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也称大觉醒复兴运动,是在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出现的数次复兴运动。大觉醒运动亦被视为美国的宗教复兴,延续新教的宗教改革精神。该运动普遍认为对美国的思想、观念以至社会生活曾产生重大影响,亦确定了美国的宗教文化。乔纳森·爱德华兹是发起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奠定该运动的发展。美国历史学界普遍接受曾有四次大觉醒运动,分别是:
第一次大觉醒运动 (1730s-1740s)
第二次大觉醒运动 (1800s-1830s)
第三次大觉醒运动 (1880s-1900s)
第四次大觉醒运动 (1960s-1970s)
第一次大觉醒是18世纪横扫不列颠和美洲的一次宗教运动。以公理会为主的许多牧师认为殖民地人民失去了其清教徒祖先的信仰,在1730年代到1740年代,这些牧师发起了一系列试图恢复宗教热情和投入的活动。牧师们特别向全年龄段的女子和年轻男子布道。这一系列活动被称为大觉醒或第一次大觉醒。第一次大觉醒不是系统进行的,整个第一次大觉醒没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事件,甚至在一些殖民地就没有进行。宗教复兴活动在新英格兰的一些城镇中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到18世纪60年代。但是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乔纳森·爱德华兹在大觉醒运动中极大地扩展了殖民地人民的宗教感情。爱德华兹在大觉醒运动期间写出了《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他成功的消息传遍了殖民地,甚至传到了英国。怀特腓后来接替了爱德华兹的作用,他多次来到美洲殖民地布道,其公开布道对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间大觉醒运动也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宗教信念。
大觉醒运动的直接影响就是殖民地教堂的改组。因为大觉醒运动是一种福音派运动,因此看重于教徒的信仰而不是当局和牧师,因此在宗教上使许多教堂取得独立。在18世纪40年代开始到18世纪50年代,浸信会和卫理宗教堂先后兴起。浸信会主要在南方乡村活动,这两个教派的主要受众是殖民地中下层人民。大觉醒运动同时使许多牧师巡回布道。作为一个宗教事件,第一次大觉醒运动同时对殖民地社会有影响,浸信会和卫理宗的活动不但使其信徒不再依赖与当局,他们也直接攻击了等级观念,即一些人是高人一等的观念。平等观念在此次运动中浮现,而对后来殖民地发展有影响。在浸信会、卫理宗教堂兴起的同时,其他教派也同时活动,各教派允许不同异议者存在。大觉醒运动因此也促使了殖民地宗教信仰的民主化。同时,在这一次跨殖民地的运动中,生活在美洲殖民地的人们第一次将自己认作为美利坚人,而不是纽约人、宾夕凡尼亚人、维吉尼亚人、麻塞诸塞人或马里兰人,或是由这次事件,他们得到对统一身份的认识,而这种新的认识,对于之后的殖民地间联合进行独立运动有着深远的基础影响。
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新兴派别,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两个基督教派之间的第三立场。源自希腊语“ευαγγελιον”,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无教派之意。福音派强调基督徒个人跟耶稣基督之关系,并把社区和信仰连结。有别于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其主要特征是直接通过传播基督来到的福音及传递基督的信息,达成耶稣教义的传播。另外大有基督徒不同意说福音派和基要派有区别。因为自由神学不相信超自然事情,所以基督教圈子产生反弹,基要派出现,支持传统的信仰。后来,基要派慢慢有人认为,基督徒应该强调传福音,不强调神学辩论,所以又叫福音派。事实上,他们二者的信仰基本相同,而都和自由神学对抗。福音派与传福音均有福音二字,但属于不同类别的名词。“福音派”是指派别,目的是通过直接接触社区及社会,使基督教价值观融入主流社会;而“传福音”则是指社会活动,以宣传基督教圣经中的福音为主要内容。
整体来说,福音派恪守新教传统教义,重视《圣经》权威和学术研究,但不愿被人视为固执无知。福音派比基要派相对更愿意接触社区及迎合主流社会,使福音派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末,福音派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教派,逐渐参与主流政治,相比于其他信众减少的主流教派,福音派在世界各地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福音派常与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合作,但也认为应该限制教会对政治决策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强调“圣经无谬”。1994年,福音派与天主教会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福音教派与大公教合一》,同意以包容手段接纳天主教。福音派教会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相当的参与,但其内部对此仍存在意见分歧。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跟随者,自称“福音派”,自命为福音的传扬者。当时,这个字词大概表明是改革派或复原派的意思。在其后的各个宗教改革运动中,如18世纪在德国的敬虔主义(Pietism)、英国的循道主义(Methodism)和在美国的大觉醒运动(The Great Awakening)都一再引起福音派觉醒(Evangelical Awakening)。19世纪,随着自由主义神学的兴起,使正兴起的福音派一度衰落。但是,20和21世纪,反而是自由神学衰落的时代。
美国的福音派在战后的宗教及政治运动取得在共和党左右的投票力量,自1980年代以来约70%的福音派教徒支持共和党候选人,褔音派在许多关乎避孕、堕胎、同性恋权利及政教分离的议题上发挥关键的政治游说及影响力。从1940年开始,福音主义在基督教基要主义中兴起。基要主义慢慢分化出正式的基要派和福音派。到1940-50年代,主要透过不同的传播媒体、布道大会、神学院及著作,使此势力再度掀起新浪潮,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后期,福音派稳定增长。葛培理布道团更积极倡办国际福音会议。1966年在西柏林举行的国际福音会议中,发表了福音派宣言,划定福音派立场。在1974年,在洛桑举行的国际福音会议中,福音派成为了美国的主流教派。1994年3月29日,福音派领袖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宗教会议上公开称天主教徒为“弟兄”,并和天主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福音教派与大公教合一》。不少认为部分褔音派主张与天主教合作和解,主要是希望和天主教合作,团结教会保守力量对抗民主党和自由派的社会政治力量。圣公宗著名神学家巴刻是福音派中较为倾向基要派,并且较不接受近年研究成果。巴刻曾指出基本信念:
-
- 圣经的至高地位
- 耶稣基督的荣美
- 圣灵的主权
- 得救的必要性
- 布道的优先
- 团契的重要
福音派更常传教于发展中国家和被忽视及受压迫的人民中,如曾反对奴隶制度。英国自1562年开始有奴隶的交易,直至1770年,从西非运来的奴隶中几乎有一半会送往英国。实际上,许多英国人也认为奴隶贸易与大英帝国的商业贸易及民族安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1807年,经过一番的努力,英国最终废除了奴隶贸易。1834年英国属地的黑奴被解放后,反对奴隶制度成了英国人一致的立场。在这个废奴运动中,最致力于其中的,莫过于威伯福士,他在1780年当选成为国会下院议员。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拜读英国不从国教牧师杜理其的《灵魂深处信仰的兴起与进步》,使他开始以基督救赎工作为其信仰的中心,由于他的归信基督,使得他开始参与反对贩卖奴隶的运动,并且成为此运动的领导者。同时,他也是克拉番派,即福音主义其中一派的领袖。他的影响不仅如此,还有在1813年使传教士得以进入印度宣教,在英国立法是布道家可不受政府干扰的旅行布道。这些都有助益于福音工作的推展。
“基要主义”或“基要派”一词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与福音派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严格讲,当时的是“传统福音派”。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葛培理领导的越来越妥协的福音派运动(现在英文的福音派,中文严格说是“新福音派”,也有人称之为“妥协派”)兴起后,基要派和福音派便开始指代两个很不同的运动,走的道路截然有别;基要派强调的是与世俗分别,不与自由派和天主教对话来往,非常保守,批判异教及天主教和自由派,具有战斗精神,而福音派主张的是与世俗融合、包容、妥协,与自由派和天主教对话来往,尊重其他宗教,从中去吸纳信徒。对圣经无误谬性上,基要派与福音派的差距也很大。就以创世记第一章六日神创造天地为例:前者会理解为字面上的六天,而从之引申出年轻地球创造论和智慧设计论等说法;而后者则理解为倾向主流科学所理解的数十亿年。面对福音派对基要派保守主义的批评,基要派的回应是,当代基督教的问题是过于自由,过于随便,而不是过于保守,所以无需担心保守的信仰。褔音派通常支持保守派政党,动员教友参与社会运动,被指是希望团结教会保守派力量对抗日益壮大自由派的世俗势力,以及团结基督教保守的力量反对堕胎和同性恋权利,因而受到批评。因为福音派若干作为宗教团体牵涉政治,近年开始受到较大的争议,当中不少褔音派教徒已开始反思教会的政治和社会参与,并开始反思如何调整自身参与,尝试和社会的不同团体进行对话。
由于福音派听取不同的观点,基要派认为此举失去了福音派自身的教义和立场。尤其在福音派领袖与天主教的合作一事,便引起其内部及基督教教派间的纷议,基要派更视此为离经叛道。美国在1994年3月29日举行的一个宗教会议中指:“我们借着共同的认知共聚一堂;这认知是所有在基督耶稣里的弟兄姊妹,借着上帝的恩典真实地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与主的。”福音派领袖公开地宣称天主教徒为“弟兄”,并和天主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福音教派与大公教合一》,当中同意停止改变对方接受己方信仰。一些福音派的领袖认为此举乃时势所趋的作法,以包容手段接纳福音派原先所反对的异端教义。由于福音派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成为美国的主流新教教派,而福音派信仰强调信徒个人跟基督之关系,这令福音派信仰只有少许可辨认或必需的神学元素。神学院教授戴卫‧韦尔斯在《真理无立足之地》中,曾将情况形容为“福音主义的衰落现象”。
第二次大觉醒是指,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美洲大陆又兴起类似第一次大觉醒般的宗教复兴。教会的教友及城市百姓们都悔改认罪,基督信仰生活兴起,人们渴慕认识耶稣基督,教会复兴,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二次大觉醒。这场运动始于1790年左右,在1800快速发展,1820之后,浸礼会和卫理公会的成员迅速增加,他们的传教士领导了这场运动。到19世纪50年代末,它达到了巅峰。“第二次大觉醒”反映了人们对浪漫主义的热情、情感和对超自然的吸引力。它否定了启蒙运动的怀疑理性主义和自然神论。这些复兴活动吸收了数百万名新成员加入现有的福音派,并导致了新教派的形成。许多皈依者认为,觉醒预示着一个新的千年时代。“第二次大觉醒”刺激了许多改革运动的建立,目的是要在预言中的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之前纠正社会的罪恶。历史学家在1730和1740年代的第一次大觉醒和19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初的第三次大觉醒的背景下命名了第二次大觉醒。这些复兴是当时席卷欧洲、主要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德国的一场规模更大的浪漫主义宗教运动的一部分。
就像半个世纪前的第一次大觉醒一样,第二次觉醒也反映了浪漫主义的特征:热情、情感和对超自然的吸引力。它拒绝了启蒙运动遗留下来的怀疑论、自然神论和理性主义。差不多同时,类似的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虔诚主义席卷了德国国家。福音派在英国日益盛行。“第二次大觉醒”发生在几个时期,涉及不同教派;然而,这些复兴是非常相似的。作为这一时期最有效的传福音形式,复兴会议跨越了地理界限,而且这场运动迅速蔓延到肯塔基州、田纳西州和俄亥俄州南部。每一个教派都有资产,使它能够在边境上繁荣昌盛。卫理公会教徒有一个高效的组织,依靠巡回部长,称为巡回骑手,巡回骑手来自普通百姓,他们在偏远的边境地区寻找人,并帮助他们,与他们希望皈依的边疆家庭建立融洽的关系。十九世纪上半叶,后千禧年神学主导了美国新教。后千禧年主义者认为,基督将在“千年”之后回归地球,这可能意味着一个字面上的1000年,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象征的和平与幸福的时段。因此,基督徒有义务净化社会,为基督的返回做准备。这一责任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包括基督教复兴主义。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千禧年后的神学是推动进步改革的动力,正如历史学家经常指出的那样。在19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大觉醒期间,一些占卜者预计千年将在几年后到来。然而,到了19世纪40年代,伟大的一天已经变成了遥远的未来,而后千禧年成为更广泛的中产阶级追求改革和进步的一个更加被动的宗教层面。在十九世纪初,纽约州西部因其高度公众化复兴而被称为“过度觉醒区"活跃在这个区域的复兴主义领导者查尔斯·芬尼创造了这个词。与整个美国相比,在纽约州中西部的俄亥俄河谷,过度觉醒的宗教信仰是典型的而不是特例。
复原主义(Restorationism),是一种信念,相信基督教必须回归到被指为早期使徒教会的源流上。那些“复原主义者”认为这种追求,能达致更纯正、更古老的宗教形态。基本上,“这个愿景是希望以初代教会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模版,来纠正教会积习的错谬和缺陷。”“复原主义”一词有时更具体地作为“美国复原运动”的同义字。这词汇被更近期的群体(例如一些于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兴起;反宗派的灵恩派复原主义者),用来描述他们的目标;要重建基督教而达致其原始的形式。虽然按比照,早期的恢复运动;包括胡斯派、重洗派、地界派、清教徒和瓦勒度派,因有不少安息日派成分,故此被形容为“复原主义”先例。但地界主义(通常等同于“浸礼派替代主义”)因某些关键的教义,应视为延续数世纪的纯正教会理论之延续,会更为恰当。许多群体曾试图将自身的教会观和所推行的运动之历史,设定为介乎“复原主义”与“替代主义”之间的观念。而宗派主义经常引发教会倾力于恢复成为早期,更纯净的基督教形态。正如鲁贝尔・雪丽说“所有复原运动背后的动机,皆希望借着实践原始、纯正和富普及特质的基督教、来拆毁隔离的高墙。”不同群体曾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实践复原主义者的异象,一些人聚焦在教会结构与实践,其他则看重教会的道德生活,有些人却关注信徒生命中直接经历圣灵。在复原的理念中包含一个相对重要的要点,是相信已有某些群体完全恢复至初代教会的程度了。
“复原主义”在“基督教原始主义”的含义是指试图通过使用原始教会作为规范来重建早期基督教,以纠正当前教会的明显不足,亦可被称为“实践新约中的教会”“复原主义”也被称为“使徒时代”的基督教的形式。这些主题源自早期教会,首先出现于爱任纽的作品,及一些中世纪时期的运动。有着不同程度的“更正教改革”的神学,及“更正教教义”借着某种形式,被描述为“某种基督教的复原主义”,例如基督教会或浸信会-更有“复原主义”色彩。许多基督教历史运动,也可以被描述为“复原运动”,包括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格拉斯派领导的苏格兰独立教堂,美国复原运动,地界浸信会和摩门教。某些更现代的运动也被描述为“复原主义”。“复原主义”也被描述为某些五旬节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神召会。“复原主义运动”也被应用到英国新教会运动。“复原主义”还可以包括应验圣经预言:在基督再来之前,犹太人回归应许之地。基督教“复原主义”一般是用来形容19世纪包含这样信念的运动,虽然基督教“锡安主义”的是较常用来形容后来的形式。“复原主义”也用来描述20世纪后半所发展出来的千禧年后论状况,这影响着某些灵恩派和英国新教会运动。“原始”指的是在学术和研究基础上进入教父著作和其他历史文献。首世纪地下教会的书面文件稀疏,只能借着口传留下知识。原始基督教运动拒绝源自第二、三世纪教父(如尼西亚前期教父)的圣经以外的多产知识,而是尝试重构使徒时代就已经存在原始教会的做法。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复兴旧约中发现的做法。“使徒的”是指一个非主流,文字的,使徒继承或历史脉络追溯至使徒和大使命。这些复原主义者也有时被批判为犹太伊便尼派传统。复原思想曾经多方面被诠释和应用。根据初期基督教有关个人和团体试图进行有关复原的活动,从当中的层面可辨识出以下四种普遍的历史模式︰
- 教会复原主义(Ecclesiastical Primitivism)
- 伦理复原主义(Ethical primitivism)
- 经验复原主义(Experiential primitivism)
- 福音复原主义(Gospel primitivism)
“教会复原主义”集中于使教会恢复初期教会的实践和常规。慈运理、让·加尔文和清教徒都提倡教会复原主义。美国最大的教会复原主义者是亚历山大・坎伯。“伦理复原主义”集中于恢复伦理的规范,并恢复对初期教会门徒身份的委身。重洗派教徒巴顿・史东和圣洁运动都是伦理复原主义的例子。这运动规定要遵守普遍的诫命,例如圣经所记的安息日,这是早在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的时期已有的;并以希伯来年历来订定年、季、礼拜和日。此外,犹太人的常规包括割礼、献祭牲等的礼仪都是由十诫,挪亚七律和大节期分别出来的,这些诫命都是颁布给全人类的,并对全人类生效的。山上宝训中论律法的部分,警告人不要变成反律法主义,也不要拒绝圣经有关奉行律法的教导。“经验复原主义”集中于恢复与神的直接沟通和经验圣灵,这些经验都是从初期教会可见的。经验复原主义例子包括后期圣徒运动的约瑟·斯密和五旬节运动。“福音复原主义”从马丁·路德的神学清晰可见。严格来说,路得不是一个复原主义者,因为他视人为努力地复兴教会,是靠行为称义,他极力批判其他有这意图的改革领袖。另一方面,他确信福音的信息被当时的罗马天主教遮蔽了。他也拒绝教会的传统,并坚持圣经是教会的独一权威。以上的模式并不互相排斥,却是重叠。例如五旬节运动认为伦理复原主义和经验复原主义有明确的联系。1470年开始,继任的教宗都专注于获得金钱,和他们在意大利政治作为教宗国的角色,和枢机团内强权的政治。当时的复原主义者的运动目的在更新教会,例如罗拉德派,胡斯派和共同生活弟兄会。在这些前改革运动预示和讨论有关瓦解罗马和教宗权力的期间,它们也激起教会中复原主义者的运动,例如十五世纪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和巴塞尔委员会。当时的传教士经常滔滔不绝地在会议上教训那些买卖圣职、贪赃枉法、缺乏贞洁、禁欲和持有多个有俸圣职的议会者。复原主义者的运动欠缺成果,大概就是引伸至宗教改革的原因。
宗教改革的发生是由于改革者看见其需要,为了修复教会和恢复教会为合乎圣经体统、信仰和规范而生的。当时中世纪教会的传统混淆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认为人要藉金钱和遵守规则才能来到神的面前,因而颠覆了基督的福音,这促使了改革者的行动。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强调“唯独圣经”。因此,教会传统的权威若高过圣经,这就会被驳回。宗教改革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运动,而是包含了最少三个可辨别的趋势,这些都是宗教改革下的运动。其中一个德国,另一个在瑞士,第三个则在英国。这些运动都分享共同的关注,但每一个运动都有它们所重视的特点。信义宗的方案可被描述为“改革”,它寻求改革和净化历史的和公共机构的教会,同时尽量可能保存教会的传统。相反,改革宗的方案可被形容为“恢复”,它寻求复原教会的本质,并根据圣经的先例,塑造最接近圣经原本描述的教会,却不必过于顾念传统。当路得集中于如何使罪得赦的问题时,早期的改革宗神学家已回到圣经,为要寻找方法来替代传统模式和习惯。加尔文反映出介乎路得和改革宗神学家慈运理之间的立场,加尔文强调圣经超越教会的统治,尤其是强调回到圣经。教会是作为一个更有效宣讲福音的工具,而不是作为最终的目的。路得反对试图回复“圣经描述的模式和结构”,因为他认为人应该竭力以“行义”来恢复教会。他正寻找“真教会的记号”,他担心若专注于“恢复教会的模式和样式,这只会导致人以为这样做就代表恢复了教会的本质”。因此,路得相信恢复福音的原意就是更新教会的第一步,而不是恢复圣经所描述的教会样式。由此,虽然路得的向道与其他复原主义者不同,但路得也可算是一个福音复原主义者。基督新教群体普遍接受基督徒信仰及生活在历史上有一些“治理权”;问题一直在于这种治理权的程度。效忠于历史(连续不断的)或复原主义(跳跃的接驳)并不互相排斥的;由于一些群体认为,使徒教会“首次”出现时,只被授予部分的治理权,所以他们试图给予复原教会百份百的的治理权。
“美国复原运动旨在复原教会,和寻求新约教会后,所有基督徒在基督身体上的合一。”复原运动是由几个个别组织发展出来,为了回复使徒时代的教会。其中两个独立的群体对复原运动的影响尤其重要,它们都发展出类似的理念。当中的一个群体的运动由巴顿・斯通带领,于肯塔基州波旁县的恩列治进行,这群体简明地称自己为“基督徒”。另一个群体的运动于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进行,由托马斯・坎贝尔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坎贝尔领导的,他们以“基督的门徒”为名。坎贝尔运动的特点是,有系统及理性地重新建构初期教会。相反,斯通运动的特征是激进自由和缺乏教义的。两个运动尽管有分歧,它们在几个关键问题上也是一致的。它们都视恢复使徒性的基督教为加速千禧年的方法,它们也视复兴早期教会为追寻基督教自由的途径。它们相信使徒性的基督教能作为基督徒合一的模范,并能使基督徒达至合一。它们在信仰上也是一致的,它们都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基督徒应该在每周的第一天领受圣餐,成年信徒浸入水中的浸礼是得救的必要条件。由于创办人希望废弃所有教派标签,所以他们以圣经中耶稣的追随者的名字,作为他们的名字。信徒为了恢复早期教会和联合基督徒而委身于这两个运动中,已足以激发两个运动中众多参与者的合一了。两者的合并得出了一个新的运动,创办人考虑到要以出自圣经和非世俗的名字,为这新运动命名。斯通希望继续使用“基督徒”这名称,而亚历山大・坎贝尔坚持要用“基督的门徒”为命,因此,两个名称都一拼被取用。复原运动在第二次大觉醒的时期展开,它深受第二次大觉醒的影响。坎贝尔兄弟拒绝接受︰在营会聚会时所看见的是圣灵充满。南部的大觉醒是巴顿改革运动的重要形态,这同时模塑了斯通和坎贝尔兄弟的传福音技巧。
约翰・托马斯博士(1805-1871),一位虔诚“复原运动”皈依者,在他移民美国时,刚遇上的海难,这让他明白自己对圣经的认识不足,以及思想死亡会发生什么。这醒觉使他奉献自己一生研究圣经,他的解经偏离主流基督教的观点,认为“复原主义”确实必要。尤其是他对人本性的质疑。他多次与这运动的领袖,亚历山大・坎贝尔讨论这些议题,但最终同意停止,因为他发现这种做法不会带来个人信仰上的实际得益,还可能造成分歧。后来,他认为救恩是取决于他所发展的洗礼神学的洗礼有效性,并于1847年3月3日,在他以往立场上,发表了〈忏悔和放弃〉。之后他从新接受洗礼。在他的公开放弃和重新接受洗礼之后,1848年6月他往英国开始他宣讲之旅,包括“复原运动”教会。虽然他的公开放弃和失去教会会籍,在英国教会杂志被报导出来,某些“复原主义”教会仍然允许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借着提倡“独立思考”去解读圣经,托马斯也获得在“一元论”和“复临主义者”教会举行听证会。借着信条重建和分解,“基督弟兄”运动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学说,结合“复临”,“反三位一体”,相信上帝是一个“重要和实质”的存有者,反对服兵役,让门外会友全面参与,并提出与“复原运动”精神相一致的其它学说。反对服兵役的后果是采用“基督弟兄会”这名称去区分这个小社群的信徒,并要在美国内战兵役获得豁免。
后期圣徒运动的追随者相信其创办人约瑟·斯密是神的先知,他被拣选去恢复原初耶稣所建立的使徒教会。正如一般的复原主义者群体,摩尔门教徒相信,于使徒时代末期和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之前,耶稣建立的教会和祭司职位已从地上撤回了。改革宗信徒的运动强调建基于圣经研读,但斯密宣称要恢复启示和使徒权柄。后期圣徒比其他群体更有效和始终如一地用到“恢复”这个语言,早期的摩尔门教徒似乎沉醉于恢复古老的教会。根据斯密的说法,神于1820年向他显现,祂指示他当时教会的信仰腐败。斯密除了要恢复原初的教会,他也宣称自己得了全新的启示。1830年,他出版了《摩尔门经》,摩尔门教徒相信这经书是史斯密从天使而得的,天使向他揭露摩尔门经的原稿,即封印在地底的金页片,他得到原稿后在上帝的帮助下把其上的文字翻译。后期圣徒运动中,最大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其成员相信,斯密是耶稣在末期所任命的第一位先知,此外,斯密随后的每一个教会元首都是以先知、先见和启示者的形式来服侍教会。
基督教的教会中有人将后期圣徒运动的复原主义者特征归因于雷格・登瑟耐,他是俄亥俄州“坎贝尔运动”的伙伴,但后来他退出这运动后,更与斯密成为好友。摩尔门教徒和早期复原运动的领袖并没有发明“复原”此理念,但“复原”本身是当时一个很流行的话题。摩尔门教徒和早期复原运动的领袖也分别地发展出此理念,因此摩尔门教和复原运动就是在同一个“复原”的题目上,但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但两者却在“复原”的理念上有非常不一致的方法。“坎贝尔运动”结合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它排除了感情主义、唯心论、和其他不被圣经文本支撑的和理性地诉诸于圣经的现象。后期圣徒则结合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精神,因此他们本着不以追求恢复古代教会的形式和架构作为本身的目的,他们却追求恢复新旧约圣经所记载的黄金时代,那种神进入人类历史,并直接与人融为一的状况。摩尔门教徒会优先考虑当前的启示。原初要遵守的事例如安息日是较持续的启示为次要的,这种持续的启示与非复原主义的基督教神学家所提出的渐进启示相类似。一些基督徒,尤以天主教徒为主,批评摩尔门教的“大叛教”(Great Apostasy)教义为异端邪说,宣称这教义跟圣经的教导不一致。天主教认为圣经说真正的教会从未在任何时候丢失,而摩尔门教徒提出证据,指基督教教义随着历史演变而改变了,并引用经文(帖后二1-3,提后四2-3和摩八11-12)预言末日前,会有叛教的事,而且天主教教会的腐败导致宗教改革的必要,这改革被视为“复原”的一个重要步骤。复临主义是基督教的“末世观”之一,这信念以寻索耶稣第二次降临,开创上帝的王国为目标。这种观点涉及相信耶稣会再来,迎接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和那些等待他回归的人,而当他返回时,他们必须做好准备。复临主义者被认为是复原主义者和保守派的新教徒。
米勒派是复临安息日运动中最知名的一脉。他们强调预测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教义,不看重基督教世界的合一,却致力于为基督的再来作准备。米勒试图还原预言的即时性和不妥协的圣经主义,他们认为这些都曾经存在,但被主流的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教会弃绝了。从米勒派发展出复临安息日会,和基督复临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从复临安息日运动中诞生出来,属于米勒派的分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第二次大觉醒,米勒派运动于19世纪40年代在纽约北部一带,出现的数个基督复临派群体中最大的一派。对复临安息日运动相当重要的怀爱伦著作;宣扬“渐进启示”的信念,教导基督徒的生活和见证,是旨在作为“预言的灵”的代表。大部分复临安息日会的神学,跟基督教教义如三位一体和圣经无误等相仿。独特的教导包括“死后无意识”和“查案审判”等教义。这教会还以其注重饮食和健康、对全人的了解、推崇宗教自由,及其保守的原则和生活方式著称。普世神的教会后来成为上帝的普世神的教会。后来普世神的教会在复原运动中,经历多次分裂,成为许多不同的教会和团体,并力图加入成为基督新教的一支。复临基督教会并非隶属于基督复临安息会,而是自认为“从威廉・米勒衍生出来的六个基督教宗派当中的第二个派别。”“首日”复临基督徒群体,这教会的信念包括:“有条件的灵魂的不朽说”)和“灵魂睡眠”。两位复临基督教信徒;乔治・斯托斯(George Storrs)和约拿斯・温德尔(Jonas Wendell)对后来的圣经学生运动具相当的影响。
圣经学生运动源自19世纪70年代,查尔斯·泰兹·罗素所领导的圣经学习小组。罗素的教会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新宗教的创始人,但他却帮助从耶稣和使徒保罗所预言的“背道”(apostasy)恢复到真正的基督教。他们相信,其他教会大大叛教,因为这些教会在主要的地方上偏离原来的信心,而原来的信心是可以通过圣经的重新字面解释和真诚承诺遵循当中的教导,得以恢复。他们认为要回到“原始基督教”,是需要专注于几个关键教义要点。这些关键教义要点是从他们对圣经的解释而来,包括拒绝三位一体论,灵魂不死,地狱是永恒折磨的地方;积极传教;严守政治中立;避免战争;和相信上帝的国即将来临。耶和华见证人成为一个独特的宗教组织,并维护罗素的“守望台圣经”(Russell's Watch Tower Bible),书社和其他合法机构的控制权。他们继续发展的教义,被认为是第一世纪基督教的改进复原版本,当中包括增加对使用耶和华上帝(Jehovah)的个人名字的重视。五旬宗主义开始主要是作为专注于“体验”早期教会面貌的复原运动。五旬节运动的早期先驱,试图恢复圣灵的工作和力量重临教会,他们觉得这些都在使徒时代之后就丧失了。尤其是“独一神格五旬节派”,这派持续有许多“复原主义者”的主题。许多“独一神格五旬节派”视他们的运动为使徒教会的恢复,这就是为何他们当中许多人自称为“使徒”,或者称他们的运动为“使徒性五旬节”运动。当灵恩运动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其侧重为个别人的转变,有一些领导人却开始一个运动,后来称为“灵恩派复原运动”。
灵恩派复原主义的英国领导人,跟美国相仿平行的运动者互相确认对方,这运动后来被称为“牧羊人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重大争议题目。该运动留下了显赫的遗产,其影响力成就了当代不少事工,包括:国际基督教会(International Churches of Christ),马拉纳瑟校园事工(Maranatha Campus Ministries)和国际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GCI)。最近有一个以类似使徒性预言运动的形式,被认可为使徒性机关,他们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灵恩派复原主义”。重心人物是那些“堪萨斯城先知”。地方召会倪柝声 Watchman Nee 是一个由倪柝声和李常受的教导影响,并与水流职事出版社有关之基督教运动。其成员视自己为“主的恢复”跟其他基督教团体,宗派和运动中分别出来。地方教会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他们坚持“一城一会”原则,即在一个城市或地区所有基督徒都自动成为该地区的“那一所教会”的成员。另一个关键的特征是;这运动缺乏正式的官方组织或正式的命名,那些地方召会的信徒认为,取了名字后将会使他们从其他信徒当中分开。因此,他们经常说,他们是跟“召会”一起聚会,这说法满足他们不是唯一的教会,而是在跟每位信徒在各自的城市一般,属于同一教会的理解。
在美国边疆,福音派派传道士和劝导者到边远地区的人民进行劝导皈依,这支持了卫理公会教徒和浸信会成员的增长。复兴主义者的劝导皈依技巧是基于营地会议,苏格兰长老会则是营地会议的根源。大多数苏格兰人-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边远地区,并沿着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山脊居住。这些教派是基于对人类在上帝面前的精神平等的解释,这导致他们从广泛的阶级和所有种族招募成员和传道者。浸信会和卫理公会的复兴在泰得沃特南部地区是成功的,那里越来越多的普通种植园主、普通百姓和奴隶都皈依了。在新定居的边境地区,复兴是通过营地会议进行的。这些活动往往为一些有组织宗教的定居者提供了一次机会,而且作为社会场所也很重要。这次营地会议是一场长达几天的宗教仪式,与牧师们举行。人口稀少地区的定居者聚集在营地会议上,进行团契和礼拜。参加一场宗教复兴活动,数百人,也许有数千人,这一纯粹的兴奋激发了与这些活动相关的舞蹈、宣誓和歌唱。在一次强烈的情感力量后,强调个人的罪过,需要转向基督,由个人的救恩来恢复。大多数皈依者一回到家,就加入或创立了小规模的地方教会,这些教会迅速发展。第二次大觉醒标志着美国社会的宗教转变。许多来自加尔文派的美国人强调,人类无法自救,他们唯一的得救之道就是脱离上帝的恩典。
1800年左右,在洛根县,肯塔基的复兴,开始作为一个传统的长老教会圣礼的场合。第一次非正式营地会议是在六月份开始的,当时人们开始在红河会议厅的营地露营。随后的会议之后,在附近的河流和泥泞的河流会休息,一年后,一个更大的仪式场合在藤岭举行,营会的复兴成为为卫理公会和浸礼会扩张的主要模式。坎伯兰长老会在肯塔基州诞生。甘蔗岭也有助于促进后来称为恢复运动的运动。这是由非教派教会组成的,他们认为这是新约的原始的,基本的基督教。他们致力于个人与基督建立个人关系。起源于这一运动的教会包括基督教会、教会基督徒和加拿大福音教会。卫理公会巡回骑手和当地浸礼会传教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老会也从中获得了会员,但是与前二者相比要略少。特别是在在人烟稀少的地区中存活的坎伯兰长老会。因此,浸信会和卫理公会教徒的人数相对于殖民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派--英国圣公会、长老会和公理会的力量有所增加。在第二次大觉醒的宗教骚动中产生的新教派包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加拿大福音派基督教会。第二次大觉醒期间,皈依者主要是女性。据1932年估计,在1798至1826年间,至少有三名女性皈依到每两名男性皈依者。年轻人也有更多的人皈依,并且是第一个皈依的人。
降临运动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和19世纪40年代的北美,并由像威廉·米勒这样的高官传教,他的追随者被称为米勒派。这个名字是指对耶稣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降临的信仰,并导致了几个主要的宗教派别,包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相信基督再临的基督徒。虽然它的根源早于第一次大觉醒,但在第二次大觉醒期间出现重新强调了关于圣化的卫斯理教义,导致了主干线卫理公会和圣洁教会之间的分歧。美国独立后,恢复“原始”基督教的想法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在第二次大觉醒期间,恢复一种更纯粹的基督教形式,而没有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愿望,促进了许多群体的发展,包括摩门教徒、浸信会教徒和动摇者。在这一时期,有几个因素使恢复纯粹基督徒的想法特别具有吸引力:对第十九世纪初的移民来说,美国的土地似乎是自然的、无污染的、“恢复神圣、纯洁和原始基督教的完美之地”,而传统的欧洲教会在这种新的环境中似乎不太合适。这是一种仅以圣经为基础的原始信仰,这种方法,可以避开现有的许多教派的相互竞争,并使会众能够在没有已建立的国家教会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获得安全的保障。恢复运动始于第二次大觉醒,并受到了第二次大觉醒很大的影响。虽然组成这场运动的两个主要团体之一托马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坎贝尔的领导人抵制了营地会议,他们认为营地会议是对精神的操作,但这些复兴为巴顿·斯通领导的另一个主要分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觉醒”的南部阶段“是巴顿·斯通(Barton W. Stone)改革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塑造了斯通和坎贝尔所使用的福音派技巧。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是基督教新教的教派之一,它的特点在于遵守星期六,即基督教与圣经犹太历中一周的第七天作为安息日,并且强调耶稣基督迫近的第二次再来复临。该宗派起源于美国19世纪中叶的米勒派,于1863年正式成立。怀爱伦是联合创始人之一,其广泛著作仍受到该教会的高度重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大部分神学都与基督教福音基要派教义相同,例如圣经无误论。不同的教导包括死后无意识与查案审判、七灾后被提的教义。教会对饮食与健康上的注重,其中包括遵守犹太人的洁净饮食,倡导素食和全人健康。同时也因促进宗教自由,保守的原则和生活方式为人所知。全球教会由基督复临安息日全球总会所管理,较小的地区由分会,联合会,和区会管理。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有2500万的信徒,受洗的人数超过2100万人。截止2007年5月,它是世界第十二大的宗教团体,并且也是第六大高度国际化的宗教团体。它的种族和文化是多样的,并在215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传教士。教会经营着750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全球1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多家医院和出版社,以及一个人道主义援助组织,称为安泽国际救援协会(ADRA)。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几个复临信徒团体中规模最大的教会,其起源于1840年代在纽约州北部的米勒派运动,第二次大觉醒的阶段。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根据但以理书8:14-16与“一日顶一年原则”,预言耶稣基督将在1843年春至1844年春之间重回地球。1844年夏,米勒尔派开始相信耶稣将在1844年10月22日返回,这日被认为是该年圣经中的赎罪大日。米勒尔预言的失败被称为“大失望”。希兰·爱德生和其他米勒尔派信徒后来确信米勒尔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是他对但以理书8:14的解释是错误的,因为他以为基督会来净化世界。这些复临信徒确信,但以理书8:14是在预告基督进入天上圣所中的至圣所,而不是第二次降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对天上圣所的这个理解发展成为查案审判的教义,这是一个始于1844年的末世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将被审判以核实其得救的资格,并且上帝的公义将在宇宙面前被证实。这个复临信徒的团体继续相信基督的第二次降临仍然是迫近的,然而他们拒绝为事件定下更多的日期,并引用启示录10:6,“不再有时日了。”随着早期复临运动整合他们的信仰,圣经中关于休息和敬拜日子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早期复临信徒中遵守安息日的首先支持者是贝约瑟(Joseph Bates),他是通过米勒尔派传教士托马斯·普雷布尔写的一本小册子了解安息日教义的,他转而又受到了年轻的安息浸礼会信徒拉结·普雷斯顿的影响。这一信息逐渐被接受,并成为1849年7月出版的教会刊物《现代真理》第一期的主题。
大约有20年的时间里,复临运动是由一群人松散编织而成,这些人来自许多不同的教会,其主要联系和互动方式是通过怀雅各(James White)的期刊《复临评论》和《安息日先驱报》。他们接受了安息日的教义,但以理书8:14天上圣所的解释,有有条件的永生,以及对基督在千禧年前归来的期盼。其最著名的人物包括贝约瑟(Joseph Bates),怀雅各和怀爱伦。怀爱伦(Ellen White)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她的许多异象和属灵上的指导使复临信徒相信她拥有预言的恩赐。教会于1863年5月21日在密歇根州的巴特尔克里克正式成立,会员人数为3500。该教会总部后来从巴特尔克里克搬到了马里兰州的塔科玛公园,在那里一直居住到1989年。之后,大会总部搬到了它现在于马里兰州银泉市的所在地。1870年代时教会通过宣教和复兴来传福音,到1880年其信徒人数增加了三倍,达到16,000,并在19世纪末期在北美以外建立了自己。继续快速增长,在1901年有了75,000名成员。那时,该教会已拥有两所大学,一所医学院,十二所中学,27家医院和13家出版社。到1945年,该教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报告人数为21万,在其他地方则为36万;预算安排为2900万美元,教会学校的入学人数为14万。教会的信仰和教义于1872年在密歇根州的巴特尔克里克首次发表,内容为“我们信仰的概要”。教会在形成其核心信念和教义时经历了挑战,尤其许多早期复临信徒领袖来自持有某种形式上的亚流派教义的教会。这与运动中其它一些神学观点一起,导致了保守福音派新教徒达成共识,将其视为邪教。根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学者们的说法,怀爱伦的著作和教导根本上表明了在将教会从很大程度上的半阿里乌派转向三位一体方面是具有影响力的。大部分的复临信徒都赞扬她在1890年代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带入对上帝神性更全面的了解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20世纪初采用三位一体神学,并在20世纪中叶开始与其他新教团体进行对话,最终获得了新教教会的广泛认可。《今日基督教》在2015年1月22日的期刊中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评为“全球第五大基督教团体”。尽管她的丈夫声称她的异象并没有显示出对三位一体信条的支持,但她的著作却显示出对“上帝神性奥秘”认识的日益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复临信徒认为她在19世纪90年代通过持续的圣经研究和长达数十年的讨论,使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对上帝神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会最终得出结论,圣经确实明确教导了三位一体的神的存在,然后在《基本信仰28条》中确认了这一圣经观点。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官方教义表达在它的基本信仰28条中。这项信仰声明最初由全球总会于1980年通过,在2005年又增加了一条第11条。接受教会的两个洗礼誓言中的任何一个是成为教友的先决条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义类似于三位一体的新教神学,强调前千禧年和阿米念主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奉的教义包括圣经的绝对无误性、替代性赎罪、死人的复活和因信称义等,因此被认为是福音派信徒。他们相信全身入水的浸礼和字面上六天的创造。现代神创论运动始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乔治·普莱斯乔治·普莱斯,他的灵感来源于怀爱伦的一个异象。有一套公认的“独特”教义,将基督复临安息日教与基督教界的其他教派区分开来,尽管并非所有这些教义都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独有的。
- 律法(基本信仰第19条):上帝的律法“体现在十诫中”,继续对基督徒具有约束力。
- 安息日(基本信仰第20条):应在一周的第七天,特别是从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遵守安息日。
- 复临和末时(基本信仰第25-28条):耶稣基督将在“艰难时期”后向地上显现,在此期间,安息日将成为世界性的考验。第二次降临之后,将是圣徒与基督作王一千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末世论是基于基督教历史主义的预言解释方法。
- 完整的人性(基本信仰第7、26条):人是身体,思想和灵魂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们没有不朽的灵魂,死后也没有意识,通常称为“灵魂睡眠”。
- 有条件的永生(基本信仰第27条):恶人不会在地狱中遭受永远的折磨,而会被永久性地毁灭。
- 善恶大斗争(基本信仰第8条):人类参与了耶稣基督和撒但之间的“大斗争”。这是对普遍的基督教信仰的阐述,罪恶起始于天庭,当一位天使(路锡甫)反抗上帝的律法时。
- 天上的圣所(基本信仰第24条):耶稣基督升天后,在天上的圣所开始赎罪事工。在1844年,为了完成赎罪日的工作,他开始洁净天上的圣所。
- 查案审判(基本信仰第24条):对自称基督徒者的审判始于1844年,其中对记录册进行审查,以使全宇宙都能看到。查案审判将决定谁获得救恩,并在宇宙的眼前证明上帝对待人类是公义的。
- 余民(基本信仰第13条):在末时将有一批余民,他们遵守上帝的诫命,并有“耶稣的见证”。这些余民向世界宣告启示录14:6-12的“三天使的信息”。
- 预言之灵(基本信仰第18条):怀爱伦(Ellen G. White)的事工通常被称为“预言之灵”,她的著作“以先知的权威讲话,并向教会提供安慰,指引,教导和归正。”尽管最终要服从圣经。
与任何宗教运动一样,复临信徒中存在着一个神学谱系,就像在广泛的基督教会与其他宗教中存在的基督教基要主义-保守派-温和派-自由主义。教会内的各种团体、运动和亚文化在信仰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神学谱系的保守派以历史复临信徒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反对自1950年后教派内的神学发展趋势。他们反对妥协于福音主义的神学,并寻求捍卫传统的复临教义,如耶稣基督人性堕落后的性质、查案审判和品格完美主义。一些学者代表了历史复临主义,但也出现在教会的基层,并经常推动独立的事工。教会中最自由的成员通常被称为进步复临主义。他们倾向不同意传统观点关于怀爱伦的灵感,安息日,七天的创造,余民教义和查案审判。进步运动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并在“复临论坛协会”等机构,和《Specturm》(谱系)和《Adventist Today》(今日复临信徒)等期刊上表达。在周五会花一部分时间用于准备安息日;例如,准备饭菜和整理房间。复临信徒会在周五晚上的敬拜中聚会以迎接安息日,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晚祷或黄昏赞。复临信徒周六放弃世俗工作。他们通常也会避免纯粹的世俗娱乐形式,例如竞技体育和在电视上观看非宗教节目。但是,鼓励自然漫步、以家庭为导向的活动、慈善工作和其他具有同情心的活动。周六下午的活动因文化、种族和社会背景而异。在一些教会,成员和访客将参加团契午餐和 AYS(Adventist Youth Service复临青年服务)。
每周主要的礼拜仪式在周六举行,通常从安息日学开始,这是一个以小组学习的模式在教堂学习圣经的时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利用官方制作的“安息日学课程”,每季都会讨论特定的圣经经文或教义。在此期间,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特别会议,类似于其他教会的主日学。复临教会通常每年进行四次公开的圣餐礼。它以洗脚礼开始,也被称为“谦卑礼”,基于约翰福音13章的福音记载。谦卑教仪旨在效仿基督在最后的晚餐时为门徒洗脚,并提醒参与者需要谦卑地为彼此服务。参与者按性别隔离到单独的房间进行这种仪式,尽管一些会众允许已婚夫妇相互执行该法令,并且通常鼓励家庭一起参与。完成后,参与者返回主圣所,享用主的晚餐,其中包括无酵饼和未发酵的葡萄汁。
自1860年代教会成立以来,全人健康一直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重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以宣扬“健康信息”而闻名。该信息提倡素食主义,并期望遵守犹太教饮食规定,特别是利未记第11章所描述的符合教规的犹太教食物,意思是不吃猪肉,贝类和其他被禁为“不洁”的动物。教会不鼓励其成员饮用酒精饮料、烟草或非法药物(比较基督教和酒精)。此外,一些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徒避免喝咖啡、茶、可乐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管理形式是一种类似于长老会教会组织的代表形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教会中存在四个层级的组织。
- 当地教会是组织结构的基础层级,也是该宗派的公众形象。每个受洗的复临信徒都是当地教会的成员,并在该教会内拥有投票权。
- 当地教会直属于“当地区会”,地方区会是一个州、省和区(或其部分地方)内众教会的组织,它认命部门领袖,拥有教会土地并组织分配什一给牧师。
- 当地区会上层是“联合会”,它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层面包含许多地方区会。
- 教会层级中最高治理是总会,它由13个“部门”组成和每个分陪到不同的位置。总会是所有教会的权威和在推测和行政问题上最终的决定权。总会由会长办公室领导。总会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银泉市。
每个组织都由特定时间间隔发生的一般“会议”而组成的。这通常是在做出行政的时候。例如,总会主席每五年都会在总会选举而产生。参加会议的代表都由较低级别组织任命。例如,每个当地教会都有代表参加会议。从教会成员那里收集的什一不会被地方教会直接使用,而是向上传递给地方区会,然后将资金分配给有需要的牧师。员工根据教会教会的薪酬政策和实践对他们居住的地方和国家的影响进行补偿。《教会规程》有相应规定准备在各级政府内大使命的号召下创建教育,医疗保健,出版和其他机构。复临教会被任命的神职人员被称为传道人或牧师。牧师不是由当地教会选举或雇用的,而是由当地区会任命的,区会指派他们负责一个教会或几间教会。按立是牧师和长老通常在服务多年后得到的正式认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妇女可能不会被授予“按立”为牧师,虽然有些人雇用为部门主管,可能“委任”或“按立委任”。然而,从2012年开始,一些联合会通过允许在区会成员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按立的政策。当地区会内有许多义工职分,包括长老和执事的按立职位。长老和执事由当地区会业务会议名选委员会投票委任。长老主要担当行政和牧师职责,但也必须能够提供宗教领导,特别是在没有按立牧师的情况下。 执事的角色是协助当地教会的顺利运作和维护教会财产。
1874年创立的伯特克里学院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后来于1901年在密西根州贝林斯普林改办为以马内利传道学院,由于学院实现半工半读,直到1910年才授予学位。复临信徒对于备案一事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登记备案会使学校失去自己的信仰特色。有人认为博士学位不需要,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像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联合学院这样的学校,到1928年才有了第一位哲学博士,这是该会登记备案的第一所学院,该会在其它国家的教育机构均较为顺利地得到当地政府的承认。1933年夏天,太平洋联合学院首次为传道士开设了研究生课程。高级圣经学校在迁往华盛顿以前,开了三个夏季的课程,成为该会神学院的开端。该会在北美最主要的高等院校是安德烈大学(Andrews University)和罗马琳达大学(Loma Linda University)。前者位于密西根卅的贝林斯普林,侧重教育、文科和神学,后者侧重医学。到1998年,该会在北美共有高等院校15所,学生共有2 0939人。1998年,该会在北美以外计有高等院校75所,至少有二十来所已达到大学规模。开设博士课程的在北美有3所,亚洲一所、中美所、南美三所。至于普通教育,该会在1998年共有小学4450所,学生数723473人,中学1014所,学生数208486人。学生中有很大比例并非信徒子女,他们进入该会学校就读是因为该会教育的良好声誉。
早期复临信徒始终注意到出版工作的重要性。先驱们把小册子和书刊看为《现代真理》的载体。书刊在世界各地传播复临信仰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份在国外出版的刊物是1876年在瑞士巴塞尔所出的法语版《时兆》。在许多地方,是书刊最早带来复临的信息。有些只是由信徒交给友好的船长带到远方的港口,或者邮寄给专人。例如1879年,从伯特克里寄出的书刊把信息传给巴西圣卡他利那的德国移民。书报员把书刊带到世界各地,如拉路1888年去香港,阿诺德在1889至1890年间去安提瓜,伦克尔和斯特劳普1893年去印度的马德拉斯,戴维斯和比肖普1894年去智利,考德威尔1905年去智利。1998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以272种语言出版适用于传道人和平信徒的书刊;该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57家出版社出版285种刊物,总销量接近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到1998年底,在24400位销售该会书刊的文字布道士中,有4680位学生借此得以上学。复临信徒世界广播电台(AWR)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银泉,始创于1971年。使用中波或大功力调频发射器、短波以及通过当地电台、电缆、人造卫星和互联网,覆盖达到大约160个国家、77种语言和方言区的数百万人。另外,电台在英国也有分支机构。2012年,其关岛分部迁往印度尼西亚。复临信徒世界广播电台的中文广播平均每日播出10小时,由关岛发射,呼号为KSDA。其进行中文广播时使用中文呼号"希望之声福音广播电台"。
1926年,该会布道士理查士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地方的广播电台不经常地进行讲道。他相信广播能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所接收,就在1930年起在洛杉矶开始每周的播音。1936年加入了一组男声四重唱。1937年,他们被称为“君王歌咏先锋队”,节目成为“预言之声”的一部分。1942年1月4日,节目开始向全国广播。同年预言之声圣经函授学校开办,第一个月从听众中收了2000多名学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会广播节目开始在其它国家播出(澳大利亚于1943年),并有了其它的语种(1943年有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有当地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传福音。有些节目采用“希望之声”的名字,有些地方,当地的音乐家在节目中运用了自己的才艺。“君王歌咏先锋”演唱组以20来种语言献唱。开设了英语和其它语种的新的函授课程。到了1992年该会全国性广播“预言之声”开办五十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已有133所圣经函学校开设了66种语言的课程。约在2000个广播电台以36种语言播音。全球复临电台于1971年租借葡萄牙的设施开播。第一周就有22套节目用13种语言播出。以后又设立了其它电台:1975年在马耳他,1976年在斯里兰卡,1980年在安道尔,1983年在非洲加蓬。1987年起全球复临电台在关岛开始对亚太地区播音,内容大大超过“预言之声”。来自中国各地的反映表明,尽管存在人为的障碍,福音仍大有人听。1950年,威廉福格尔和他的小组在纽约电视台直播《今日的信仰》节目.这是美国第一次真正的全国性宗教电视节目。1963年,《今日的信仰》成了第一个宗教性彩色电视节目。1985年,该节目改版为《生活方式杂志》,由丹马太主持。多年以来,通过《今日的信仰》节目,观众可以接受圣经课程,获得阅读材料,并能与当地的牧师联系。还有两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乔治范德曼于1956年开播《经上记着说》节目,编者:(现由范义礼牧师主持)向希望进一步研究的观众举办了数以百次计的研讨会,特别是有研究《启示录》的。1973年,布鲁克斯开播《生命的气息》,主要对象为美国黑人,该节目以音乐和讲道见长。
大多数的人们,对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指责最多的就是他们是一群律法主义者,因为他们遵守创造周中的安息日。但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自己的声明中,他们承认救恩是唯有借着耶稣才得到的,但是遵守上帝的律法也是人的义务,遵守上帝的律法,不代表就是律法主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都坚持以圣经为信仰和教义的唯一依据,不愿发表教义说明和信条。乌利亚史密斯曾在1872年写了一份教义说明,但是,在1888年明尼阿渡利斯以基督为中心的信息所引发的那场争论中,史密斯的说明似乎被遗忘了。以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年鉴均无教义说明。随着教会的发展,有关该会信仰的问题也多了起来。1930年全球总会要求一个四人委员会起草一份说明。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次年的年鉴就附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
将基督教教义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努力预示着第十九世纪末的社会福音。皈依者被教导说,要获得救赎,他们不仅需要悔改个人的罪,还需要努力使社会的道德完善,这意味着根除一切形式的罪恶。因此,福音派皈依者是第十九世纪各种改革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公理会成立传教会,传福音于北方的西部地区。这些团体的成员既是信仰的使徒,也是东北城市文化的教育者和倡导者。“第二次大觉醒”是一个“组织过程”,它跨越西方边境,创造了“宗教和教育基础设施”,包括社交网络、提供大众传播的宗教新闻以及与教会有关的学院。公众出版和教育协会促进了基督教教育;其中最著名的是1816成立的美国圣经公会。妇女占这些志愿团体的很大一部分。在纽约尤蒂卡积极活动的女传教士协会和产妇协会都是高度组织性和财务精良的妇女组织,负责纽约边疆许多福音派皈依者。还有一些社会将其重点从传统的宗教问题扩大到更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组织主要由富裕妇女赞助。它们并非完全源于第二次大觉醒,但复兴主义学说的兴起和人们逐渐地皈依,导致了人们对妇女社会慈善工作期待,这加速了她们的行动。社会行动主义影响了废除死刑的团体和戒酒运动的支持者。他们开始努力改革监狱和照顾残疾人和精神病的疗养院。他们相信人是完美的。
南方的浸信会教徒和卫理公会教徒都向奴隶主和奴隶传道。皈依和集会始于第一次大觉醒,在1790年左右,浸礼会和卫理公会传道人被授权在奴隶和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中布道。“黑哈利”霍西耶是一位不识字的非洲裔美国人,弗朗西斯·阿斯伯里驱使他学习圣经。事实证明,他能够成功地逐字记住圣经的大段,就像阿斯伯里原本打算让他担任牧师的黑人听众那样,在白人听众中很受欢迎他在特拉华州查佩敦托马斯教堂的布道,这是第一次由黑人牧师直接向白人教众传道。尽管被本杰明·拉什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演说家之一,但“黑哈利”霍西尔在出席正式成立美国卫理公会的圣诞节大会时,屡次被封为神职人员,但不允许投票。理查德·艾伦,另一位黑人参会者,于1799被卫理公会派去,但他在费城的自由非裔美国人教会因其歧视而离开了那里。他们在费城建立了非洲卫理公会主教教会。在第一次接受已建立的卫理公会主教的监督后,几个AME教会最终于1816离开,在美国形成了第一个独立的非裔美国人教派。不久后,非洲卫理公会圣公会锡安教会(AME锡安)作为一个新的教派在纽约市成立。早期的浸礼会由奴隶和自由的非裔美国人在南卡罗来纳州和维吉尼亚州组成。特别是在浸信会,非裔美国人会作为成员和传教士受到欢迎。到第十九世纪初,独立的非裔美国人教会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如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里士满和弗吉尼亚州的彼得堡,在几百个城市中都拥有了据点。随着教会和教堂的增加,例如在弗吉尼亚、肯塔基州和其他州成立了浸信会协会。这种复兴也激励了奴隶们要求自由。1800,在弗吉尼亚举行的非裔美国人复兴会议上,加布里埃尔·普罗瑟设计了一项奴隶叛乱计划,尽管叛乱在爆发之前就被发现并粉碎了。但是白人仍旧试图控制独立的非裔美国教会,特别是在1831年纳特·特纳起义之后,一些非裔美国人教会设法在浸信会协会中维持了作为独立教会的分离权利。州立法机关通过了法律,但是要求他们在他们的礼拜会议中必须有白人的参与。
在大觉醒期间,妇女占皈依者的大多数,并在其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妇女的皈依人数比男子多。各种学术理论将这种差异归因于对青年轻浮的感觉和对于罪恶的反应,妇女拥有更强烈的宗教信仰感、对经济不安全的集体反应或面对父权制统治时的自我主张。丈夫,特别是南方的丈夫,有时不赞成妻子的皈依,迫使妇女在顺从上帝或顺从配偶之间作出选择。教会成员和宗教活动为妇女提供了同伴支持,使她们能够在家庭之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并为许多妇女提供了社区交流和分享经验的机会。尽管妇女在该运动中占主导地位,但她们没有被正式灌输思想或担任领导部长职务。然而,妇女承担其他公共角色;例如,传递关于她们转化经历的证明,或通过转换过程协助罪人男性和女性。查尔斯·芬尼等领导人认为,妇女的公众祈祷是为社区复兴做好准备和提高她们在皈依中的效力的一个关键方面。妇女在儿童的皈依和宗教教养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复兴时期,母亲被视为家庭的道德和精神基础,因此受命指导儿童处理宗教和道德问题。妇女作用的最大变化是参加新正式的传教和改革社会。妇女祈祷团体是妇女组织的一个早期和社会可接受的形式。妇女通过在这些组织中担任职务,在私人领域之外获得影响。性别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影响到宗教教义。为了给教会传教,牧师们强调了基督的谦卑和宽恕,历史学家芭芭拉·韦尔特称之为基督教的“女性化”。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使教会人数增加,并且连带的刺激了许多道德及社会慈惠运动。
此次运动一共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一位长老墨吉地开始的,他们在西部肯塔基州的广场或营地搭设帐棚,在户外就开始对人们传讲福音。这样的聚会通常都会持续几日,并且参加的人会在情绪上有狂热或歇斯底里的行为出现。这样的聚会自然使得较为保守的教会不能够接纳。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较之下,是比较为保守的。领导人是波士顿长老会牧师毕察,他是强烈反对奴隶制度的。他呼召基督徒实践宗教及政治上的民族使命。鼓励人传福音、分发圣经,建立教会。在这个阶段,有许多的教会都回应毕察的呼召。由于德威特的祖父是有名的奋兴布道家爱得华兹,他也承袭祖父的神学,并且在耶鲁大学当中大力推广,以致耶鲁大学在第二次奋兴运动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是灵性与学术的中心。第三阶段,是由律师芬尼所领导,他在1821年归信基督,并且他回应上帝的呼召去传扬福音。于是他不再作律师,而是由长老会授权予他进行布道工作。他在奋兴布道会中,使用新策略。但是这些创新的策略,却招致其他教会的不悦,甚至禁止芬尼进入他们的教区。芬尼的工作并不是那么的狂热,而是比较温和,从那时起奋兴聚会由突发的情绪为特色,转为有加以安排的聚会。1832,芬尼担任纽约第二自由长老教会的牧师,但是他仍旧是不放弃奋兴运动的工作,直到如今,今日奋兴聚会的某些作法,是发自芬尼费心设计的聚会内容。
第三次大觉醒是指美国历史上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早期的一个假设的历史时期,其标志为宗教激进主义。它对虔诚派新教产生影响,并有很强的社会激进主义内涵。其衍生出的教派或运动包括:圣洁运动、拿撒勒人会、基督教科学派和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个不认可三位一体的另类新兴宗教派别,主张千禧年主义与复原主义。耶和华见证人的历史可追溯到1881年由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建立的锡安的守望台书社,直至1931年一次大会上,才根据圣经《以赛亚书43:10》“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人,是我所拣选的仆人。’”取名为“耶和华见证人”。该团体的最高机构为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总部的中央长老团。官方认为其信仰完全基于圣经,无论是教义内容、生活准则、传道方式都恢复了公元一世纪的基督教。耶和华见证人对耶稣基督的理解与传统基督宗教主张存在较大差别,经常强调传道与上帝的救赎安排。该教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被魔鬼撒但所控制。,较突出的主张包括拒服兵役、拒绝输血、拒绝庆祝圣诞节、拒绝赌博、拒绝庆祝生日等等。耶和华见证人使用的圣经版本是新世界译本,目前耶和华见证人主要通过逐户传道的方法传播。耶和华见证人被传统基督宗教视为异端。
耶和华见证人起源自圣经学生运动(Bible Student movement)。1881年,圣经学生运动的一员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建立了耶和华见证人团体的前身“锡安的守望台书社”。“耶和华见证人”这一名称直到1931年才正式确定。“耶和华见证人”这一名称取自《圣经》以赛亚书43:10:“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人,是我所拣选的仆人。’”。耶和华见证人信徒因拒服兵役、拒绝向国旗国徽敬礼等教义而曾与部分世俗政府产生矛盾。在韩国与台湾等地,耶和华见证人信徒拒服兵役会被论罪。2017年4月20日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裁示耶和华见证人在俄罗斯的分部是极端组织,必须解散且财产充公,对此,耶和华见证人官方称将持续诉讼并且不定期于官方网站公告诉讼情况。耶和华见证人认为自身的教义充分还原了公元1世纪的早期基督教状态。耶和华见证人承认所有新教承认的圣经正典,并认为这些内容绝对无误。耶和华见证人的教条由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颁布。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负责向该团体的信徒解释《圣经》的经文。
耶和华见证人认为其自身反对偶像崇拜,因此不使用十字架、拒绝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拒绝庆祝生日等等。此外,耶和华见证人信徒禁戒血,不食用血或带血的肉,也完全拒绝献血与输血。耶和华见证人使用的圣经非传统译本,而是该团体的专用版本《新世界译本》。新世界译本中将《旧约圣经》(希伯来圣经)称为“希伯来语及阿拉米语经卷”,而将《新约圣经》称为“希腊语经卷”。截至2011年末,新世界译本总共出版了106种语言版本。耶和华见证人团体使用的《圣经》新世界译本受到传统基督教教派、希腊文和希伯来文法学者批评。批评者认为耶和华见证人通过新世界译本改变《圣经》内容以适应该团体的教义,翻译本也包含了一些错误和偏差。以色列的希伯来文学者Benjamin则认为新世界译本中不含有耶和华见证人团体的偏见。耶和华见证人偏好使用“Yahweh”(YHWH)称呼基督教的神,并在该团体专用的新世界译本中多直接用“耶和华”称呼基督教的神。该团体不承认地狱的存在,认为所有不肯悔改的恶人在新世界不会获得永生,而是永远死去,也不承认灵魂不死。耶和华见证人认为耶稣基督已经在1914年在天上登基做王,从那以后世界就处于末期状态;由于天上的邪灵都被驱逐到地上,所以地球充满罪恶和苦难。耶和华见证人常提到耶和华的名字,而很少提到基督耶稣。耶和华见证人主张消除种族和性别偏见。因为该团体认为所有人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所以理应一视同仁。耶和华见证人认为“耶稣基督只创立了一个宗教,并没有如今的那么多派别”。
耶和华见证人否认三位一体说。该团体认为耶和华是唯一真神、是宇宙的主宰。耶和华见证人认为“所有政府都是从魔鬼(撒旦)那里得到权柄”,而“上帝容许这些政府存留”。同时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并“遵守马太福音22:21的原则:凯撒之物要还给凯撒,上帝之物要还给上帝”。因此耶和华见证人的信徒拒服兵役、不向国旗与国徽敬礼、拒绝向任何世俗团体或个人宣誓效忠;同时也“在不违反上帝律法的前提下遵从政府的规定”。耶和华见证人团体的领导者是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总部的中央长老团,最高领导人是守望台书社的社长。该团体的主要刊物有两本:《守望台》和《警醒!》,两本书都是月刊,且有不同语言版本。部分语言版本的《守望台》和《警醒》带有录音带、CD光盘、MP3光盘、盲人点字本。耶和华见证人也发行一些阐述该团体有关圣经观点的读物,例如《辨明圣经的真理》、《亲近耶和华》,以及《带来永生的知识》等等。耶和华见证人会免费发放这些出版物以及他们的圣经新世界译本。
由于耶和华见证人基于信仰理由,坚决采取不输血的医疗方式,并且随身携带不可输血医疗指示折页卡。至于不输血的立场令部分必须要进行输血手术的医生陷入两难之地,如果不理会病人的宗教禁忌而强行输血,有可能面临病人的控诉。配合不输血也可能会面临因而造成的医疗疏失控诉。第一宗耶和华见证人激发医学界注意的事件发生在1994年8月28日,当时一位医生在知道病人之宗教禁忌下,认为病人的最高利益是性命,而替该病人进行输血的医疗方法。结果,当事人以不尊重自身的宗教立场而向医生提出控诉,最高法院裁决该病人的最高利益是其信仰自由,故裁定该医生侵犯了病人的自决权而被判罚款。耶和华见证人曾于出版品守望台杂志中说明对于不输血应该坚持的程度,提到:基督徒在今日也必须忠贞不移,坚决拒绝违反上帝的律法,即使这样行会令他们在世俗政府手中遭受若干惩罚。更介绍一位14岁耶和华见证人少女在面临必需接受输血疗程时,她认为:“输血是一项侵犯她身体的行动,其实与强奸无异”——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1991年7月15日因耶和华见证人的不输血的立场,确实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促进了无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血医疗技术的发展主因,为的是减少在手术中输血受感染的几率,和增加手术的灵活性。经过医学界在医疗技术的努力,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院在2001年2月21日,成功使用新的医疗技术拯救了耶和华见证人信徒家庭的一个七个月大的男婴,成为世界上第一宗完全没有输血的肝脏移植手术。耶和华见证人都积极支持无血手术的发展。
2010年3月12日台湾高雄少女方语涵,因猛爆性心肌炎而心脏衰竭,在都信仰耶和华见证人的父亲方怀德和母亲坚持下拒绝输血疗程,过程中曾经心脏停止跳动30小时,所幸在不输血的情况下,高雄长庚医院林盈瑞医师使用叶克膜在6天内救回一命。2000年2月29日日本耶和华见证人拒绝输血案,一名耶和华见证人的信徒因医院擅自在手术中为其输血,导致其人格权受侵害的案件。该案最终由日本最高法院判定医院违法。2002年5月31日:台湾耶和华见证人成员林雅各2002年5月28日骑乘重型机车发生车祸,林口长庚医院因其身份禁止输血,改用高压氧治疗仍死亡,却反遭家属林金生、林潘金英以医疗设备不足及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为由,提告求偿新台币700多万元,相关医务人员袁立仁以及柯秀惠遭到牵连以业务过失致死罪判刑。2011年5月6日澳大利亚女子柯克蕾在发生车祸后严重失血,又因信仰耶和华见证人拒绝输血疗程,医师只好寻找替代方案,从美国空运10单位以牛只血浆制成的人造血HBOC-2-1为其输血,但是此举仍违反耶和华见证人禁输血的规定:上帝告诉我们的始祖挪亚,人可以吃动物的肉,但却不准以其他动物的血去维持自己的生命。
耶和华见证人等待上帝的大日子到来,铲除世上一切邪恶势力,通过审判官耶稣基督和144000个忠心睿智的奴隶执行审判。耶和华见证人曾4次预言世界末日,包括圣经研究者(耶和华见证人之前称)创始人查尔斯·泰兹·罗素曾发表文章宣告“外邦人的日期”(路加福音21:24)会在1914年结束,是耶稣基督在天上登基成为上帝所立君王的年份,亦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75年,则是人类被造6,000年。1993年,守望台承认其“早期的领导者提倡不完全的,甚至不准确的概念”。并且也说明“耶和华见证人也是由地上不完美的人所组成的,不可能在任何主张上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误,但都会力求按照圣经的意思而不是根据传统或者既有的想法去解释。”按照耶和华见证人解释,世界末日并非可怕的日子,而是天上王国开始统治地球的日子。“圣经不是说地球会被炸毁或被冰封,而是说整个地球将会变为乐园。”——世界末日—未必是你想像的那样
部分批评者指控如果发生性虐待等事件的话,耶和华见证人的组织纪律可能会使犯罪者得到包庇。因为如果虐待报告被证实,如果身体上没有被虐待的证据的话,需要有两个以上的证人或者被告承认其犯罪。因此批评者怀疑因为同为信徒,可能即使有人知道实情也不愿站出来说话,以免使得组织介于尴尬的境地,一旦发现或接到举报有淫乱、通奸等类似的严重违反《圣经》原则的情况或行为,会众内部会成立司法委员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一旦核实,当事人会立即被开除,并在会众当中宣布。守望台官方也曾多次在其出版的杂志和书刊上印有鼓励其成员若是发现其他成员有严重的违反《圣经》原则的生活习惯,但并未触犯所在国或地区的法律。如在双方都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婚前性行为等等,这在大多数国家都不违法但却与《圣经》的道德原则不符,或虽不严重但多次被劝诫仍不愿意改正的情况报告给长老。并说明长老会进行进一步督导,若是对方仍不愿做出改正则要被会众开除。耶和华见证人保护儿童的官方政策谈及报告儿童性虐待程序时说,长老要遵守报告性犯罪者的所有合法需求,包括报告法律所需的未经证实的或者没有确切证据的主张来惩罚恋童癖者。还有着重强调受害人通告当局的权利,如果他们愿意这样做的话。
耶和华见证人在财务支出与收入上表明与其他团体作法不同,主要由信徒自愿捐款支持,会计作业有明确规定,各群会众都会在聚会里宣布会众账目月报。各群会众会定期查核会众的账目,确保会众妥善运用捐款。经常接受政府单位查核。有别于各地法规对于公开发行公司有公开财报之义务,相对宗教团体并无相关规范,以至于若有任何舞弊、不法,外界皆难以得知。人力成本为一个组织中最大支出,在耶和华见证人以外其他教会之工作人员可能靠在教会内工作做为主要收入来源,耶和华见证人借由宣传其为耶和华的组织,使追随者认为可借由为耶和华见证人付出劳力、时间、财务以达到为耶和华效力之目的。基此,支出部分可省下组织内工作人员之薪水开销。与其他教会相同之处,在于耶和华见证人中也有参与者在无其他稳定收入情况下,在组织内服务获得发放金钱,用来支付交通费及其他开销,但其强调不会被视为薪水,以区隔和其他教会的差异性。官方宣称捐款将用于支付印制圣经书刊、兴建和保养王国聚会所,然实际上却有部分捐款被用于支付薪水和因包庇性侵害案件,而被法院裁定支付之罚金。
耶和华见证人的教条没有禁止成员接受高等教育,但经常提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代价,强调属灵教育应优先于世俗教育,世俗教育伴随而来的是高等教育学费昂贵、大学风气的败坏、吸毒、纵酒、作弊、戏弄新生、学业压力等问题十分普遍,借此减少对成员的属灵危害,但是并非规定,每一位成员必须自行决定是否接受额外教育和接受多少教育。“高等教育可能会危害人的信仰和道德观。”耶和华见证人中央长老团成员安东尼莫里斯三世曾公开宣称接受高等教育在个人精神修养上来说是危险的,反对信徒接受世俗的大学教育,依据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只有9%的耶和华见证人的孩子能够获得大学学士学位,这远低于美国全国30.4%的平均水平,也是所有信仰宗教团体中最低的。由于本身教义异于主流,为使所教导之观点获得认同,故耶和华见证人会以历史学者、知名人士、学者、出版品等取与其观点相同处,撷取有利于其之部分文字来支持其观点正当性,
大英百科全书:用于支持非三位一体教义,在出版品中引用其片段字句三位一体的字眼或者明显的教义都没有出现在新约。新美国标准圣经参考版:新世界译本圣经译者的身份中,仅有弗雷德里克·威廉·弗朗茨被认可具有翻译圣经所需知识,其馀为不被认可或不曾公开过,无从考究相关人员素质,对此,耶和华见证人表示其他圣经译本的翻译委员会也有类似的做法,以回避外界质疑。耶和华见证人在官方出版品宣称其为世界上唯一的真教会、正确的宗教及上帝组织,人们应当脱离错误的宗教,然后加入正确的宗教,用行动拥护正确的宗教,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基此,耶和华见证人也借由介绍其他部分成员从其他信仰改信奉耶和华见证人之案例,以宣传弃暗投明。而对于其他团体皆曾经发表批评言论,或以图画方式表达讽刺、戏谑、鄙视。在耶和华见证人的信条中强调全世界人类都是上帝的儿女,不应当有性别、种族偏见,出版品也常见深色肤种人处于气氛欢乐情况图片、照片但直至1999年,才有首位黑人塞缪尔·赫德被任命为中央长老团成员。“耶和华见证人不会试图改革这个制度,包括它的法律和对种族,肤色或语言的强烈偏见。如果地区法规定某些隔离做法,那么耶和华见证人不会藐视这些法律”。黄金时代杂志(The Golden Age)更对于黑人认为是一种咒诅:一般认为诺亚在迦南所说的诅咒是黑人种族的起源。当挪亚说:“迦南受咒诅,仆人的仆人必归于他的弟兄”的时候,他肯定是在描绘有色人种的未来。他们一直是,也是一个仆人的种族。世界上没有一个仆人像一个黑色的仆人一样好,他从忠心服务中获得的快乐是世界上最纯粹的喜乐之一。
第四次大觉醒是一次基督教的觉醒运动,一些学者,特别是历史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认为发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其概念有争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年里面在美国发生的宗教变化没有达到前三次大觉醒运动的等级。因此第四次大觉醒本身没有很广泛的被接受。无论是否构成一次觉醒,变化确实发生了。主流新教徒在成员和影响力方面大大降低,而最保守的基督教宗派会员,例如美南浸信会和密苏里路德会数量上迅速的增长,在全美发展开来。宗教内部发生了很严重的神学斗争及分裂,并形成政治力量。另一类福音神学的原教旨主义的基督教派系及基督教基要主义也在快速的增加。近年,由于世俗主义在美国引人注目的迅速增长,不少保守基督教会发现他们在同性恋权利,堕胎及创造论等涉及道德主题上与自由派支持之压力团体进行斗争。
伴随权力变化的是福音神学本身的变化,随着新的组织的兴起和现存的组织转移他们的关注点。这个阶段传统宗教和拥有保守神学的大流量教堂(Mega churches)崛起,帕拉教堂(Parachurch_organization)增加的同时,主流的新教失去了很多教徒。耶稣运动也被认为是第四次觉醒的一部分。赛南(Synan)在1997年强调灵恩派的大觉醒在1961年到1982年之间出现。它根源于五旬节运动,强调体验他们看到的属灵恩赐,包括说方言,信心医治,预言(Prophecy)。同时聚焦于通过这些礼物和源于圣灵的符号加强精神上的信仰坚定性。原本是一场新教运动,但当天主教领导更开放的面对类似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泛基督教信仰,减少对宗教机构的强调,而强调非圣职人员的灵性时,它的影响延伸到罗马天主教会。
有组织的宗教在面对世俗压力下转变。主要的例子包括大流量教堂的增加,宗派的增加,例如神召会、摩门教、美南浸信会,出现了二战后三位有历史影响力的宗教领导者:马丁·路德·金、葛培理、若望·保禄二世。大流量教堂得到重视,平民主义教派的增长伴随着主流教派的缩减。平民主义的增长趋势导致主流教派的减少。马丁·路德·金,葛培理,若望·保禄二世三位宗教的领导者深深影响了美国的宗教社会。主流的新教教堂的会员及影响力近年严重下降。1980年代以来最抗拒现代化的宗教教派,例如美南浸信会和密苏里路德宗大会人员数量迅速增长,在全美蔓延,作为宗教右翼的一部分成为政治上强有力的力量,并且经历严重的内部神学争论和政治分裂。其他的福音主义的及原教旨主义的宗派同样在迅速的增长,例如神的教会、五旬节运动、圣洁运动、拿撒勒教派。同时世俗主义的影响迅速的增长,保守的基督教派发现他们与世俗主义在同性恋权利,堕胎和创世论等方面作战。
I found your weblog web site on google and verify just a few of your early posts. Continue to keep up the superb operate. I simply further up your RSS feed to my MSN News Reader. Looking for forward to reading more from you afterward!?
I must show appreciation to you for bailing me out of this particular issue. After researching throughout the internet and seeing principles that were not productive, I assumed my life was well over. Existing minus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you’ve resolved through this article content is a serious case, and those which might have badly damaged my entire career if I had not come across your site. Your primary training and kindness in dealing with all the things was invaluable. I’m not sure what I would’ve done if I hadn’t discovered such a subject like this. I can now look forward to my future. Thanks for your time very much for the impressive and effective guide. I will not hesitate to propose your web blog to anyone who should get support on this issue.
My spouse and i got very contented when Raymond could carry out his investigations from the precious recommendations he acquired from your own web pages. It is now and again perplexing to simply always be handing out guidance that many a number of people have been making money from. And now we see we now have you to thank because of that. Those explanations you’ve made, the simple blog navigation, the friendships you can aid to foster – it is all incredible, and it’s making our son and the family consider that that matter is amusing, and that’s seriously important. Many thanks for all the pieces!
I in addition to my friends were actually examining the good procedures on your website and so suddenly I had a horrible suspicion I never thanked the website owner for those strategies. Most of the guys ended up totally glad to see them and already have quite simply been making the most of these things. Many thanks for indeed being very thoughtful as well as for settling on this sort of cool guides most people are really wanting to be informed on. My very own sincere regret for not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sooner.
I simply wanted to post a brief note so as to appreciate you for all the pleasant guidelines you are showing on this website. My rather long internet research has at the end been rewarded with high-quality facts to go over with my neighbours. I ‘d declare that we site visitors are very much blessed to exist in a good site with so many wonderful individuals with beneficial opinions. I feel very much lucky to have discovered the web page and look forward to plenty of more fun times reading here. Thanks again for everything.
I simply had to thank you very much all over again. I am not sure the things that I would have tried without these opinions shown by you on that industry. Previously it was a very intimidating concern for me, nevertheless being able to view the well-written way you handled that took me to jump for gladness. I am just thankful for your work as well as sincerely hope you are aware of a great job you have been getting into instructing some other people through the use of your web site. Most likely you’ve never encountered all of us.
Needed to compose you one very little remark to say thanks a lot yet again over the beautiful basics you’ve documented on this page. It has been tremendously open-handed of you to deliver unhampered all that many individuals would’ve sold for an e book to earn some cash for themselves, primarily seeing that you might have done it in case you desired. These points also served to be the easy way to comprehend many people have a similar dreams like my personal own to know a whole lot more on the subject of this matter. I’m sure there are several more enjoyable periods ahead for individuals who browse through your blog.
I want to get across my gratitude for your kindness giving support to those people that have the need for guidance on this one field. Your real commitment to passing the solution all over was rather interesting and has frequently empowered folks just like me to reach their desired goals. Your invaluable tutorial implies a lot a person like me and even more to my peers. Warm regards; from all of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