的犹太人,而非攻击全体犹太人。Steven K. Baum在《Antisemitism Explained》一书中提到逊尼派最重要的圣训集《布哈里圣训实录》有58项反犹太人的提及。一些被指为反犹的穆斯林言论引用《穆斯林圣训实录》41:6985的记述:“复生日不会来临,直到穆斯林杀戮犹太人。当穆斯林追杀犹太人,他们藏于石头和树木后时,石头和树木就会喊:‘穆斯林!安拉的仆民!我后面的就是犹太人,快来杀他!’但厄尔盖德树不会这样,因为它是犹太人的树。”[30]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组织也采用这段圣训为其宪章第7条的一部分。
2012年1月,在法塔赫成立47周年纪念活动上,巴勒斯坦政府穆夫提穆罕默德·侯赛因(Muhammad Hussein)说《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的可靠圣训都说:“那时刻不会来临,直到你们与犹太人战斗,犹太人将会藏于石头或树木后,而石头或树木就会喊:穆斯林,安拉的仆民,我后面有犹太人,快来杀他。厄尔盖德树是例外。”他说人们看到以色列的定居点和殖民区被厄尔盖德树围绕不用奇怪。以色列认为他的讲话是呼吁杀死所有犹太人的仇恨言论。2013年,埃及宗教捐助部长塔拉特·阿菲菲在电视上表示:“我希望先知穆罕默德的话可以实现:‘审判日不会来临,直到穆斯林与犹太人战斗,犹太人将会藏于石头和树木后,可是石头和树木就会喊:穆斯林,安拉的仆民,我后面有犹太人,快来杀他。厄尔盖德树是例外,因为它是犹太人的树。’我们完全相信这片土地以色列的将来是由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决定。”他的这番言论被以色列视为反犹。2015年10月,巴勒斯坦的伊玛目Sheikh Khaled al-Mughrabi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讲道时指犹太人将会在该寺外面兴建一座崇拜魔鬼的庙宇,又引用上面的“石头和树木都会说话”的圣训指出穆斯林将会歼灭犹太人。
近年西欧国家的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加剧,穆斯林袭击和恐吓当地人,穆斯林袭击犹太人的事件亦增多,引致西欧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人数上升,2015年约有1万名西欧犹太人移居以色列,是近年新高。在也门兴起的胡塞武装组织,以“以色列去死,诅咒犹太人,伊斯兰必胜”为口号。有指《神奇宝贝》是犹太人的一项阴谋,意图使儿童背弃伊斯兰教。谣言又指“Pokemon”一词在日语的意思是“我是犹太人”。任天堂公司已经否定谣言。
伊斯兰哲学是伊斯兰研究的一部分。它长久以来尝试在信念、理性或哲学、伊斯兰教的宗教教学之间取得协调。一个参与伊斯兰哲学的穆斯林被称为穆斯林哲学家。尝试把宗教和哲学结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里没有清晰的前提。哲学家一般认为一个人应该接受来自任何来源的事实可能性及关注其论据。另一方面,古典宗教信徒有自己一套宗教原则,他们认为这是不可争辩的。因这些目标和看法上的分歧,一些人认为一个人并不能同时是一位哲学家及伊斯兰教名副其实的信徒。伊斯兰教被其信徒视为启示宗教。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把宗教和哲学结合起来的尝试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另一些人则认为,伊斯兰教与哲学的结合是可能的。寻求这种结合的方法就是利用哲学的论据去证明某人预设的一些宗教原则是正确的。这种手法可见于许多宗教传统的著作里,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但这说法一般不被真正的哲学家接纳。另一种方法则是某人不再坚持他的宗教信仰原则是正确无误,除非有人以哲学理论分析而得出结论,但这又不被该宗教的信徒视为虔诚。第三种方法,也是更罕见和困难的方法,就是将分析哲学应用在宗教信仰之上。在这个情况下,一个笃信宗教的人又可以是哲学家,他会提出这些问题:
-
- 应该要相信什么才会被看作一位真正的信徒?
- 我们要怎样才可调和科学与宗教?
- 我们要怎样才可调和数学与宗教?
- 伊斯兰哲学可引伸出许多不同的定义。据《简明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所说,伊斯兰哲学是伊斯兰文化框架里的哲学流派,并不一定与宗教事务相关,也不一定是穆斯林专有的。
伊斯兰哲学是指伊斯兰社会环境内的哲学活动。早期及古典的伊斯兰哲学是源自伊斯兰宗教。穆斯林征服了亚历山大、叙利亚、君迪沙浦尔,使他们获知了古希腊哲学及前伊斯兰时期的印度哲学。早期的许多哲学争论都与调和宗教与理性相关,后者是典型的希腊哲学。伊斯兰哲学的一个特色是,其哲学广为流传,但始终与古兰经及圣行保持一致。早期的伊斯兰思想,即是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哲学在8世纪至12世纪之间成形,可以从中区分出两种思潮。其中一种是凯姆拉,主要涉及伊斯兰神学的问题;另一种则是法尔萨法,建基于亚里士多德哲学及新柏拉图主义。后世的哲学家尝试把这两种思潮协调,如创立阿维森纳主义的伊本·西那、创立阿威罗伊主义的伊本·鲁世德、海什木及比鲁尼。凯姆拉是以辨证法寻求伊斯兰神学原则的哲学。在阿拉伯语里,凯姆拉解作“言语”。独立思维以伊智提哈德独立判断的方法来研究古兰经的信条。在伊斯兰哲学出现之前,古兰经被认为是神之启示而被信奉。其中一个争论是,一些卡达尔的拥护者主张自由意志,另一些人则相信宿命论。在回历第二纪元,一个新运动在伊拉克巴士拉的一所神学学校发展起来。一名叫瓦绥勒·伊本·阿塔的学生因作答不符合正统的伊斯兰信仰而被赶出学校,他成为了一所新学校的领袖,他把那些传统学派的激进观点系统化,特别是那些卡达尔拥护者的见解。这所新学校被称为穆尔太齐赖,其主要的教条是:
-
-
- 真主是绝对完整的,没有性质可以归因于祂。
- 人类拥有自由意志。穆尔太齐赖学派视人类为“正义及团结的拥护者”。
- 所有救赎人类所必要的知识是源自真主的意志。人类可以在启示的前后获得知识,所有人类在随时随地都必须拥有知识。
-
穆尔太齐赖为了维护他们的原则而与正统的伊斯兰教作对,在哲学当中寻找理据支持,他们是首批贯彻一种叫伊尔姆凯拉姆的自然神学(经院哲学),信仰者被称为穆塔卡拉明。这名称普遍用在所有以哲学论证来确认宗教原则的人身上。穆塔卡拉明须与正统伊斯兰教教徒与非穆斯林争辩,他们被定位为两者之间,但后人在很大程度上对穆尔太齐赖学派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在艾什尔里思想成形以后。9世纪以后,哈里发马蒙及其继承者将希腊哲学引进,使阿拉伯人及波斯人都对希腊哲学有所认识,当中的逍遥学派较具代表性。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伊本·鲁世德等人的基本理论被认为受到穆塔卡拉明的批评。在阿拔斯王朝时期,许多的思想家及科学家在传播希腊语、印地语及其他前伊斯兰时期的知识到西方的基督徒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中的一些人是异端的穆斯林及非穆斯林。他们使亚里士多德名扬于以基督徒为主的欧洲。法拉比、伊本·西那及肯迪透过伊斯兰教结合亚里士多德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及其他的思想。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是异端,有些人甚至将他们视为非伊斯兰教的哲学家。阿拉伯语的哲学文献在西班牙被译为希伯来语及拉丁语,有助现代欧洲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尝试去论证神的唯一,不过就他所持有的看法会产生永无休止的问题,神不会是宇宙的造物者。要主张神只知道宇宙万物的一般法则,而不知道个别及偶发的事情,那就等同于否定预言。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其中一部分触动了穆塔卡拉明的信仰,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人类灵魂只是人类的物质形态,是人身上综合的特性。这意味着人类的灵魂不存在于体外。亚里士多德确实写道:“显然,至少灵魂的一部分(如果灵魂是可分离的)不能与身体分离……因此那些认为灵魂不存在于体外的观点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主动理智可与躯体分离,但是许多解说都认为主动理智是神所散发出的超常实体,以启体人类的思想,而不是人类灵魂的一部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似乎是否定个别人类灵魂的不朽。穆塔卡拉明首先建立了一套哲学体系以阐释事物的创造,他们采纳了德谟克利特所述的原子理论。原子不具备数量及延伸性,原子本来是由神所创造,并且由神视乎需要时创造。物体的存在与消亡都是由于原子的聚合与分离。不过,这个理论仍不能除去对哲学解释创造万物的异议。如果假设神以祂的意志对既定的目标在既定时间发挥影响力,必须承认祂在实现祂的意志或达到目的之前,祂并非完美的。为了排解这个难题,穆塔卡拉明把原子论运用到时间上,他们宣称就像空间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一样,时间是由不能分割的时刻组成。创造世界的概念一旦被确立以后,他们就能够轻易地说明造物主的存在,因而认为神是唯一、全能及全知的。
纯哲学在12世纪达致巅峰,凯拉姆因受到哲学家及正统信仰的批评而衰落,终因缺乏支持而湮灭。当时哲学的大为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波斯人安萨里及犹太人犹大·哈列维。安萨里在他的著作《无逻辑的哲学家》里对哲学的狠批,引起了有利哲学的趋向,他的批评反使哲学家有所得着。哲学家因而将他们的理论发展得更清晰、逻辑更严密。在这种影响下,伊斯兰逍遥学派培育出两位影响力重大的哲学家,即是伊本·巴哲及伊本·鲁世德,他们是哲学的中流砥柱。法尔萨法没有给犹太人留下印象,因此波斯及阿拉伯并没有萌生出思想及哲学运动。继波斯人安萨里之后出现的是犹大·哈列维,这位诗人认为强调推测性的哲学是一种枷锁,他毅然地承担解放犹太教的责任,著作了《可萨人之书》一书。在书里,他企图使所有哲学流派丧失声誉,他严厉地批评穆塔卡拉明利用哲学来为宗教寻求支持。他说道:“我认为信仰者要相信宗教真理才会达致至善,而不需要查察及解释这些宗教真理。”他又这样驳斥凯拉姆的主张:“与先知相对而言,凯拉姆到底有没有让我们更为认识神及祂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哲学也不被他青睐,书里亦不乏对它的批评。新柏拉图主义却颇为符合他的心意,较为符合他的诗人气质。与迈蒙尼德处于同一时代的伊本·鲁世德将穆斯林的第一个重要的哲学时期划上句号。作为亚里士多德评注者的伊本·鲁世德激起了正教宗教信仰者无差别地群起抨击所有的哲学家,又把所有的哲学著作焚毁。伊本·鲁世德的理论从根本上与伊本·巴哲及伊本·图菲利并无不同,他们都依随着伊本·西那和法拉比的学说。如其他的伊斯兰逍遥学派者一样,伊本·鲁世德同意星体智慧及宇宙流出的假说,认为动力是由一地传达至一地,直至宇宙的每一个部分及至上的世界。在阿拉伯哲学里,这些假说等同废止了亚里士多德所论及的二元论。伊本·鲁世德将宗教及哲学分开看待的概念被阿威罗伊主义哲学学派进一步发扬,影响到当今世俗主义的发展,因此他在西欧被视为世俗主义的创建者。
在伊斯兰学校的迫使下,伊斯兰哲学在犹太人那里得到庇护,犹太人将它传到基督教世界。伊本·提本、纳尔博尼、吉尔松尼德等显赫人物都参与了将阿拉伯语哲学作品译为希伯来语的工作里,并加上评注。迈蒙尼德在写给学生约瑟夫·本·犹大的信件里赞扬伊本·鲁世德的评论,使伊本·鲁世德的作品成为了研习的主题。这些伊斯兰的思想传统描述很倚赖西方能够认识多少或愿意认识多少。一些史学家及哲学家不同意这些记载,并以截然不同的方法来描述这个时期。主要的争议在于伊斯兰哲学家的影响力,特别是伊本·西那等人的东方智慧与伊本·鲁世德等人的西方思维的相对重要性。现存最古老的犹太宗教哲学著作是萨阿迪亚·加昂的《信仰之书》。在书里,萨阿迪亚谈及万物创造、神的整体单一、神的属性、灵魂等,他严厉地批评其他的哲学家。他认为神无中生有地创造了世界,这一点得到了圣经的证实。他对穆塔卡拉明的原子论表示异议,他认为哲学家相信物质永恒,原子论违反了这个推论。为了证明神的整体单一,萨阿迪亚引用了穆塔卡拉明的论证,只有本质属性可归因于神,动作则不能归因于神。关于灵魂方面,穆塔卡拉明认为灵魂是偶然的,萨阿迪亚对此辩驳,利用他们的一个假定来证明他的观点:“只有物质才可成为偶然的基本”萨阿迪亚论证道:“如果灵魂只是偶然,灵魂本身就不会还有智慧、喜悦及爱情等偶然。”萨阿迪亚是凯拉姆的支持者,他那些偏离凯拉姆的观点都是他的宗教观点,正如那些犹太人和穆斯林逍遥学派一样,当可能会伤及他们的宗教时,他们会停止谈论他们的亚里士多德观点。
伊本·鲁世德的逝世实际上意味着伊斯兰哲学学派逍遥学派的破灭,西方伊斯兰国家如伊斯兰化的西班牙和北非等地的哲学活动明显减少,在东方国家则持续了一段很长的时期,如伊朗、印度。文学家迪米特里·古塔斯及《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认为11世纪至14世纪是阿拉伯及伊斯兰哲学的真正黄金时代,先有安萨里将逻辑成功引入到伊斯兰学校的课程里,随之而来的便是阿维森纳主义的冒起。政治权力的重心由穆斯林转移到西欧西班牙及葡萄牙的基督徒,西欧的穆斯林也顺理成章地没有再钻研哲学,这导致东方的穆斯林世界与西方的交流疏离。在东方的穆斯林则继续研习哲学,特别是位于现今伊朗及印度的一些王国及奥斯曼帝国的学者,他们流传下来的著作可以证明这一点,较著名的有沙阿·瓦里乌拉及艾哈迈德·希尔信迪,这时期却被前现代时期的伊斯兰哲学史家所忽略。当时神学院依然教授逻辑学,直到近代。伊本·鲁世德以后,许多的伊斯兰哲学流派纷纷涌现,包括伊本·阿拉比及穆拉·萨德拉创立的流派。这些流派依然活跃在伊斯兰世界,因而特别重要,当中最为重要的有:
12世纪的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创立了一个伊斯兰哲学流派,称为照明主义哲学。这个学派除了综合阿维森纳哲学及古伊朗哲学外,还加入了苏哈拉瓦迪的创新思想。照明主义哲学常被形容是一个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的流派。在伊斯兰哲学逻辑里,照明主义哲学记录了其对希腊逻辑的系统性反证,苏哈拉瓦迪则发展出“决定性必需”的理论,这是逻辑哲学理论历史里的一大革新。穆拉·萨德拉在17世纪开创了超验智慧学派,超验智慧是伊斯兰哲学的一个流派。他所提出的哲学及本体论对伊斯兰哲学的重要性被认为与20世纪马丁·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影响相当。穆拉·萨德拉带来了“本体本质的新哲学见解”,又开创了伊斯兰哲学“由本质主义过渡到存在主义”的变革,西方哲学在此前的多个世纪也发生过同样的变迁。“本质先于存在”的观念源自伊本·西那、他的学派阿维森纳主义,还有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及他的照明主义哲学。与这个观念相对的是“存在先于本质”,由伊本·鲁世德及穆拉·萨德拉引伸出来,以反对“本质先于存在”,这成为了存在主义关键的基础理论。穆拉·萨德拉认为,“某些事物必须先存在才会有本质,因此存在先于本质是一个定律”。这是他那超验智慧理论的核心论点。赛义德·贾拉勒·阿什蒂亚尼将他的观念总括如下:“存在的事物产生本质,存在就是纯粹的存在,所以就是必然性存在。”
安萨里在11世纪成功把逻辑引进伊斯兰学校的课程里,令逻辑学的活动增多,当时的逻辑学主要集中在阿维森纳的逻辑。伊本·哈兹姆著作了《逻辑范围》一书,书里强调感官知觉作为知识来源的重要性。安萨里对神学的逻辑运用起着重要的影响,又将阿维森纳的逻辑应用在凯拉姆里。即使安萨里的逻辑世故老练,12世纪艾什尔里派的崛起使大部分伊斯兰地区的逻辑原作受到束缚,波斯及累范特地区仍然有人研习逻辑。法赫尔丁·拉齐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发展出归纳推理的模式,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建立的归纳推理系统埋下了伏笔。照明主义哲学记录了其对希腊逻辑的系统性反证,照明主义哲学的创建者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发展出“决定性必需”的理论,这是逻辑哲学理论历史里的一大革新。伊本·泰米叶也对希腊逻辑进行反证,著有《对希腊逻辑家的反驳》一书,他提供了证据证明归纳推理才是逻辑论证的正确形式,对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部深入研究历史学及评论史学方法的作品是阿拉伯艾什尔里派博学者伊本·赫勒敦的著作,他被视为历史学、文化史及历史哲学之父,《历史绪论》及《世界通史》都是他的史学作品。《历史绪论》为史学对国家、通信、政治宣传及系统性偏差的观察奠下了基础,又探讨了文明的兴衰。弗朗兹·罗森塔尔在《穆斯林史学史》一书里写到:“穆斯林史学总是与伊斯兰学术的整体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穆斯林的史学对史著的水平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穆斯林史著的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超越了以往社会学对历史的认知及将史学系统化的史籍。西方史学家在17世纪伊始以外国人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穆斯林的文献无疑加快及充实了现代史著的发展。穆斯林史学间接及适当地促进当今的史学思维。”虽然艾什尔里派对伊斯兰哲学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哲学在后来还是能够应运而生,最著名的社会哲学家是艾什尔里派的伊本·赫勒敦,他是当时唯一一个来自北非的主要伊斯兰哲学家。在他的《历史绪论》里,他阐述了最早的社会哲学学说,明确表述了社会内聚力及社会冲突的理论。《历史绪论》还是七册分析世界史的导论,伊本·赫勒敦被视为“社会学之父”、“历史学之父”及“历史哲学之父”,他是第一个详细地探讨社会学、历史学及历史哲学的人。
穆罕默德·伊克巴勒博士(1877年-1938年)是印度穆斯林哲学家、诗人及学者。虽然西方学界认为苏哈拉瓦迪照明主义哲学和穆拉·萨德拉超验通神论的黄金时代以后,传统伊斯兰哲学告终,但现今传统伊斯兰哲学仍然非常活跃。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哲学家是穆罕默德·伊克巴勒,他在20世纪早期的印度次大陆重整及复兴了伊斯兰哲学。他除了著作了一些乌都尔语和波斯语诗作外,他的《伊斯兰宗教思想之重建》是伊斯兰现代政治哲学的里程碑。在当代,希克迈的智慧学说持续茂盛。近年最为活跃的伊斯兰哲学家分别是:里亚兹·艾哈迈德·乔哈尔·夏希:国际宗教运动伊斯兰安朱曼希尔法罗尚的创始人及伊斯兰教、唯灵论方面的作家。《阿拉的宗教》是他最出色的著作之一,他在书里介绍了阿拉之爱的哲学。他认为阿拉之爱是阿拉所持有的态度,每一个人都被赐予可靠近真主的精神力量,阿拉之爱对任何阶级、宗教信仰、民族不存有任何差别。他的观点各个宗教提供了讨论的平台,消除了宗教之间的不同。
-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创建者,他是希克马特穆达利亚哲学流派的著名教师。他在发动伊斯兰革命之前是少数在库姆的宗教学院教授哲学的人。
- 穆罕默德·侯赛因·塔巴塔拜(Muhammad Husayn Tabatabaei):出产了大量典籍的作家,包括27卷的古兰经评注《米赞经注》。
- 莫尔塔札·穆塔哈里(Murtaza Motahhari):塔巴塔拜的学生、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殉道者及作家。他与塔巴塔拜及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同属希克马特穆达利亚哲学流派。
- 阿布·阿拉·毛杜迪(Abul Ala Maududi):他在20世纪创立了现代伊斯兰主义政治思想,是伊斯兰促进会的创立人,他献身于复兴伊斯兰思想传统的事业里。
- 穆罕默德·哈米杜拉(Muhammad Hamidullah):出身于一个法学家、学者、作者及苏非主义家庭。他是世界知名的印度伊斯兰教及国际法学者,著名于对圣训历史的研究、翻译古兰经及在西方世界散播伊斯兰学说。
- 法兹勒·拉赫曼·马利克(Fazlur Rahman Malik):芝加哥大学伊斯兰思想的教授、伊斯兰哲学的专家。
- 贾韦德·艾哈迈德·加米迪(Javed Ahmad Ghamidi):著名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学者、评注家及教师,又是前伊斯兰促进会的成员。他扩充了其导师艾敏·阿赫桑·伊斯拉希的作品。
哲学受到一些穆斯林批评。马利克·阿本·阿纳斯责难哲学论说,向哲学的支持者表明他会坚守他的信仰,而哲学的支持者则是“抱有怀疑的人”。在现今,伊斯兰哲学思想也被现代赛莱菲运动的学者批评。许多伊斯兰思想家对哲学并不如想像那样热忱,但也不能单纯地说那是由於哲学是“外来的学问”而被抗拒。伊斯兰哲学专家奥利弗·利曼指出,著名神学家反对哲学的矛头很少对着哲学本身,而是在哲学家所归纳出来的结论上。因评论哲学家而闻名的安萨里本身也是哲学及逻辑的专家,他批评哲学家的结论在神学上是错误的。他认为这些结论最严重的谬误是相信神与宇宙万物永恒共存、否认肉身复活以及神只会知晓抽象共相,而不知晓个别事物的主张。
佛教哲学是指在佛陀死亡之后,印度各佛教流派之间发展起来的哲学研究和探究体系,后来传播到整个亚洲。 佛教之路结合了哲学推理和冥想。佛教的传统为佛教的解放提供了多种途径,印度和随后的东亚的佛教思想家在分析这些途径时涵盖了诸如现象学,伦理学,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和时间哲学之类的话题。
早期佛教是基于意识器官获得经验证据,佛陀似乎对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不利于宗教自由,反而导致了进一步的推测,所以拒绝回答这些问题。佛教哲学中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是概念的具体化,以及随后回到佛教中间道路。佛教哲学的特殊之处常常是佛教不同流派之间争论的主题,这些细节和争执引起了早期佛教的分化出各种流派。佛教哲学采用类似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基础,提取和分析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这些观点可能归类于现象学、伦理学、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等等。佛教是有神论宗教,信仰鬼神和神圣的文本等超自然的信息来源,但佛教哲学采用科学事业相同的自然的理性推理,并接受相同的评估和批评方法, 避免吸引超自然的信息来源。
哲学研究本身是理性化的批判性思维过程,而宗教是建立在启示和既定教条的基础上的,所以哲学和宗教的可共存性受到质疑。但是,佛教经文中确实有一些具有哲学特征的质问命题和著作。在佛教哲学中,这些命题需要以自然的方式加以证明,并且他使用了以经验为条件的反思-并运用了理性,避免超自然的信息来源(神圣的文本,神学的揭示,信条权威,直接的超自然交流)。佛教哲学的哲学起点是逻辑,并不排除佛教神学中的理性和自然的信息来源部分。尽管任何宗教教哲学中神学学说与哲学反思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其哲学反思是严格理性化的,从这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如果论证的前提至少之一是从启示中获得的,那么论证就属于神学领域;否则,它将落入哲学领域。
宋明理学,即为两宋至明代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北宋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苏轼的蜀学等派。后来谈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学、张载的关中学派、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在福建创出闽学,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濂、洛、关、闽四学派,人称理学四派。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支流,有时会简称为理学,以便与陆象山(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相对。但其实心学亦属于宋明理学的一支。
南北朝期间,道、佛成形,道家讲玄理,佛家讲空理。宋明理学虽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也借鉴了佛学和道教思想,讲的则是“性理之学”。宋明儒者的学术,大致可以分为“北宋”、“南宋”,和“明代”三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唐代以来“疏不破注”的教条,慢慢培养了对经书怀疑的态度,从疑经走上了改经的道路。北宋诸儒以周敦颐、张横渠、程颢、程颐为大宗,上承儒家经典,讲仁与心性,又讲格物穷理。熙宁三年以后,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二程分别退居洛阳,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南宋以后,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程颐开朱子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代表者乃朱熹;陆九渊则受程颢影响,并引述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全祖望评价:“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北宋中叶以后,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
元代在全国大规模兴建书院,极大推动了理学的发展与传播。延祐复科后,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由此走上理学正统地位。明朝中叶,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心学,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黄宗羲说:“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坻,束书而从事于游谈。”王是真说:“今之学者,偶有所偷窥,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甚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问。”
理学在明朝推行八股文以后逐渐走入空谈,读书人只懂寻章摘句皓首穷经,严重脱离实际,变成以学术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在清代更是成为衡量读书人的唯一标准。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读了崔蔚林的文章,说“岸然自负为儒者”实在“可鄙”。又说:“伊以道学自居,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闻其居乡亦不甚好”。康熙说“今视汉宫内,务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他曾说:“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使如此,康熙帝为了博取士大夫的支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诏令,以朱熹配享孔子庙,成为孔庙十哲之一,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学术。清初发扬了汉学旗帜与宋理学对立,惠栋在评《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认为宋学偏离儒之本法太远,应该回归远古考据“凡古必真,凡汉必好”。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而其中又分为程朱理学派及陆王心学派,形成了新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 程颐与朱熹的程朱理学(以“理”为核心概念)
-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陆九渊参考程颢思想,以“心”为核心概念)
-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以“气”为核心概念)
-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理学家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自视为“天民之先觉”,以天下为己任,要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理学参照佛教禅宗而调整自己的思想结构,在修养方法以至世俗伦理都吸收了禅宗的成分,但理学又批判并超越了禅宗。程颐的“存养工夫”便从六祖慧能得来,理学强调超越之“理”,即自佛教的超越的“心”转移而来。理学相信有“天理”,“理”在事上又在事中,人生在世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做事以完成理分,即尽本分。佛教只强调“静”的存心养性,理学则强调“敬”,“敬贯动静”,不但是通向价值之源的超越境域,也是成就此世之事的精神凭借,是入世做事的行动原则。敬就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心理状态,演变成中国社会的“敬业”精神。理学强调勤劳勤学,爱惜光阴,认真把事做好,反对闲反对懒,也有类似禅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伦理观念。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在古希腊时期是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存在论是形上学的基本分支,主要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范畴,被视为首要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词。对于不能直接透过感知所得到答案的问题,它在先验条件也可看成公理化的假设下,透过理性的逻辑推理推演出答案,并且不能与经验证据相矛盾。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参与辩论的学者分成“科学派”和“玄学派”,当时所称“玄学”今译为形而上学。它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的一门学科。《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指出,当代的“形而上学”题目在不断的扩展,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很难定义清楚什么是形而上学,以及哪些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
- 根本上有什么存在?(What is ultimately there?)
- 它是什么样的?(What is it like?)
- 形而上学家们试图阐明人们用以理解世界的基本概念(范畴),例如存在、客体(objects)及其性质、空间和时间、因果和可能性。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本体论,即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连的研究。另一个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是宇宙论,即对本源(如果有的话)、基本结构、本性(nature)、宇宙动力学的研究。
形而上学的研究是使用从先验知识来推演进行。与基础数学有时被认为是形而上学应用于数字存在的的特例一样,它试图对世界结构进行连贯的描述,能够解释对世界的日常和科学看法,并且不能有矛盾。在数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定义数字;同样,在形而上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定义声称构成世界的对象、属性、概念和其他实体。形而上学的推理过程,旨在坚持和科学事业相同的理性调查标准,并接受相同的评估和批评方法;避免吸引特殊的非自然才能(心灵感应,神秘经历)或超自然的信息来源(神圣的文本,神学的揭示,信条权威,直接的超自然交流),类似于自然神论和不可知论。这种避免非自然才能或超自然的信息来源的方法, 与启示神学(Revealed Theology)和基督教神学的方法有本质性区别。虽然形而上学可以作为一个特例来研究原子和超弦等基础科学所假设的实体,但其核心主题是这些科学理论所假设的对象、属性和因果关系等。例如:声称“电子有电荷”是一种科学理论;在探索电子“对象”的含义时,电荷是“属性”,而同时存在于一个叫做“空间”的拓扑实体中,是形而上学的任务。形而上学是指透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透过感知而得到答案的问题。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形而上学被尼采称之为“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有很多解释:
-
- 第一种,是指关于世界构造的猜想,比如世界有些什么,有没有心灵,有没有上帝,如果有,那些东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第二种,陈嘉映提及的,是指那些与科学相对的理论,它们没有科学的可证伪性。比如,在没有电子显微镜之前,原子论是形而上学,人们无法知道原子是什么,但在有了显微镜之后,可以看到原子,“原子论”是科学。
- 第三种,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的概念,由于人的主观性,在描述自然的概念与自然事物脱轨。比如一粒粒沙子不断堆积,变成沙堆,人们的概念里只有沙子和沙堆,从而忽略了那种存在于自然界的介于沙子和沙堆之间的中间状态。辩证法就是看到这种变化,比如“量变到质变”。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儿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
-
- 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
-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哲学界目前认为,很难定义清楚什么是形而上学,以及哪些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家可能曾说过,形而上学就像化学或占星术一样,由其主题来定义:形而上学是研究“如此存在(being as such)”或“事物的首要原因(the first causes of things)”或“不变的事物(things that do not change)”的“科学”。由于两个原因,不再可能用这种方式定义形而上学。首先,一个哲学家否认那些曾经被视为构成形而上学主题的事物的存在,现在将被认为是由此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断言。其次,现在有许多哲学问题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与首要原因或不变的事物毫无关系,例如,自由意志问题或道德问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存在将当代形而上学的问题统一起来的共同特征?《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没有能够给出回答,只是列出当代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
存在论是形上学的基本分支,主要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同一性是形上学基本问题。研究同一性的哲学家主要的任务是某物与自身相同,或者和其他物体相同,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围绕在时间下展开:对于某东西,两个不同时间下如何定义它本身?该如何解释?另一个问题是同一性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用语言表达同一性的事实?一个人的同一性所采取的形而上学立场对诸如身心问题、人格同一性、伦理和法律等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代希腊人对变换的本质产生了极端的观点,巴门尼德完全否决变化,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一性,有时称作数的同一性,是指某物与自身的关系,并且除了自己相同,并无其他。莱布尼兹是一位对同一性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现代哲学家,他的理论“同一性不可辩证性”至今被广泛接受。它指出,如果某个物体x与物体y相同,那么x所具有的某属性,y也具有。
然而,物体似乎确实随着时间而改变。如果去看一棵树,发现掉了一片叶子,树有变化,但对于观察的人而言,还会觉得是在看同一棵树。为了解释变化和同一性之间的关系,一种是接续论,把树视为一系列树的阶段。另一种是持续论,他认为有机体同一棵树存在其历史的每个阶段。通过外在和内在属性,接续论主义者发现一种方法来调和同一性和变化。然而,如果在这里利用莱布尼茨的 "不可辨别同一性定律"来定义数的同一性,那么物体似乎必须完全不变才能持久存在。辨别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接续论主义者指出,数的同一性是指,如果某个对象x与某个对象y相同,那么x所具有的任何内在属性,y也将具有。因此,如果一个对象持久存在,它的内在属性是不变的,但外在属性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除了对象本身,环境和其他对象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即使这个对象不改变,与其他对象有关的属性也会改变。持续论主义者用另外一种调和同一性和变化。在四次元主义中,持续存在的是一个不会变的四维物体,尽管该物体的三维切片可能有所不同。
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中出现在人们面前,而类、属性、关系等抽象实体却没有。空间和时间作为对象的舞台,是如何发挥这种功能的?空间和时间本身也是否是某种形式的实体?它们必须先于对象而存在吗?它们究竟怎样才能被定义?时间与变化的关系如何;时间的存在必须总是有变化的东西吗?古典哲学家承认一些事情,包括目的论的未来原因。在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概念变得纠缠在一起,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变得取决于观察它们的人,物理学定律在时间上是对称的,所以同样可以用来描述时间向后运行。那么,为什么会认为它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即时间箭头,并且包含着朝同一个方向流动的因果关系呢?就这个事情来说,一个结果能先于它的原因吗?这是1954年迈克尔·杜梅特的一篇论文的标题,这篇论文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讨论。而早在1947年,C.S.刘易斯就曾认为,人们完全可以有意义地祈祷关于例如医学检验的结果,同时承认结果是由过去的事件决定的。"我的自由行为促成了宇宙的形状"。同样,对量子力学的一些解释,可追溯到1945年,涉及到时间上的后向因果影响。因果关系被许多哲学家与反事实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说A造成了B,意味着如果A没有发生,那么B就不会发生。这一观点是由大卫·刘易斯在1973年的论文《因果关系》中提出,他之后的论文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因果关系理论。如果科学的目的是理解因果关系并对其进行预测,那么因果关系通常被要求作为科学哲学的基础。
形而上学家们研究的是世界可能以何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大卫·刘易斯在《论世界的多元性》中支持一种叫做具体模态现实主义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关于事物如何可能存在的事实,是由其他具体世界中的事物不同而成为事实的。包括莱布尼茨在内的其他哲学家也处理过可能世界的观念。一个必要的事实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都是真的。一个可能的事实在一些可能的世界中是真实的,即使在实际的世界中不是。例如,猫有可能有两条尾巴,或者任何特殊的苹果不可能存在。与此相反,某些命题似乎是必然真实的,例如分析命题,例如"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的"。逻辑真理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在哲学家中并不普遍。一种争议较小的观点是,自我同一性是必要的,因为声称任何x与自身不完全相同似乎从根本上讲是不一致的;这被称为同一律,是一种推定的"第一原则"。同样,亚里士多德也描述了矛盾律。
神学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神学一词的希腊文是由“神”和“逻各斯”两个字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类对上帝正确认识的学说之意。为宗教研究的一个领域。在罗马的君士坦丁与狄奥多西崇信基督教以后,在欧洲,神学多被用以指称基督教神学,但在基督教神学之外,还有伊斯兰教神学、犹太教神学等神学体系。有些科学理论家和人文主义代表由于神学受到认信传统所规限而拒绝神学,并且主张公立大学不应该有神学系的设置。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定义神学的意义为“理性地讨论与神明有关的一切事物”。神学家理查德·胡克定义神学为探讨“神圣事物的科学”。“神学”这一概念并非源自基督宗教,而是早已出现在古希腊思想中。在古希腊思想中,“神学”(“关于神的言谈”;后来像巴特把这个概念理解为“神对人的言谈”)一词指称关于诸神故事的唱颂和讲述。这样把神学理解为神话学,最早的证据出现在柏拉图《国家篇》的对话录中。柏拉图用批判的标准来衡量诸神神话,而所用的批判标准就是用以衡量真理的标准:一、善、不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神学概念的意含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神学作为最高的理论科学现在指向作为真正首要原理的神圣者。从而,神学的应用范围就从神话学说转变成形而上学。
在第二世纪,“神学”这一词被基督教作家护教者所采纳,与外邦多神教作家的“神话学”相区别。在优西比乌里,“神学”这一概念大概意指“基督教的上帝论”。在所有教父时期的作家那里,这个概念并不涉及一般而言的基督教学说,而是仅仅涉及那些直接关涉上帝的那些方面。这样,某些早期基督教作家,例如《圣经·约翰福音》的作者以及纳西昂的格列高利,就尤其被指称为“神学家”,因为上帝处于其学说的中心。关于上帝为人类设立的救恩行动和为人类指定的拯救秩序的问题,则在“经世”这一概念下得到处理。
古代教会的基督教神学家往往是主教,中世纪的神学家则往往是修会人士。自从大学作为修会高等学府在中世纪产生以来,神学就总是居首的学系。后来,在中世纪盛期,“神学”这一概念就在早期经院哲学和盛期经院哲学首次获得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意含:“关于神圣知识的领域”,包含了整个基督教学说。在这个意义上,“神学”这一概念的意含逐渐固定下来;后来,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视神学为一门思辨性的、理论性的科学。后来的宗教改革家越来越强调神学的实践方向。马丁·路德也处于修院传统(例如中世纪的安瑟伦和明谷的贝尔纳德)的影响之下来理解神学。神学所关涉的完全是委身于上帝所施行的救恩,以及信徒生活的完满实践。在这种意义上,有为数不少的路德派正统神学家就把神学规定为一门实践科学(scientia practica),尽管这门“科学”不具备科学对严谨的要求。因此,路德宗正统神学的神学体系也就经常获得了一种像中古经院时期《神学大全》那样的系统特性,不过在内容方面则有不同的规划,而且其体系建设也越来越以信仰实践为导向。由此而得到确立的,还有一种越来越理论性的神学理解。
神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信仰实践和对信仰的直接知识有所区别,这种不同早在路德宗正统神学那里通过神学家卡利克斯特便已得到指明。这在卡洛夫和奎恩施特的神学进路中明明可见。尽管他们把神学视为先于信仰的,但这种关系在启蒙运动时期却被颠倒过来:神学是次要的、从属的,作为对信仰或宗教所作的反思形式。这种关系规定首先出现在塞姆勒那里。施莱尔马赫把神学理解为一门实证学,联系于教会领导层。尽管神学与信仰的区分直到今天仍然规范著神学论述,但神学与教会领导层之间的定向关系则是富有争议的。关于神学也是科学的论点,批评者认为神学因为无法满足科学研究的定义,因此神学无法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史丹佛哲学百科全书》区分神学和哲学如下:“从这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如果论证的前提至少之一是从启示中获得的,那么论证就属于神学领域;否则,它将落入哲学领域。”。前提从启示中获得的论证, 与形而上学的只用自然推理的理性分析方法相矛盾。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是这样通俗地解释了自然神学(自然神学与启示神学相对立):“世上真有神吗?这可能得看你想到的是哪个神。对你来说,神指的是宇宙间的奥秘还是掌管人世的秩序制定者?有时候,我们说到“神”,讲的是宇宙间有某种包罗万象、令人敬畏的谜团,是人类智慧所无法理解的事物。对于全宇宙最令人费解的诸多奥秘,我们都想用神来解释。例如,为何世间存在万物,而非一片虚无?到底是什么力量制定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意识是什么,它来自何方?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于是就给这种无知冠上了神的名号。这种宇宙奥秘的神,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我们没办法真的对他有什么具体描述。这种神属于哲学家,每当我们夜晚坐在篝火边,仰望夜空,思索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所谈的神就是这一种。”《未来简史》第3章人类的特殊之处“生命的等式”一节指出,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任何实证证据证明神的存在,反而对闪电、下雨和生命的起源有了更详细的解释。因此,现在除了几个哲学子领域之外,在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上,已经不会出现真心相信神存在的文章。历史学家不会说同盟国是因为有神相助才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学家不会认为是上帝造成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地质学家也不会说板块运动是神的旨意。
自然神学——研究神或众神及关于神的问题,产生于中世纪时期(1100-1400 DC)。但是,它避免了吸引特殊的非自然才能或超自然的信息来源。自然神学旨在坚持与其他哲学和科学事业相同的理性调查标准,并接受相同的评估和批评方法。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崇尚理性,两者都可以用假设作为推理前提,其假设合理性都是被经验证据约束的。两者不同之处是,尽管两者都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形而上学”研究中的推理结果在当时往往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而一个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的前提,是其推理结果能用经验证据证明。但是,“形而上学”的研究仍然是受科学实践的成果约束的,或者说是受经验证据约束的,现代科学认为物理宇宙是有时间的开始大约137亿年前,或者至少它没有无限的过去。于是,所有以无穷的过去为前提预设的形而上学的推测都是不正确的。
原来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如“宇宙是从哪里来的?它要去哪里?宇宙是否有开始?”等旧形而上学宇宙学内容,已经成为依靠实验证据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催生了既理性又依靠实验证据的科学宇宙学。这可以看出,形而上学鉴别出的问题和其纯粹理性分析方法是科学宇宙学的基础,是前科学。当科学发展了,有些“形而上学”的推理前提被科学实践证实了,这部分研究就变成了科学研究。这可以看出,形而上学鉴别出的问题和其纯粹理性分析方法是科学宇宙学的基础,是前科学。神学假设神圣以某种形式存在,例如在物理,超自然,心理或社会现实中存在,并且透过个人精神经验,或其他人记录的这种经历的历史记录找到有关它的证据,更是透过信仰将这种假设合理化。其研究对像包括,上帝,神灵,道德标准,和宗教经典等。神学往往不深入研究信仰的本身的合理性,神学的信仰假设常同经验性检验结果相矛盾。尽管古代广义的形而上学研究包含了神学,现代的形而上学研究中,不认可神学中那些与同科学实践相矛盾信仰假设。现代形而上学的哲学中,其假设也是研究和辩论的对象。虽然其假设可能无法被科学实践证实,但一定不能同科学实践相矛盾,这点与神学完全不同。《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针对神学和哲学的论点是:从这两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如果论证的前提至少之一是从启示中获得的,那么论证就属于神学领域;否则,它将落入哲学领域。
历史上,形而上学这种认识论上的理性的分析方法,也被神学借用,也被哲学家和神学家用来研究信仰的本身的合理性,将宗教经典的描述和历史,考古,和科学发现相比较。其结果是在欧州催生了自然神学,自然宗教或神学不仅限于对自然的经验性探究,也不会与泛神论的结果结合。但是,它的确避免了吸引特殊的非自然才能或超自然的信息来源。自然神学旨在坚持与其他哲学和科学事业相同的理性调查标准,并接受相同的评估和批评方法。形而上学这种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使得信神的人越来越少。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自然》“领先的科学家仍然拒绝上帝”一文中报道:本世纪初以来,美国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我们最新的调查发现,在顶级自然科学家中,不信教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目前国际哲学界很知名的内容都经过同行审议过的《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列出了当代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本体论里的问题,认识论中的问题如,因果关系,自由意志,道德学问题等。没有列出,上帝,神灵等超自然有关的问题。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其名著《未来简史》第3章人类的特殊之处“生命的等式”一节指出,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任何实证证据证明神的存在,反而对闪电、下雨和生命的起源有了更详细的解释。因此,现在除了几个哲学子领域之外,在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上,已经不会出现真心相信神存在的文章。历史学家不会说同盟国是因为有神相助才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学家不会认为是上帝造成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地质学家也不会说板块运动是神的旨意。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作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只是各持己见,而又没有交集的讨论。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在现代科学发轫之前,科学问题被当做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来研究,被称为自然哲学。术语“science”原本只有“knowledge”的意思。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自然哲学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源于实验的经验科学,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分道扬镳。到了十八世纪末,它开始被称为“科学”以示其与哲学的区别。从那时以后,“形而上学”被用来指代对存在本质的非经验性哲学研究。一些科学哲学家,例如新实证主义者,声称自然科学排斥形而上学的研究,而其他科学哲学家对此强烈反对。对当代关于所有形而上学及其批判的辩论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存在着捍卫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总体趋势,在这些辩论中,绝大多数辩参与者认为,对形而上学的任何反应,无论多么强大或激进,都必定会陷于形而上学的传统之中。当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批评实际上仍然与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或者甚至最终会返回到形而上学的形式上,证实了一种典型模式的持久性,即形而上学与其批评之间的循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