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鼎牧师生平简介
(1924年2月18日--2022年3月11 )
尊敬的牧母,各位牧师,各位长辈,父老乡亲,弟兄姐妹,线上线下的各位:大家主里平安!感谢主!我很荣幸代表杨安鼎牧师家属亲人和治丧小组来简述杨安鼎牧师的生平事迹 。
杨安鼎牧师的一生,是遵守主诫命、服侍主、服侍教会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了佳美的脚踪,值得晚辈借鉴学习,他在世打了美好的仗,跑了当跑的路,信了所信的道,主必给他荣耀的冠冕,感谢赞美主!
杨安鼎牧师,他于1924年2月18日出生,于2022年3月11日安息主怀,歇了世上的一切劳苦,做工的果效必定随着他。 杨安鼎牧师,他出生在中国天津(河北)的一个基督化家庭, 青少年时代,他历经家国苦难,但自强不息完成学业。他先於1945年毕业于北大经济系,甘愿放弃社会公职,又于1949年,蒙主选召,受圣灵感动,考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1952年学成毕业,被委任到赫赫有名的上海国际礼拜堂侍奉,成为上帝忠心的仆人。1955年9月18日,在中华基督教总会总干事崔宪祥牧师的主持下,由8位牧师按手按立他成为正式牧师。就这样,杨安鼎牧师在国际礼拜堂事奉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杨安鼎牧师,他于1998年移民来到美国,而且在纽约建立和牧养教会,並应邀在许多教会或团契证道,传扬福音。杨牧师在上海和纽约有长达七十年之久的事奉。他有耶稣基督的美好形象,这,将永远留在海内外信徒之心中。 杨安鼎牧师,他的一生,是遵守主的教训的一生, 他 “ 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爱上帝,其次就是:‘爱人如己。”(可12:30-31) 现在,我们来看杨牧师的“四尽”:
1、 杨安鼎牧师的“ 尽心 ”: 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服侍主的圣工上。一九八零年,上海国际礼拜堂,要在当年圣诞节恢复礼拜。当他看到这所在“文革”中历尽浩劫,千疮百孔,残不忍睹的礼拜堂,就心如刀割。但是,他义无反顾,组织起原五十年代所栽培的信徒,与他们一起全力以赴,投入到修复礼拜堂的善工中。这批信徒不同年龄,他们不仅参与修复礼拜堂,更是成为日后该堂义工团队的核心力量。杨牧师在整个修复工作中,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日夜操劳,最终他看到了 “ 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哈该书2:9)他感到无比的欣慰。
2、杨安鼎牧师的 “ 尽性 ” : 他把自己的心灵完全奉献。他很注重对年轻人的栽培,对他们属灵的栽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效法主耶稣,以师徒方式,(言传身教)言教身带,影响那一代不同堂会的年轻人,这些人后来服务海内外的教会,被主所用,成为主合用的器皿。
3、杨安鼎牧师的 “尽意 ” : 就是说 ,他很体贴主的意思,不按照人的意思。他非常清楚自己作为主的仆人,传福音是使命,牧养群羊,让羊有草吃是己任。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工厂,但不忘自己的身份,仍然以信仰影响周围的同事。结果,上海礼拜堂恢复礼拜后,好些年轻人来教会,听他传的福音。
杨安鼎牧师,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侍奉,他发现当今教会如同使徒教会一样,有着错综复杂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他不断提醒自己,管住舌头,在许多重大事情上忍辱负重,但圣灵赐给他智慧,他都能荣耀主的圣名。杨安鼎牧师,他非常注重讲台的侍奉,让饥渴慕义的灵魂得饱足。他证道时,没有高言大智,其朴实话语贴近生活,使信徒灵命得着喂养、生命得着造就。 杨安鼎牧师,他总是在主日崇拜之前,站在国际礼拜堂的大门口, 热情接待信徒和慕道友。礼拜结束之后,他又站在门口,与信徒握手道别。杨牧师为人谦卑,关爱信徒,有目共睹,不言而喻,得到了广大信徒的敬重和爱戴。
杨安鼎牧师,因为他是上海国际礼拜堂的牧师,国际堂有其特殊性,国际性,所以杨牧师在位期间,接待过美国总统卡特、美国众议院议长、挪威国王、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南非圣公会图图大主教等国际名人。杨牧师在接待这些欧美与海外教会领袖、国家元首时,始终表现得谦卑得体,不亢不卑,不忘自己是主的仆人之身份。
4、杨安鼎牧师的 “尽力” : 杨牧师把自己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爱主爱人。杨牧师在七十年的侍奉过程中,在生命不同的阶段里,都能让海内外教会的信徒看到了这些。尤其他在纽约的最后几年,年纪老迈,带着虚弱的身体,坐着轮椅,去各处证道,传杨福音。就在今年的春节期间,葛培理布道团组织北美的祷告会,虽然他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但依然通过zoom网络视频,参加祷告会,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得到布道团的赞扬。
我们深信杨牧师的一生,无愧于基督台前的审判,他必得到主耶稣基督的荣耀冠冕之奖赏。 杨安鼎牧师,可谓百岁人生,在他慢长的一生里,其生命经历和事奉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无法一一讲述与介绍的,今天的讲述,就简单到此。
安息吧,我们敬爱的杨安鼎牧师! 谢谢大家,上帝祝福你们!
杨安鼎牧师治丧小组供稿
(佘奇碧牧师代读)
主来复活
彭召登
(约翰11:25;启示录14:13;帖前4:13-18)
今天我们各位来到这里,(殡仪馆)心情可谓是悲喜交加: 按圣经的真理来讲, 杨安鼎牧师荣归天家,我们同来欢送,怀念他的生平事迹,赞美神的深恩厚爱,与我们同在这里欢送杨牧师的众亲友和弟兄姐妹,现场加网络,线上线下,中国美国,海内海外,可能人数有几百上千, 那怎么能比得上天家里,千千万万的天使天军和众圣徒欢迎他的队伍呢 ?!而且,那里没有地震,没有台风,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用保罗的话说:那是好得无比(腓1:23)。
而,就我们的情感来说, 杨牧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是一个噩耗。摩西在诗篇90:10中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70岁,人生七十已经是古来希了。就是强壮达到八十,那是大部分人的极限了。杨牧师跨过七十, 八十, 还越过了九十,甚至只差一二步就到世人羡慕的百岁高龄。在世98个春秋真是仁者高寿啊。我想这是杨牧师道德修养和敬虔操练的功夫、杨师母照顾的周到、上帝格外的恩典等原因。尽管如此,我们对杨牧师的逝世,不舍,还是万分的不舍。
感谢主!在我们不舍难过的同时,圣经的真理安慰了我们。使徒约翰(启14:13)天上有声音说:“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为什么有福呢?
-
- 第一.他们停息自己的劳苦
- 第二.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 第三.主来复活。耶稣亲自应许我们:信主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25)。什么时候复活?主再来的时候复活(帖前4:13-18)。
杨安鼎牧师从1949年开始献身读神学, 终身事奉主,在中国牧会半个世纪,在美国继续事奉20多年,勤勤恳恳,硕果累累。可用圣经的话来总结扬牧师的一生:“那美好的仗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已经守住了。等待他的就是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提后4:7-8)。
杨牧师停息了自己地上的劳苦,作工的果效却随着他。今天来这里奉献音乐恩赐的俞弟兄一家人,就是杨牧师结的属灵果子的一个见证;今天来这里参加安息礼拜的牧师就有十位左右,这也是杨牧师德高望重,作工的果效的彰显。杨牧师还有几百篇讲章在网络上,继续传扬福音,仍在发挥功效。
最能安慰杨师母,安慰我们的还是耶稣亲自的应许。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感谢上帝,耶稣就是死而复活的第一人。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上的异象中看到,主耶稣用右手按着他说:“不要惧怕!我是首生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7-18)。各位, 钥匙象征着权柄、掌管和控制。也就是说,复活的主掌管、控制、统治死亡和阴间。
保罗说:“ 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林前15:20-22)。因耶稣的复活,信主的人,也要复活。
什么时候复活?帖前4:13-18告诉我们:当耶稣第二次再来时,有神的号角吹响,在主里睡了的人首先复活,活着的人被提,与主永远同在,到那时我们就与杨牧师再相会了。看看俄乌战争,危害世界两年多的心冠肺炎,种种迹象表明,主再来的日子近了,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扬牧师的榜样,广传福音,多结果子,荣耀天父的圣名!
*~*~*~*~*~*~*~*
*~*~*~*~*~*~*~*
作為上海國際禮拜堂會友的第二代,我僅代表我們全家在這裡緬懷我們親愛的楊安鼎牧師。
我母親的家庭與楊牧師和上海國際禮拜堂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當時,我的四姨崇慰經朋友介紹到國際禮拜堂參加聚會,後來在楊牧師和其他牧長的帶領下和三姨崇恕一起受洗歸主。不久,舅舅崇光也在國際禮拜堂受了洗。那時,楊牧師常常去我母親家,向家人傳福音,成為家中的親密好友。80 年代初,上海國際禮拜堂重新開放,母親崇恩和父親以及小姨崇意都在楊牧師的主持下受洗歸入主的名下,成為國際禮拜堂復堂後第一批受洗的基督徒。
楊牧師到美國後一直與我們的家庭保持聯繫。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家庭的聚會中,楊牧師一一提名為每個家庭的成員禱告,體現了好牧人認識他的羊的牧者之心。如今,我們這個大家庭的第二代,第三代中都有不少信主,愛主的基督徒。感謝主!
我們的信仰不是靠血脈和基因遺傳的,但它卻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七十年前,楊牧師把福音的種子播在了我母親的家中,如今,這種子已經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中成長結果子。
約翰福音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楊安鼎牧師将他在世界的生命完全奉獻給主,為主所用。現在,他在主的懷抱中,領受一個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配得的獎賞。這是何等的美好。感謝讚美主!
各位海外金陵教牧同工:
我是俞文蔚,楊安鼎牧师是我的丈夫。他于1952年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毕业,当时国内神学院校合併,燕大宗教学院併入金陵神学院,为此,海外金陵将楊牧师当作自己的校友,我们也加入了海外金陵的微信群。 在海外金陵校友群和教牧群中,我们有幸与各位教牧同工在主爱中得以相识,这是神奇妙的安排。我们满怀感恩和喜悦,谢谢大家真挚的关爱和帮助。
楊牧师近年来患病卧床,你们前来关怀探访,带来主旳慈爱和恩典,在紧要关头,受圣灵感动及时为他做临终祷告,使他平静安详、毫无痛苦地安息主怀。在得知楊牧师蒙召归天的消息后,海外金陵当即成立了治丧小组,发佈讣告、主办安息礼拜,並由在纽约的海外金陵牧长们操办具体亊项,按照神的旨意,大家同心合意、无私奉献,事无巨细尽心尽力,将安息礼拜办得荣耀庄严、肃穆隆重、完美圆满,使出席礼拜现场和綫上的海内外教牧同工、弟兄姐妹深受感动。感谢主,赞美主,这是非常美好的见证。荣耀归于神!
同样,在了理后事方面,大家也给予我们家属贴心的帮助和安慰。感谢主莫大的恩典,也谢谢你们周到考虑和辛勤付出。 对楊牧师离世,我万分不捨,由于我的软弱,我伤心难过......。靠着圣灵的扶持,我一定要坚强起来,活出美好,神的使命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我願尽微薄之力为海外金陵做些事情,与大家一起传扬福音,为主作见证。另外,也有些奉献给海外金陵。 感谢神的无限恩典,海外金陵为楊牧师、为我们全家所做的一切,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一切荣耀归于我们在天上的阿爸父神!
俞文蔚 敬上
二零二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
@oneway 師母,為您感恩,您是楊安鼎牧師的左右手,妳全力支持他在紐約的事工,對他的生活與工作關懷備至,上帝把妳賜給楊安鼎牧師為伴侶,藉著妳的愛心和熱心協助他的裡裡外外,才有可能讓他全力以付建立和發展教會,你們的婚姻與事工真是上帝的祝福!來日方長,望妳珍重,繼續以妳的恩賜榮耀主的名,將來終有一天與楊安鼎牧師在主裡重逢。願主記念,安慰,保守,祝福妳!
何慧冰 牧师
杨安鼎牧师追思礼拜
海外亲人家属感恩致谢
03/19/2022/10:00am
- 程季鸣 牧师 -
一、前言
1、1952年杨安鼎牧师(当时我们称呼他杨先生)来上海国际礼拜堂的时候,我已从儿童主日学升至少年团契,他带领我们、教导我们、陪伴我们在主基督里一起逐年成长。三年后我参与了青年团契的事奉,并加入唱诗班。
2022年02月18日我们从旧金山遥控纽约,像往年一样,在上午十点,准时送去了杨安鼎牧师98岁的生日蛋糕,因为他喜欢,我们也喜欢他高兴!
2、1956年杨安鼎牧师带领我参加了在浙江莫干山举办的上海市基督教青年夏令会,感到一下子从国际礼拜堂前的小花园被带到主耶稣为我预备的宽广的青草地上:使我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都有长进、再长进;使我属灵的生命豐盛、更豐盛!为我今后的教会事奉、宣教陪训和传揚福音打下了扎实的启蒙根基!
3、1980年,在经过了众所周知的年代以后,杨安鼎牧师在第一时间将教堂收回的信息通知我,从此,我们一起参与了国际礼拜堂的修建和复堂事工;组建并参与了唱诗班的事奉!
4、1958年,杨安鼎牧师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我施行坚振洗礼;六十年后,应我们教会盛邀,杨安鼎牧师坐在轮椅上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我施行按牧礼!
5、在杨安鼎牧师病卧期间,文蔚师母总是第一时间告知老牧师的病情和病变,因为他(她)们把我们当作自家人,马太福音12:50 明明白白教导我们: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是啊,我们相互安慰、彼此代祷,心里都有你我,是主耶稣的爱使我们成为主内的亲人!
今天,我荣幸地接受文蔚师母和“杨安鼎牧师治丧小组”的重托:代表杨安鼎牧师海外的亲人家属,向神感恩、向各位致谢!
二、感恩
1、感谢天父的安排,奇异恩典,杨安鼎牧师蒙神拣选、引领、眷顾、保守、终身侍奉上帝,是神赐予他的最大福份,让我们所有人深切感受神的大爱,一切荣耀归于神!
2、感谢神,让杨安鼎牧师在年邁體弱、百病缠身的状况下,藉神豐富恩典,仍然始终不断赞美、感恩、祷告、读经,使他的内心充满喜乐平安!
3、感谢神,因圣灵感动,有神预备的牧师及时为杨安鼎牧师做临终祷告,使他在最后时刻毫无痛苦、平静安祥安息主怀!
4、感谢神的美意:虽然杨安鼎牧师的离世我们万分不舍,但这是神的旨意,是神接他回天家享受永远的福乐,我们顺服感恩!
三、感谢
1、感谢海外金陵校友成立杨安鼎牧师治丧小组,主办安息礼拜,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工作,不辞辛劳,料理后事,给予家属极大的帮助!
2、感谢纽约法拉盛华人联合卫理公会、真光教会、以便以谢教会、全人教会、角声怡康小聚和癌症协会、祝福老人中心、天恩团契的各位教牧同工和众弟兄姐妹;感谢上海国际礼拜堂众弟兄姐妹:
感谢他们的代祷、关爱和探访;
感谢他们给杨安鼎牧师带来的喜乐;
感谢他们给予文蔚师母心灵上的安慰!
3、感谢葛陪理佈道团、燕京大学北美校友会发来唁典;
感谢献花圈的各教会团契和弟兄姐妹;
感谢众多教牧同工、海内外的社会团契和弟兄姐妹通过电话、微信、信件的致哀、慰问;
4、感谢各位教牧同工、弟兄姐妹参与杨安鼎牧师追思礼拜的各项事工:包括主礼、证道、祷告、读经、祝福、献樂等各项议程以及视频制作、音响摄影、会场布置、后勤接待、交通接送等工作;
5、感谢纽约临终关怀安宁医疗服务、纽约阿兹海默症关爱服务以及家庭护理的精心照顾;
感谢中华缘殡仪馆周到贴心服务;
6、感谢今天参加杨安鼎牧师安息礼拜现场和线上的各位牧长、同工、弟兄姐妹和亲朋好友!谢谢大家!
一切感谢神、荣耀归于神!
杨安鼎牧师安息吧!我们天家再见!
杨安鼎牧师治丧小组暨杨夫人俞文蔚女士:
日前,获悉安鼎校友在纽约寓所谢世,不胜唏嘘感叹!
忆及当年,燕园未名湖畔弦歌不辍,恩友团契情谊连绵。燕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笔,将流芳百世。燕大师生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49学号的安鼎校友,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投考燕京大学宗教学院,立志修读神学,为主发光。安鼎母亲,曾经就读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其弟安峰亦为燕大校友,亦担任基督徒团契干事。一门三杰,传为佳话!
今天,我们痛惜又一位校友的离去,斯人已逝,遗爱人间。相信安鼎已在天堂里与先去的燕大校友相聚,倍感欣慰。
值此“杨安鼎牧师安息礼”举办之际,謹向杨牧师家人表达哀悼。并向治丧小组及各位参加活动的主内弟兄姐妹致谢。
燕京大学北美校友会謹致
二〇二二年三月十八日
纽约海外金陵校友,我特别感谢你们在这次杨牧师安息礼拜整个过程中所无私献上的劳苦!我觉得自己比较亏欠,理当我去纽约,但是这次疫情,无法成行,看到了你们同心合意摆上,更看到了金陵同学与他人就是不同。为此,感谢主!日后,你们需要我去纽约,定会献犬马之劳,微薄之力,以表心意,感谢主恩!
弔杨安鼎牧师离世返家
忠仆良牧奉召归
美范佳踪励后起
恨无鹏翼越太洋
暂借网络寄哀思
我叫林艾芳。2005年左右我在生命堂認識了楊牧師。基於對華人的負擔和呼召,楊牧師決定要建立一個以基督為中心愛的教會,於是我們在2006註冊成立沐愛堂CFCC. 雖然當時的楊牧師已經是八十高齡,但他那對 神的熱忱、對事工的殷勤、和対靈魂的負擔讓我敬佩。楊牧師常和我們説,只要他還有一口氣息,他就要為主做工,只要他還有一口氣息,他就要全然為主。楊牧師在沐愛堂的後期,由於身體不適,不宜久站講台,然而他為主證道,傳揚福音的心志未減,在八十多歲的高齡,還繼續藉由網路平台,傳遞 神的信息,安慰造就了許多的人!
當時我已經是二十多年的基督徒了,領聖餐對我似乎已經是流於形式,但好幾次楊牧師拿起餅和杯,紀念耶穌為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他就激動的落淚。楊牧師對 神的愛和感恩令我深深地感動。
楊牧師是個好牧人,他常常掛念羊群的需要,他最大的心願是有一天在天家,他可以看到一個個弟兄姊妹都持守住真道,回到永恆的家。他會很興奮的迎向每個人說某某弟兄,某某姊妹,你來啦!你做到了!我們又相聚了,永遠不分開了!
如今楊牧師息了世上的勞苦,在他最愛的父 神那裡。我相信天父會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真是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那美好的仗你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你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你已经守住了。來吧,你現在可以與我一同坐席,有公義的冠冕為你存留!
楊牧師為我們樹立了美好的典範,我們會承接楊牧師的心志,興起發光,全然為耶穌!
我們會永遠懷念楊牧師的
司徒桐教授的精采人生
司徒(复姓)桐先生于2008年12月23日病逝,享年97岁。2001至2006年笔者曾在北京西路华瑰园小区物业工作,由此结识了当时居住在小区、90岁高龄的南京神学院英文教授司徒桐退休后两度被学院返聘,带研究生班。因爱好写作,我多次对他进行采访,对这位高龄老人的精采人生有了较多的了解。
司徒桐先生191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广东),20年代在烟台师专(教会办的学校)读书,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基础。后供职于韩国首尔基督教青年会。1933年,因其出色的英文基础,被推荐回国,在上海基督教中华青年会全国协会工作,任英文速记员,兼管档案 。后曾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之后,司徒桐先生曾保管过费吴生( 基督教南京青年会{西方}干事,与多位外籍友人设置安全区,保护了大量南京难民。司徒桐与费吴生两人多次在上海的会议上见过面。)记录的英文南京大屠杀文字资料。
抗战时任西安慰劳盟军委员会主任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后,司徒桐先生奉命携妻秘密转移去重庆。途中的1942年1月,在江西赣州应邀参加当地的一个盛大晚会,有幸与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及夫人蒋方良女士一同观看演出。那时蒋经国任赣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司徒桐先生在重庆工作半年后又调至西安,任西安青年会事工干事。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救亡活动,如开展抗日募捐、组织抗日戏剧表演、开办体育培训班、英文培训班、慰劳盟军(陈纳德领导的美国飞虎队有部分兵力进驻西安,曾远距离奔袭轰炸日本本土。)等活动。另外他还经常参加西安市重要的军政外事活功,担任英文翻译,接待过英国军事代表团、英国议会代表团(顾维均外长陪同,司徒桐与代表团一起进驻西安著名的京西宾馆。),还成功地组织了一场有驻西安美军参加的中美蓝球友谊赛。此外他还多次给陕西省省主席祝绍周、省党部主任谷正鼎做过翻译。后来西安省党部颁给他一份西安市各界慰劳盟军委员会主任委任状。1944年夏,全国青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并点名要他参加。西安至成都有500多公里,公路交通十分不便,加上经费紧张。司徒桐先生打电话给谷正鼎,求助搭乘飞机去开会。谷及时做了安排。司徒桐在西安机场上了一架美国援华的专机,在机上巧遇他的英文培训班学生石静宜小姐(西北富豪、纺织大亨石风翔之女;石风翔曾给慰劳盟军委员会捐过款。)和她的夫君、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青年军第206师的一位营长)。蒋纬国十分健谈,知识面广,丝毫没有委员长公子的架子,加上他也信仰基督教,英文也很好,又在上海读过书,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三人是一路谈笑风生。飞机到达汉中上空时出现了一点故障,蒋纬国安慰司徒桐先生别紧张,飞机只是一点小毛病。飞机安全降落机场后,蒋纬国夫妇到站下机,他们热情握手道别。机场方面又安排另外一架专机送司徒桐赴成都。
新中国上海、南京显身手
抗战胜利后,司徒桐先生赴美国春田大学留学二年,主修社会科学,副修体育,获学士学位。毕业回国后又回到上海工作。解放初,司徒桐先生和球员王中成编译了国内首部“国际羽毛球竞赛规则”。他还举办了一期我国最早的由学生、营业员、银行职员等基层群众参加的羽毛球培训班,推广羽毛球运动。不久,上海市体委又邀请司徒桐先生举办了一期羽毛球培训班和羽毛球裁判员培训班。早期的全国羽毛球比赛裁判员,多是司徒先生的学生。
1960年初,为方便给患病的妻子在南京脑科医院就诊,司徒先生从上海调南京市体委工作,任中山东路体育馆指导组组长兼羽毛球教练员,曾以教练员的身份率江苏省羽毛球队参加全国比赛,获男子双打第二名。1962年,在南京神学院院长丁光训的力荐下,司徒桐先生又调南京神学院工作,任英文教师。1963年10月,第一届国际“新兴力量运动会” 在印尼举行,为了与国际体育运动接轨,中国代表团首次派出击剑队参加比赛。为了备战运动会,国家体委特委托一位击剑教练(印尼归国华侨)来南京解决英文版“国际击剑竞赛规则” 译中文的难题。南京市体委主任汪大年,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司徒桐先生。他用了两天时间,将约2000字的译文翻出。由于对击剑运动陌生,他又与教练斟酌修改击剑专用术语,直至准确无误。为此国家体委付给稿酬50元,这在当年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的国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至1977年,外交部委托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将部分联合国英文文件译成中文存档。南京承担翻译任务的高校有:南大、南师大、南京神学院。神学院参加翻译的教师由司徒桐先生领衔,徐如雷、陈泽民、莫如喜、骆振芳、韩彼得、孙汉书等参加。
1977年1月,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省外事办特请南京神学院将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文管会编写的《敬爱的周总理在梅园新村》一文(约6000字,1976年12月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译成英文。那时神学院还处于停课状态,教职员工正集中参加“统战学习班”。丁光训院长授命后,组成由司徒桐领衔,莫如喜、骆振芳三位英文教师参加的翻译小组。当时在南京诸多高校中,神学院的英文师资力量很强。翻译小组怀着对周总理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齐心协力,加班加点,用了三天时间将译文高质量地翻译完毕。译文署名为“钟文”,钟指南京,文指三个文人合作。
晚年仍为外事工作做贡献
1986年秋,为了推动我国蓝球运动走出国门,国家体委在南京举办了一期全国蓝球教练员培训班,特邀请了两名美国同行任教。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培训任务,更好地向美国老师学习,南京市体委请司徒桐先生担任首席英文翻译。司徒桐先生不负众望,以准确周到的服务,受到中美双方教练的一致好评。 1988年,司徒桐先生被学院评定为英文教授。80年代末,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逆流。一天一位日本学者来访,询问司徒桐当年费吴生南京大屠杀英文史料的真实性问题。司徒桐说:“费吴生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是真实的,我那时在上海亲眼见过。” 日本学者又问:“谁能证明你当时的身份?” 司徒桐答:“梁传琴能证明,他当时任全国协会宗教干事,后客居美国”。一年后,这位日本学者第二次来访,并带来了日本电视摄像记者,对司徒桐保管过费吴生南京大屠杀史料一事做了一档专访。两次来访由南京市宗教局有关人员陪同,南京青年会干事刘德昌也参加了会见。
1986—1993年,司徒桐先生任基督教南京青年会执行干事、总干事;在此期间曾率团访问日本的东京、名古屋、横滨青年会。之后,担任南京青年会董事及顾问,多次接待外宾来访,并应邀参加多个来南京访问的外国体育代表团的接待、翻译工作。90年代曾和一位二战期间在西安结识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建立了联系,后与其子女有过交往。
(照片说明:1.2006年7月,司徒桐先生以95岁的高龄正式结束学院返聘,学院设宴欢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南京神学院院长丁光训亲自作陪。2.2008年1月7日,司徒桐先生在家中接受笔者的采访。)
作者:曾昭华
手机:15077848522
谨 以 此 文 纪 念 教 师 节
汪维藩牧师的人格理想
摘要:人格理想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追求完美完善的境界与形象。一个人之所以给人良好的印象,受人欢迎,被人敬重,是因为他的健全人格,以及他的人格理想使然的人格影响力。这些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我国当代神学家的汪维藩牧师,诚于学术,治学严谨,学养丰厚,这在教界、学界都是有共识的。他的“生生神学”思想将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地了解与研究,在中国神学、基督教中国化等方面凸显其应有的地位以及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而本文笔者不是研究他的思想学术,而是研究他的人格,他的品行,尝试从他的著作结合他的人生实践,梳理一下他的人格理想。笔者也深信他的人格理想将和他的思想一样,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一、引言
汪维藩,一九二七年生,江苏泰州人,牧师,教授,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48-1951,肄业)、杭州中国神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1951-1955,毕业)。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年在镇江教会传道,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在南京任《圣光》编辑。一九五八至一九七九年,于“反右”、“文革”运动中受冲击,后期在工厂中劳动八年。一九七九年,调至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一九八一年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复校后,任教学、文字出版等工作。一九八八年被按立为牧师,长期从事神学教育工作,先后任金陵协和神学院教务长、中国基督教协会常务委员等职。一九九九年退休。二O一五年逝世。
汪维藩牧师,在世88年,为师18年(1981-1999),为牧28年(1988-2015),忠于信仰,诚于学术,治学严谨,学养丰厚,这在教界、学界都是有共识的。他的“生生神学”思想将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地了解与研究,在中国神学、基督教中国化等方面凸显其应有的地位以及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当代神学家的他,又是中国高等神学教育学府的杰出教授,三十载笔墨生涯,著述颇丰,有统计显示,汪牧师在神学、释经、宗教研究、讲章、灵修等方面的专著共有32本。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赞美诗,出版了诗集若干。他的学术视野广阔,思考深度与力度到位,文笔流畅,文思清晰,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因此,他的学养使得他成为中国基督教文字事工领域的一座丰碑,后辈只能仰慕。但汪牧师首先吸引笔者的,给笔者带来持续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的人格,他的品行,他的多重身份以及他的丰富性格,表现在他的为人、为师、为牧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多彩的内容,将和他的思想一样,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本文尝试从他的著作结合他的人生实践,梳理一下他的人格理想,以此自勉自牧。
二、人格理想的定义及其对人生的意义
人格不好定义,人格理想也不好定义。没有人能简单明了且十分准确地说出人格到底是什么。但人格确实存在,且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重大,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也极其重要。或许我们可以接受粗略的一个认识。人格就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理想就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追求完美完善的境界与形象。一个人之所以给人良好的印象,受人欢迎,被人敬重,是因为他的健全人格,以及他的人格理想使然的人格不断提升。这些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或许我们可以说的具体点。人格理想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着不同的表述,比如“君子”、“圣人”、“贤人”、“侠士”、“义士”、“豪杰”等。表述虽有不同,但其中也有共通点,人格理想大多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内在方面就是指自我修养,外在方面是指社会贡献。若将人格理想细分一下,大致可以有这几个方向上的追求:对自己,要求严格,严于律己,不自大有谦逊;对别人,包容宽厚,宽以待人,真诚热情友善;对工作,要求勤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知”的上面,感知敏锐,知无涯生有涯,因此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在“情”的上面,情绪稳定、心态平和、胸怀坦荡,与人相处让人如沐春风;在“意”的上面,人生目标明确,信仰坚定,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有信仰的热情而来积极主动的品质。
一个人的人格理想形成一个人的格局,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结局。不仅如此,人的社会性,也必然在社会中被影响和影响人。而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人格理想,也会给别人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力。这就是人格的力量,是一种无形无相但真实存在的“软实力”。我国古人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有人把这种软实力概括为这样的几个方面:信仰坚定,有矢志不渝的坚毅力;品行高洁,有才学超群的吸引力;宽以待人,有严于律己的亲和力;沉着果断,有潇洒自如的感染力;举止得体,有平易近人的感染力。也有人将这种人格理想概括为“三重三轻”:重理想轻利益,不求苟活,不为名利所惑,常怀鸿鹄之志;重品德轻荣誉,以品德展现人性光泽,而视荣誉如过眼云烟;重付出轻回报,一生利他,如烛如灯奉献自己照亮别人。
三、汪维藩牧师的人格理想
(一)信仰虔诚,意志坚定
谁都不想遭遇苦难,可谁的人生路上没有坎坷艰难。不过,汪牧师和他那辈的人遭遇的困苦显然更多一些。在他的信仰之旅中,上帝摆上了不少破折,不少起起落落。但他一直没有违背也不愿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清楚的蒙召与笃定的信仰维系了老人家一生坚定地踏行这条不断求索与持续奉献的路。汪维藩牧师,出生于1927年,幼年痛失双亲的他,写出了自己平生的第一首诗歌,时在1944年,题目是《挂锡》:“一袭衲衣/一根锡杖/遥想那一翘首/一挥袖的英雄。昨夜/芒鞋踏破万里/明日/脚下犹有万里征程”。他自己说,未曾料想到少年时期所写的这首诗,竟然成了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
1958至1979年,二十年余,汪维藩牧师在“反右”、“文革”运动中受冲击,接受“劳动改造”。这段时期正值他人生大好青春年华,无可奈何地只能在高强度的劳动中过去。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哀,也是那个疯狂时代的悲哀。汪牧师靠着上帝给他心里的力量,有着忍辱负重的坚毅和顽强活下去的勇气。拨乱反正之后,教会恢复活动,汪维藩牧师依然保持对国家民族的深情,以一颗赤子之心,爱自己的国家,爱上帝,爱教会。尽管经过沧桑,历经波折,但是生命里依然流露对美善的追求,对信仰纯粹性的持守。正如他自己作词的诗歌所表达的那样,“愿为春水,愿作秋雨,洒向人间都是爱”。(《主爱深沉歌》)
(二)自省自牧,注重修为
汪维藩牧师一九九九年从神学院退休之后,仍深爱着自己工作了多年的神学院,关心着在这里读书的神学生,我在校时,就见过他好几次来神学院散步,与同学们交谈。退休以后的汪维藩牧师,笔耕不辍,写了100篇自省自牧的灵修短文,陆续发表在《教材》、《天风》上,后结集成书,书名《自牧》。汪维藩牧师本着圣经的教导,看守自己的葡萄园,不让自己的心灵花园荒芜,用他自己的话说,保住自己的晚节。其实,这样看守自己的心的过程,是痛苦的。我们从《自牧》一书中,看到他在独自翻阅自己的沧桑人生,在对自己的过失或者说是自己当时没有看到或认识到的地方,自己责备自己,这是在解剖自己,是敢于向自己开刀,不是革别人的命,是革自己的命,著述的过程就是坐着审判自己的过程。1954年南京洪涝成灾时,在南京读书的他,举行欢送仪式,送别的同学去到抗洪一线,而自己却按事先的约定和新婚五个月的妻子会合回老家去了。这给他良心深处留下一道伤痕。此后的1973、1998年洪灾中他本着基督徒的良心,尽心竭力行善,也但觉得并不能消除这道伤痕带来的良心内疚之感。也正是他这些自省自牧的文字,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人格理想,他的人生对至善至真至诚的追求,在时而荡气回肠时而惊心动魄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人生留下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汪维藩牧师说,曾子的“三省”,只在伦理层次上,基督徒的自省与自牧、传道人和神学教师的自省与自牧,则应上升到灵性层次,既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更高的灵性层次;不只是谦卑这一个方面,而应包括整个心灵与人生的诸多方面;并且这种自省与自牧必须首先俯伏在上帝的宝座前、面光之中,而不只在人的平台上反思或反省。(《自牧》,第2页,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2008年,我所在的教会建堂100周年,我请汪老教授写幅字,我知道他的指书(手指书法)堪称一绝,老人家欣然答应,引主耶稣在洁净圣殿时所教训的话,写下“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我辈很受训诫。老人家注重灵性,自己在祷告上勤于操练自省,也不忘众教会一起祷告,勤于祷告。汪维藩牧师,一生牧人也自牧,教人也受教,在个人修为上战战兢兢、一丝不苟,给人心灵的震撼与生命的影响是大的。
(三)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有学者总结汪维藩牧师的神学思想,有六个方面的特点:1、重生命;2、重圣经及其中国化诠释;3、重灵性;4、重伦理;5、重实践;6、重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贯通。这种对他的思想特征的总结,应该说是准确的。他致力于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探索基督教神学,同时将基督教信仰贯彻其整个生命。汪维藩牧师将神学知识践行在日常神学教育、教会牧养、待人接物等具体生活细节上。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在他看来,基督教神学也讲生发仁爱的信心,讲无伪的信心与无亏的良心,讲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如此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神学的相生共通之处,贯彻在他的个人生命中,表现为能说也能行,为人坦荡荡,没有伪装也不会伪装的直率。在他看来,在人面前所言所为,也同时是在神面前所言所为,当将自己时常摆在神的面光之中监察。汪牧师在《保罗的异象人生》一书中,提到一个真正从内心悔改并归向神的人,必须有与悔改相称、相配、相符的行为。这和罗马书所说的“因信称义”并“因信成义”是同一个道理。(第5页,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在他的释经视野下,信仰与行为必须是不脱节的,必须是一致的,心里头的信仰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怎么信的,就怎么行出来。不搞两面派。
(四)淡泊名利,良心无亏
汪牧师的人格理想中,始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孟子》讲的“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用圣经的话表述就是常存无亏的良心,不容自己的良心被污染,更不可容忍良心缺失。对神对人,都要凭着良心行事,他也常以贾玉铭老牧师的《勿亏良心》自勉。也常在独对上帝,俯伏在上帝的面光之中时,叫自己的蒙尘之心不断被洗净。他引述谢文郁教授对马丁路德的研究,提到路德的双重权威问题,既尊重良心的权威,也尊重上帝的权威。(《保罗的异象人生》,第43页,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其实上帝对人的审判,首先就是良心的审判。良心无亏,在上帝面前就可坦然。汪牧师7岁丧父,17岁丧母,心灵孤独无依,20岁时受洗归信基督,在上帝面前寻见慈爱与温暖。1949年秋,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在上帝面前,为22年来一件件对不起人的往事和当时还在继续的过错,接受良心的审判。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向神向人认罪,该赔偿的做出了赔偿,该改过的立即改过。(《保罗的异象人生》,第39页,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但他知道能够一辈子保持无亏的良心是更难的。他在文章中坦陈自己作为“严父”,严厉地打骂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心理上伤害了孩子等等往事,自己内心的痛苦,像鞭子一样抽打着自己的良心。
汪牧师作为主的忠心仆人,也特别渴慕白居易所形容的“止水无波”的人生境界,(《保罗的异象人生》,第46页,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心境宁静,胸怀纯洁,对个人名利得失利害的超脱和对上帝旨意的信靠顺服。他说,主的仆人为主工作,此生不求功名利禄,见主不求金冠银冕。(《保罗的异象人生》,第53页,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有为者有位”,依汪牧师的学养、品行、工作能力,他可以有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可他并没有为得到这些而努力钻营,为得不到这些而耿耿于怀。他在《求你寻找仆人》一篇中,表白心迹,“请不要在宝座上寻找我,那不是仆人的席位;请不要宫殿里寻找我,那不是仆人的居所。”(《默想集》,第158页,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意思就是说,求主不要在“宝座”“宫殿”寻找他的仆人,他的仆人不求高位与荣华。这位主的仆人,一生孜孜以求的是中国古代君子追求的高尚人格与高贵气节。
(五)铮铮铁骨,敢于谏诤
汪牧师的性格特征里,有一个很鲜明的内容,就是铮铮铁骨,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徐悲鸿说过的一句话,几乎成了他的人生信条之一,这句话就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汪牧师把这句话作进一步的解析,人无傲骨,就不配称为人,更不配称为中国传道人。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宁愿自己饿着,也不向美国校方讨要生活津贴。向洋人伸手,讨要吃饭钱,这是他作为一个不食嗟来之食之民族的后代,宁可死也做不出的。饿死是小,失节是大,是他的人格理想。他解析保罗对哥林多人的劝勉“要做大丈夫”,就是要做一个有志气、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汉,不要窝窝囊囊、猥猥琐琐,要像《孟子滕文公下》里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罗的异象人生》,第76页,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他正是以这样的人格理想作为一个上帝的仆人应有的立身为人。中国经典《孝经》有一篇名为“谏诤章”,内中提到,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谏诤是孝的表现,是孝德的内容,谏诤是为亲安危着想,是为亲荣辱挂心。
汪牧师多次提说,做真人,说真话,传真道。他喜欢李叔同(弘一)的诗,自幼就喜欢,常流着泪吟诵。李是“一位事事处处的真人”,晚年写过一首明志诗,李的朋友送他一束红菊花,他写了这首诗,有句云,问其何殷红,殉教应流血。此诗句汪牧师自己说他是百吟不厌,并说,我愿效弘一,我愿做真人。(《自牧》,第65页,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如此做如此说,也是为了信仰,为了爱自己的国家,爱中国的教会,将“国”与“教”的安危荣辱常挂心头。在他的《自牧》中,有一篇《一句真话》的文章,提到两个人,一是费孝通,一是巴金。讲到费孝通,他说这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惟其是真人,才有真学术,真知识。提到巴金,他说这是二十世纪的良心,要向他学习,不说假话,要说真话。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文章最后,他问道,当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一个说真话的社会时,主的仆人和门徒又有何颜说假话,作伪证?汪牧师一生以真性情为人,也受这些“真人”的激励,仗义执言,为弱势呐喊甚至大鸣不平。他似乎不太会注意保护自己,说话做事也得罪了一些人。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懂他的人知道他别无坏意,没有诡诈,不为自己。曾有一位党政干部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需要这样的“诤友”。他晚年时写《自牧》,也是受到巴金的影响,袒露自己的真心与心路历程。
(六)仁心利他,和风育人
汪牧师的人格理想里中有侠士之风,敢鸣不平,敢做真人。可侠骨也有柔肠。他在神学院作教务长,讲授《五经》《以赛亚书》《哥林多书信》,全人投入,且歌且吟,多少学生都对此有深刻印象,觉得他是用心在教书,更是用生命在育人,这些课程中不仅看到摩西、以赛亚、保罗的生命,也看到一个老师的生命。尤其他在讲保罗的人生时,以“明镜止水以持心,泰山乔嶽以立身,临渊履薄以处事,时雨春风以待人”为标题,讲保罗如何持心、如何立身,如何处事、如何待人。(《保罗的异象人生》,广西基督教两会出版)他也是以保罗为榜样塑造自己的人格,作为自己的人格理想来追求,这四句话被他挂在居室的墙壁上,作为他的人生“座右铭”来勉励自己,要以仁者爱人利人之心,如和风细雨一样,给人关怀、理解、帮助、扶持,不排挤、不怀成见、不打压、不争权夺利,为人甘心付出,成全别人。对人处理不宜太过,能拉一把的,不要硬推向死路。
作为牧师,他面对信徒;作为老师,他面对学生;他都是要求自己如保罗一样,怀着一付父母心肠,如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不是高高在山、作威作福,而是怀揣真心,付出劳苦。尤其对青年学生,他更是视如己出。青年人,人微言轻,每每不被重视,他就想着处处帮助他们,提携他们,举荐他们,为他们打开门户,铺平道路。神学生当中有些家境很不宽裕的,他就请人找他们来做文字校对工作,以此给他们勤工俭学的机会,贴补生活。有学生被人诬告,他就多方取证,为学生讨回清白,有教堂拒绝学生去讲道,轮到他讲道,他就带着被拒绝的学生一起去,自己讲完道后请学生祷告。他说,“一个不知道保护学生的老师不是个好老师,一个不知道保护神学生的传道人不是个好牧人。”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没有把群羊的饥寒挂在心头,永不可能“为人父母”。
(七)惜时如金,力尽方休
汪牧师常引诗句“老骥伏枥志千里,无须扬鞭自奋蹄”自励。笔者12岁那年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13岁那年,被送到老家无为县义工培训班上学习。那届培训班,最年长的73岁,最年幼的13岁,就是我。蒙家乡教会垂爱,上帝奇妙的预备,就在那年,汪维藩牧师来给我们上课。这也是我印象中他到我老家讲课唯一的一次,之后他没有再来过。一天早祷,他讲诗篇90篇。解析这首诗篇要结束的时候,他套用文天祥的诗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两手空空怎敢归?”给我心灵极大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神学教育还是做好教会牧养工作,汪牧师始终都是争分夺秒的。他善于学习,就是退休安度晚年时候,他仍不断学习,掌握与分析前沿学术动态,包括神学、宗教哲学、人文科学等很多领域。汪牧师常常自叹自己大好年华虚度,他31岁被迫离开教会,52岁从工人归队。他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金色年华,就是这样在圣殿之外虚度的。他看到摩西的祷告,“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90:15),他也求上帝按此比例,遭难虚度20年,还他20年,从古稀七十岁那年从神学院退休,让他继续侍奉上帝至九十岁。晚年之时,他常怀倒计时的紧迫感,他在82岁时写文章说,“我不敢奢望百岁,若以90为为限,我倒计时7.5,即在人世间爱主、侍奉主,仅剩7.5年。”(《自牧》,第58页,第132页,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因此他便抓住余剩每寸光阴,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争朝争夕地忙着自己的工作。汪牧师担心自己如此忙碌会否掉入贪生贪名的泥潭。其实他这样在工作上的狂热,哪是没有遭遇他的人生经历的人,三言两语敢下断言的呢?这是一个在和时间赛跑的老人,青春时光流逝不回,只得在晚年之时付出双倍的代价将误用或失落的光阴夺回。
在《自牧》中,他提到保罗的“两难之间”,在生死两者之间,不知何去何从。由此想到自己,想到中国教会的现况,想着能为自己所热爱的教会事业,为教会牧养的强烈需要,能多些时日,继续劳苦勤勉,而不急于安息主怀。“生为活祭坛上火,死作馨香萦宝座……生为烛炬闪余辉,死归光明无限处……生做主工无止憩,死如归去永伴主。”汪牧师如此人格,实在要令今日教会安于现状,满足于个人的名誉地位及生活待遇,浑浑噩噩,虚度上帝所赐光阴的人羞惭掩面。
四、结语
汪牧师一生命运多舛,又因他的诗人性格,为人刚正不阿,郁积忧伤频添。后辈在神面前祈愿老人家郁积化销,忧愁忘却,心安身健。如今他息了在地上的劳苦,归回天家。照圣经上的应许,他做工的果效会随着他。也求神坚立他手所做的工。老人家在世八十八年,文思敏捷,笔耕不辍,铁肩担当,慧目穷天,思接千载,妙笔生花。所著所述自成一体,将他美好的灵性与丰富的学识的思想结晶贡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中国教会,这已成了中国基督教宝贵的神学思想遗产。但笔者也期望他的人格理想也成为一种遗产,为后人所效法、承续。2010年5月12日,中国基督教两会组织的“中国教会写作人才培训班”在人文底蕴深厚的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笔者作为中国基督教两会《天风》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汪老应邀在这次会议上讲课,他在他讲课的结语部分面色凝重、情绪激动说了一段话,至今犹在耳畔回响:“我们这些老一代传道人,没有把神托付中国教会的事工完成,我们很是对不起神也对不起中国教会的信徒们,这未竟的事工就交托给你们了!”如今,老人家带着对中国教会深深的感情,不舍地离开了我们。惟愿他的人格与思想光泽点亮我们的心,我们的路。
布克、赛珍珠夫妇与宿州教会
清末民初,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American Presbyterians (North),PN)江安分会(Kiangnan Mission)派遣传教士到南宿州建立传教站(南宿州和南京、怀远、寿县传教站皆属江南教区),并在南宿州中心(今大河南街45号,这条东西长街曾被称为“富贵街”,多为清末民初达官、地主、豪绅的聚居之所)购地建立南宿州福音堂。该堂是一座典型的东西文化结合的百年教堂。布克(John.L.Buck,也译卜凯)、赛珍珠(Pearl.S.Buck)夫妇在宿城期间常到该堂做礼拜。布克、赛珍珠夫妇于1917年5月13日结婚,婚后定居宿州,直至1921年秋离开宿州。此外,教会在宿州建立了教会学校——含光学校、启秀女校,建立农业科学试验部(农事部),开办教会医院——民爱医院(今市立医院)。布克是农事部最早的负责人之一,兼任含光学校农业课教师。他的妻子赛珍珠在启秀女校教英文课。
1911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金陵大学算学教习、传教士裴义理(Joseph Bailie)前往赈灾,生发创办金陵大学农林科之念。1914年秋农林科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是中国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开端。随着金陵大学农科的创办及农业传教士对教会乡村化的提倡,美国一些热心农业传教的教会开始增派农业传教士来华。1917年受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派遣,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系的农业经济专家布克作为农业传教士来南宿州传教站全力发展农业工作,他在宿州建立农事部,进行有关农业的调查与农业新品种的育种工作。他后来成了金大农林科的教授。南宿州传教站所属的江安(Kiangan)长老会认为农业工作在教会工作中应占有重要地位,理由有三: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比较容易引进初、高级小学甚至中学,可对乡村人口产生巨大影响;花费较少。因此,随着教会对农业的兴趣日渐浓厚,教会迫切希望得到农林科的指导。金大农林科也欲加强农业工作的推广,以培养更多的从事农业的中国基督徒教师和助手。金大农林科的推广活动起初一直由各系科自行开展,农林科初期人员甚少,很希望与地方教会合作,以扩大研究、推广工作范围。到1922年,各地教会与农林科合作的愿望甚至强过农林科。后于1924年正式成立了农业推广部。农林科特别喜欢与具备下列条件的教会合作:传教士对农业有持久的兴趣;愿意合作并能实施承诺的计划;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承担责任;所在地理位置具有示范中心的价值;有土地、设备和其他推广条件,如教堂、学校教员和布道员等等。到1927年,固定的合作单位至少有14家。其中主要教会机构当中就有南宿州教会。合作项目主要是作物改良与推广、畜牧改良、病虫害防治、化肥实验与推广、水果栽培保鲜、新式农具推广等。
南宿州教会是最早与金大农林科合作的教会。1918年11月,农林科的邵德馨应布克邀请于宿州办了第一个农业班,时间为两个月,每天1小时,有12名农民学员参加。当时的农业教育很缺乏实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923年金大棉花育种专家郭仁风J.B.Griffing着手用英文编写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1925年教材第1、2卷和教师用书第1卷先后由邵德馨翻译出版。这些教材被后来的乡村教育工作者广泛采用,被中外人士誉为最切实可用的教材。这个班开启了地方教会与农林科合作的历史,也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始。这个班的学员大多是教会会众。他们学完课程以后,主动要求与农林科合作实验引进的新品种。1920年,他们实验种植从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引进的小麦品种达上百种,美棉8种,还有美国玉米、各种外国蔬菜、葡萄等等。有一位王姓学员不顾邻人嘲笑,大胆地在自己的田里实验18种化肥。至1924年已发展到包括牛种改良、牛瘟控制和小麦灌溉、水井改良等多项合作项目。1924年选取单穗一系为南宿州249号,于1928年进行高级试验,1933年开始推广,该品种茎坚韧,成熟时呈白色,穗上有白芒,谷粒赤色,略透明有光泽,硬角质蛋白质12.73%,千粒重36.11克,特点成熟早、生长整齐,仅比“江东门”迟几天,抗黑穗病与线虫病,不易倒伏,适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在金大与宿州教会的合作中,教会充当了金大的教育研究与推广基地,许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种合作中产生的,如小麦:金大南宿州61号、南宿州1419号;大麦:金大南宿州1963号,南宿州718号裸麦;水稻:金大南宿州373号;高梁:南宿州2624号等等。后来布克到南京金大农业经济系,任系主任,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此书是著者对中国7省17县2866户农家田场作了调查,于1930年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后来扩展至田野调查中国22个省16686个农场38258个农户,写成《中国土地利用》)。全书分导言、田场布置与土地利用、田场周年之经营状况、大小最适宜的田场企业、耕地所有权与农佃问题、作物、家畜和保存地力、田场之劳力、农家家庭与人口、食物消费、生活程度、结论,共12章。卷末附录有田场大小与其他30种因素之关系、各因素之相关系数、各种作物实地栽植之面积、调查表格。
布克的妻子赛珍珠,英文名Pearl,“珍珠”之意,是父亲赛兆祥牧师取自《圣经·箴言》“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一句而得。人称她为“布师母”,在启秀女校任教。启秀女校是1914年由美国传教士贾德牧师夫妇(1911年来宿)创办,校长是贾德牧师的夫人。初创时只有三四班小学,1920年增设初中班。赛珍珠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爱护可亲,课余时间有时会和学生一起游戏,教学生手工,圣诞节会和学生一起去福音堂过节,领大家唱圣诞歌,给大家讲圣诞故事。1920年后贾德夫妇因病返美,在赛珍珠的协助下,启秀女校邀请赛珍珠好友甘女士担任校长。一段时间后甘女士离宿回镇江,赛珍珠便负责该校的领导工作。1926年起,冯秀媛担任校长,她是赛珍珠的学生。布克因工作需要经常下乡调查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赛珍珠经常陪同,他们夫妇逐渐成了农夫农妇们的朋友,可以从农活到生活,世事身世家事无话不谈。这当中给赛珍珠创作《大地》提供了丰富的原型和素材。布克中文没有赛珍珠好,有时在交谈中赛珍珠帮丈夫翻译。卜凯赛珍珠夫妇与宿州农民的密切接触与深厚情感,在赛珍珠写的《自传》中常有提及。后来她到南京金陵大学和东南大学任教英语和英国文学,还在寓所常有接待她在宿州结识的农民朋友。
1931年,美国约翰·戴公司出版赛珍珠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地》,1932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1938年12月10日,凭借《大地》作为第一本出自西方人笔下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的杰作,加上中国人民抗日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的契机,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大厅,她从瑞典国王的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从此蜚声世界文坛。《大地》英文版先后发行70多版,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文字,成为美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米西尔的《飘》)。1973年3月6日,享年81岁的赛珍珠逝世于佛蒙特州丹比城,被葬在离她的宾州住宅几百米处的一棵白蜡树下,身着她平生最喜爱的中国丝绸旗袍。她自己设计的墓碑上没用一个英文字母,只是铭刻了她亲笔用篆字写的中文名字——赛珍珠,以表达她对中国的眷恋与热爱。
祝你一切安好
不知道说啥,开心快乐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