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宗(Anglicanism,安立甘宗),源自英格兰国教会和爱尔兰教会及其于世界各地衍伸出来的教会之总称。普世华人基督徒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但由于英文中Anglican一词与Angles一词词型较为相近,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民族名称而非宗派名称,因此在美国及苏格兰等的强调圣公会非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地区,使用名称“The Episcopal Church”称呼教会,用Episcopalian称呼圣公宗信徒。“Episcopal”意思为主教制的。1842年来华。早期名为“安立甘会”,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为“中华圣公会”。普世华人、台湾、韩国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盎格鲁式教会,形容制度、教会、礼仪传统和神学思想,起源于亨利八世因离婚问题,与教宗闹翻,为了妻子无子离婚再娶,愤然另创英格兰国教——英格兰教会,实行所谓英国宗教改革,并创立于16世纪,逐渐成为普世圣公宗。这个词语亦可形容其他采用圣公宗的其他教会,他们因为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为普世圣公宗的一员。因一切教义、体制与旧教相差不大,因此圣公宗又被称为“新教中的旧教”。托马斯·克兰麦、理查德·霍克、休·拉蒂默等是圣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路德、卡尔文、诺克斯、慈温利和卫斯理等神学家。所谓普世圣公宗团契,是神圣、大公及使徒所传的教会的一部分,是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员教会构成的一个教会,是既大公又经过改革的教会。十七世纪时英国圣公会开始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等地创立教会。

从十八世纪起,由一批圣公宗传教士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建立圣公宗教会。英国圣公会派遣史丹顿牧师到香港成立圣公会,为圣公宗在华播教之始。独立自主的成员教会有完全的权限管辖本教会内部事务,不受英格兰教会或者其他外国成员教会的干涉,并通过和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成为普世圣公宗教会的一部分。圣公宗具有完整的使徒统绪,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品圣职:主教(监督)、祭司(司铎、牧师)和执事(会吏、探题)。此制度是七件圣事之一──圣佚圣事。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后,圣公会领袖须确定在教义和信仰实践上,与天主教和欧陆新教之间的异同。几十年的形势变化中,一系列关键性的教义文献相继出现,直至最后于1571年确认《三十九条信纲》。普世圣公宗内,不同成员教会对《三十九条信纲》的法律地位持不同观点,例如美国圣公会1801年已删除了关于英国王室至高无上的条文,现时该会神职人员和平信信徒亦毋须遵守信纲条文。虽然《三十九条信纲》现时对教会已不再具约束力,但条文内容及其教义已被纳入《公祷书》里。圣经、传统、理性作为圣公会的其中一个的信仰根基。普世圣公宗只承认两个圣礼,圣餐礼和圣洗礼,但普遍视坚振礼、婚礼、按立礼、告解、傅油礼为重要宗教礼仪。承认普世神圣大公教会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兰柏会议是全球普世圣公宗主教的一个定期会议。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请才可出席。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150年以来,在重大议题上,例如同性恋和按立女主教等,它主导着圣公宗思想。英国圣公会,是基督新教圣公宗的教会之一,16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由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领导,由神学家托马斯·克兰麦、理查德·胡克等研究教义而开创的基督教会,至今作为英国英格兰的国教。教会的辖区是今天英国联合王国中的英格兰地区,不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后者分归苏格兰圣公会、威尔士教会与爱尔兰教会管理。英格兰教会的最高主教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副手是约克大主教。此外英国君主拥有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的头衔。现时英格兰教会有2500万名会员,但只有100—200万人会固定出席教会崇拜。

兰柏会议(Lambeth Conference)是全球普世圣公宗主教的一个定期会议。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请才可出席。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150年以来,兰柏会议已经成为圣公宗内,四个象征圣公宗团结个体的四大支柱中,最具影响力一个。在十九世纪殖民时期,由于加拿大圣公会担心英国枢密院的一项决定,会导致他们的教会被其他圣公会以外的法政牧师管核,以致最后沦为天主教的一个独立分支,提议举办一个定期的全球主教会议。1851年,美国佛蒙特州约翰·亨利·鹤健斯主教代加拿大圣公会,向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朗尼博士提出这样的建议。随后,坎特伯雷大主教正式接纳建议,并在1867年邀请所有一百四十四位主教,在1867年9月24日于兰柏宫出席四天私人会议。虽然这样,但仍然有许多主教反对兰柏会议存在,并拒绝出席。当中一位是约克大主教。他和他的副主教们更质疑举办兰柏会议的用处。另外一位便是不欢迎外来教士的西敏寺史丹利主任牧师,他拒绝将他管辖的教堂,借给兰柏会议作为闭幕场地。虽然,正如朗尼大主教所说,兰柏会议的主要功能,只是讨论实际有用途的议题,把决议作为将来行动的纲领,并不会颁布旨令,但实际上,兰柏会议一次又一次的决议经已被日益看重。最后,只有七十六名主教接受了邀请并出席。随后每次会议的开幕仪式都选择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举行,并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圣奥古斯丁之座上致辞。随后,每次兰柏会议的首五天均会有会议,休会两星期后,利用最后五天的会议时间,听取报告、表决和发表公报。自1978年起,兰柏会议改在坎特伯雷的肯特大学校园内举行,以方便主教们的起居和祈祷生活。

2012年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六十周年,在坎特伯里教区大主教官邸兰柏宫发表演说,公开表示对国教的支持。女王在演说中表示,“信仰在数以百万计国民的个人身份与生活上,发挥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不只提供信仰系统,更赋予归属感”;她说,教会作为国家社会的一部分,为全国“创造及维持社区”发挥关键作用,并且为其他宗教信仰群体、甚至没有信仰的人创造了自由生活的环境;但她认为“圣公会的理念偶尔被误解;一般而言,教会并未得到正确的评价”。英格兰圣公会坎特伯里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则回应“女王在看待自己的角色时,已将信仰放在心中”,他相信这是出自“上帝对女王的呼召”。在女王发表支持教会言论的一周前,有世俗人文主义者挑战基督教在英国的地位,特别是英格兰教会至今在英格兰的国教地位。另外2012年2月英国高等法院通过一项裁决,镇议会若在会议开始前祷告即属违法,违反宗教自由,然而此裁决颠覆英国数从1941年纳粹轰炸英伦以来的传统。2014年7月14日,英格兰教会通过推翻2012年的否决决议,通过允许女性主教;2019年6月更任命了首位黑人女性主教,圣公会坎特伯雷教区下的肯特郡多佛教区。一些教会虽然礼仪和信念有所不同,不过这些教会和普世圣公宗教会达成相互完全理解,并互不指责对方为异端,并在某些方面互相合作,如公用教堂,神职人员等等,称为教会之间的完全共融(Full communion)。和圣公宗完全共融的教会,除了上述四个在南亚的联合教会外,还有旧公教会(Old Catholic Church),圣多马教会(Mar Thoma Syrian Church of India)

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雷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继承了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的使徒统系,为全英格兰主教长(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兰圣公会的主教长暨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坎特伯雷教省的首席主教,也是坎特伯雷教区的教区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两个主教座位坐落于英国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座堂。坎特伯雷教省大主教暨坎特伯雷教区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and Canterbury Diocese)普世圣公宗精神领袖(Spiritual leader of the worldwide Anglican Communion)他主持自1867年起的每10年一次的普世圣公宗主教会议,虽然他在会中没有绝对的决定权,但他作为为普世圣公宗中的首领,负责协调普世圣公宗的所有成员教会,并作为普世圣公宗的首领对涉及整个普世圣公宗或者同时涉及多个成员教会的事务具有最终裁定权。

英格兰宗教改革是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一部分,以1534年《至尊法案》的颁布为开始的标志,英格兰教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不同于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英格兰宗教改革是由英国王室发动的,它的直接导火索是因为教廷不同意亨利八世的离婚,而愤怒的亨利因此脱离教廷,宣布独立,因此,英格兰宗教改革相比于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普遍被认为不够彻底。但是,这场运动作为宗教改革运动的一环,仍然大大地影响了英国和全世界。英格兰在玫瑰战争之后,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很多英格兰民众笃信着罗马天主教,但是马丁·路德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理念,也传播到了英格兰。民众对于天主教会的支配以及天主教会的大量财产控制不满,并产生了批判的意识。英国宗教改革直接原因虽然是君主制下英国王室和天主教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冲突,但是在国内仍然有很多支持者。

亨利八世原本非常忠实于传统罗马天主教信仰,被教皇利奥十世称为“信仰的拥护者”。在哥哥威尔士亲王亚瑟死后,与亚瑟的妻子,西班牙阿拉贡王国的阿拉贡的凯瑟琳结婚。但是,由于凯瑟琳长时间只育有一位女儿,他认定凯瑟琳不能为他生下儿子,并且与女副官安·波林发生了婚外情。亨利八世向圣座提出与凯瑟琳离婚的要求,但是由于凯瑟琳的外甥查理五世兼任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教皇不敢得罪,权衡之下没有同意。亨利八世寻求用别的方法解决这场婚姻闹剧,在时任剑桥大学教授的托马斯·克兰麦的建议之下,让克兰麦出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并与安·波林秘密结婚。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克兰麦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这样使得亨利八世和安·波林的婚姻合法化。教皇克莱孟七世把亨利八世处以破门律,而英国国会则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国教会唯一的最高的首长”,从此英格兰的教会与罗马教会脱离关系,英国国教会成立。因《乌托邦》一书而出名的托马斯·莫尔因为反对《至尊法案》而在1535年处死。亨利八世还迫害了大多数反对国王作为教会首长的修道院,为了夺取修道院的财产还解散了修道院,即解散修道院运动。解散修道院运动使英国政府的财政基础得到了加强。英格兰的教会组织虽然和天主教会分离,但教会的仪式和教义等,在亨利八世时期都留有很多天主教的传统。当时的英国,虽然也有希望不要和罗马天主教会分离的天主教徒,根本上改变教义和仪式,只是使英格兰的教会脱离教廷的支配。但是,也有人希望像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一样,在教义上也作出根本的改革。

爱德华六世在位时,英国国教会发表了用英语写成的《公祷书》,吸取了加尔文派中介于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两者之间的部分思想。爱德华六世之后继承皇位的玛丽一世,是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女儿。她在英格兰复辟了罗马天主教,恢复了英格兰与罗马的关系,并且与天主教国家西班牙的王子腓力结婚,婚后腓力加冕为腓力二世。玛丽一世视反天主教者为异端,残酷镇压宗教异见者,因此得来“血腥玛丽”的称号。她在位时的宗教镇压,使得英格兰人对于罗马教廷的反感进一步增加。不得人心的玛丽一世死后,1558年安·波林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她重新颁布了被废除的《至尊法案》,并且又颁布了《1558年单一法令》,这条法令规定使用《公祷书》为义务,事实上恢复了爱德华六世时期定下的英国国教会礼拜和仪式的形式。这样,英格兰的教会再次同天主教分离,英国国教再次成为了英国的法定宗教。1563年,《三十九条教条》公布;1573年《三十九条教条》全文在教务会议通过《三十九条教条》作为英国国教会的纲领性文件,它的作用一直发挥到现在。英格兰宗教改革作为由英国王室自上而下发动的宗教改革,大大加强了王室的权力。宗教改革前收缴给罗马教廷的什一税等全部改为缴给英国王室。而且,在全英格兰拥有广大土地的修道院也在改革中被解散,土地被王室没收,王室的财政力量大大加强。然而,相比于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英格兰宗教改革在教义上非常稀少,相当于只是把教会领导人从罗马教皇改为英国国王罢了。因此,希望更为激进地改革的民众,在英格兰称为清教徒,属加尔文派,以及希望恢复天主教信仰的天主教信徒,到清教徒革命为止都不断和英国国教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后,欧洲大陆的新教思想在英国,特别是工商业者中进一步传播,他们和英国贵族以及英国国教会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清教徒革命,即英国内战。英格兰宗教改革在外交上等于宣布和西班牙敌对。这是因为西班牙当时是一个天主教势力十分强大的国家,它被认为是当时教皇的后盾。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除了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的玛丽一世在位时,没有任何改善,直至詹姆斯一世时期才好转。英国国教会的教义随着大英帝国的海外扩张传播到英国以外,教义上也发生少许变化。这些海外教会和英国国教会一起,组成了新教的一派——普世圣公宗。

普世圣公宗(Anglican Communion)的诞生是英国和爱尔兰的圣公会在世界各地传教的成果,所以这教会也可以称为圣公会(Anglican Church)。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普世圣公宗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十七世纪时圣公会开始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创立教会。 从十八世纪起,由一批圣公宗传教士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建立圣公教会。圣公宗是世界大家庭,共有一亿一千万教友,分布在42个成员教会,是第三大基督信仰宗派。而38个成员教会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圣公会教友;他们说不同语言,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而在很多书籍上都认为圣公会是新教的分支,主要是因为同为宗教改革的产物。普世圣公宗不像天主教会,并无上级对下级的神圣管理的教宗主义和天主教会圣统制,而是“各成员教会之间共融(communion)成一个教会”,所以圣公宗内的教会都在教会制度“均一(uniformity)”的前提下自治,地位无上下之分,英格兰教会也不充当总会的角色,因此体现出“自治共融”原则。每个地区的圣公宗教省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他们通过与普世圣公宗的精神领袖——英国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建立成一个教会,称普世圣公宗。普世圣公宗自1867年开始平均每十年举行一次全球圣公宗会议,名叫兰柏会议。自1978年开始,改在肯特大学坎特伯里校园举行,以方便主教们起居和祈祷。在实行主教制和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等等普世圣公宗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所有普世圣公宗42个成员教会每一个都是自治的,都拥有对本成员教会内部事务的管辖权,其他成员教会无权干涉。这些成员教会以地域为划分形成,可以采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形成一个成员教会的形式如加拿大、乌干达、或日本,或按几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一个成员教会的形式如西印度群岛、中非、或东南亚,构成成员教会。

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是圣公会的礼文书,同时也是普世圣公宗和各成员教会的法典。自1534年脱离罗马教会至第一本《公祷书》出现之前,圣公会所有的仪式都沿用中古时代的弥撒模式以拉丁文进行。圣公会第一本《公祷书》于1549年写成,不但用英文编写,还有系统地编排经课表,从此成为崇拜时信徒认识信仰、一同敬拜、颂扬上主的工具。之后在1552年、1559年、1662年和1928年亦有推出不同版本或修订的《公祷书》。值得一提的是,1662年的版本是最后一本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具法律地位的《公祷书》。至于1928年的版本,虽然不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却获主教院授权在教区及牧区使用。直到近代,英国国会已授权英格兰圣公会,自行决定教堂使用的崇拜礼文,无须再经国会通过。圣公会经过与罗马天主教的分裂,在神学、崇拜礼仪等方面有重大的改变。16世纪改革初期陆续推出了一些信纲,如《三十九条信纲》,但是因为圣公会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并不使用成条文的信纲作为依据,因此这些信纲很快就不被使用,而是通过统一的《公祷书》规范教会的活动和组织,进而作为评判信仰的基本原则。公祷书也是指导解读《圣经》的基本原则,在神学上类似信义宗的《协和信纲》。1529年英王亨利八世为了休妻被拒,与教皇决裂,锐意改革教会,开始了英格兰宗教改革,命当时的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等教会领导人改革教会,展开一连串的改教工作。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继位。他也是爱尔兰领主,后来更成为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为了休妻另娶新王后而与当时的教宗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并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许自己另娶,并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使英格兰教会脱离圣座,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教廷在国内的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间,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虽然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宗教改革的推行者,英国国教(又作圣公宗、盎格鲁宗)的领导人,但是他对教义没甚么创见,一生都提倡天主教仪式及教条,只是反对教宗的权威而已。他的后裔爱德华六世以及伊丽莎白一世都继续推行改革,让英国国教新教化。但在他的女儿玛丽一世在位期间曾恢复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经有六次婚姻,其中有两个妻子被其下令斩首。亨利八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积极鼓励人文主义研究。合并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增加;亨利成功的参与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麻烦。英格兰当时已从一欧洲偏远小国发展为有影响的大国。亨利七世积极睦邻,把两个女儿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长子亚瑟娶了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之女)。1502年,15岁的亚瑟病逝时,西班牙正与法国不和。亨利七世想两面友好维持中立,因此要次子续娶西班牙籍长媳凯瑟琳。然而在当时,如此的婚姻违反天主教教规,除非得到教宗特许[1]。凯瑟琳因此宣称其婚姻并未圆房,无需教宗特许,只要宣布婚姻无效即可。后来英西合议教宗特许仍是必要,以建立再次结婚的合法性。凯瑟琳的母亲伊莎贝拉一世遂求得教宗发布教宗训令表示允准。凯瑟琳在第一任丈夫死后14个月,与只有12岁的小叔订婚。1505年,亨利七世失去与西班牙联盟的兴趣,其次子乃宣布并未同意这项婚约,英西进行外交斡旋。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同年6月11日,18岁的亨利与24岁的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正式结婚,6月24日在伦敦的西敏寺加冕。

凯瑟琳与亨利八世怀孕六次,最后只生下女儿玛丽,其馀都早夭。情势对她非常不利,因为亨利害怕女性继承王位,会引发第二次玫瑰战争,而且旧约圣经说:“弟娶兄嫂者会无后代”[2]。1525年,亨利认定凯瑟琳不能为他生下男性继承人,便和女侍官安妮·博林发生了婚外情。安妮·博林以美色勾引诱惑亨利,怂恿他与凯瑟琳离婚,并与教宗决裂,因为无论如何亨利八世都要把凯瑟琳从王后之位除掉将情妇安妮·博林扶正。于是他指使亲信托马斯·沃尔西(枢机、大法官)向教宗申请离婚,并派遣大臣威廉·奈特前去罗马教廷游说,理由是凯瑟琳与亚瑟的短暂婚姻里有圆房的事实。这给教宗克勉七世出了大难题,因为之前1527年他曾在罗马之劫中被西班牙军俘虏,不想再得罪势力强大的西班牙帝国(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是凯瑟琳的侄子),况且此一婚姻是前任教宗亲自批准的。克勉七世迟迟不批准离婚,沃尔西也无能为力,至1533年1月初安妮·博林已经怀孕四个月了。此前亨利就采取多项行动好能再次结婚,为了强迫凯瑟琳离婚,逼迫玛丽她们母女分离,不给俸禄,以便给正在怀孕的情妇安妮·博林让位。1529年,撤职并禁锢沃尔西。但继任者托马斯·摩尔爵士为人正直且忠于罗马教会,仍不愿配合。亨利继续提拔其他的人,如托马斯·克兰麦和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两人都支持安妮·博林,也同情当时欧洲大陆兴起的新教改革风潮。克兰麦建议寻求大陆的神学院支持。通过贿赂和施惠,此一策略获得成功。1530年,英国国会提交了有利于亨利的报告。他投桃报李任命克兰麦为皇家法院特使,进而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沃兰死后让其继任。克伦威尔是亨利的亲信谋臣,其建议更加大胆,要他废除教宗在英国的崇高地位并取代之。另方面,即使亨利威胁不缴交圣座的什一税,教宗仍不改初衷。他于是下定决心决裂。

1533年1月,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私生子,亨利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英国国会随即立法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接著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6月1日,安妮·博林加冕为王后。安妮·博林在入宫后没有多久,就为亨利生下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同年7月,教宗克勉七世将亨利处以破门律,但史学家对于具体日期有争议。1534年春,克伦威尔力促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上诉限制条例》禁止英国教会法庭上诉到教宗、禁止教会不经英王允许发布规章;“教职任命法案”规定教会必须根据英王指定的候选人推选主教;《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唯一最高权威;《王位继承法》亨利将与凯瑟琳所生的女儿玛丽贬为私生女,指定与安妮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将来继承王位;《叛国罪法案》规定不承认英王的最高权威即是叛国罪,可判处死刑;并且取消给教宗的献金(Peter's Pence)。英国的教会从此转变为盎格鲁宗,即圣公宗,又称英国国教。它是大公教会的一个独立于罗马天主教的教派,也是改革最不彻底的,因为其目的只放在合法化亨利与安的婚姻。圣公宗和旧教天主教没有理论原则的任何分歧,只是不承认教宗权威,再简化部份的礼仪。很关键的《王位继承法》否认“外国的王室和君主”对英国王位有继承权,英国成人都必须宣誓承认该法案条款,拒绝者将处以终身监禁;任何人出版或印刷文字宣称亨利与安妮·博林的婚姻非法,必然处以叛国罪,可以处死刑。亨利进而快速镇压对其宗教政策不满的人。部分不妥协的修士被拷问并处死,一些拒绝立誓的主要异议者被判处叛国罪,于1535年在泰伯恩刑场斩首。包括罗彻斯特教区主教若望·费舍尔、前任大法官托马斯·摩尔爵士。

亨利新创一个职位“宗教特使”给克伦威尔,授权他访问修道院。表面为了确保法令实施,实际则在评估修道院财产。1536年,国会通过法案,授权亨利剥夺小型修道院年收入少于200英镑的财产。解散修道院运动引发反抗,尤其同年10月在英格兰北部的求恩巡礼事件。亨利宣布要宽恕叛乱者,并感谢他们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他邀请其首领罗伯特·阿斯克参加皇家宴会,当场请对方写下事件情况以便改进问题。阿斯克相信亨利言行一致,乃解散叛乱团体。亨利却认定其叛乱为叛国,无需遵守承诺。叛乱于是再生,但声势已弱终被镇压,其首领都被拘捕且以叛国罪处死,包括阿斯克。当初他书写的资料成为其认罪书。1539年4月,亨利再依据国会新法案先后解散较大的修道院。亨利为了迎娶新王后,便进行激进的宗教改革,安妮·博林甚至以阴毒的手段大力推广新教,但两人的关系却快速冷却下来,安妮的傲慢很快使得她在宫廷中变得不受欢迎,而且自从安妮·博林当上王后之后,她残忍狠毒的行为,就渐渐表现出来了。虽然亨利已经对她失去兴趣并开始找其他的女人,但安妮深信一个儿子的出生还是可以挽救这场婚姻,可是安妮·博林在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之后的三次怀孕都宣告失败,两次的流产,一次死产,打击亨利寻求男性继承人的希望,这时亨利八世又看上一个漂亮女人,就是珍·西摩,皮肤白皙,一头金发,体态瘦弱。珍·西摩并无倾国之色,但机敏温顺,使亨利倾心。可能是克伦威尔鼓动,亨利下令拘禁安妮·博林,一步步展开构陷安妮的计画,并以高价贿赂支持玛丽公主、反对安妮王后的人士,要他们捏造对安妮王后不实的指控,之后安妮被冠上的罪名几乎都是叛国罪,但在审判过程中并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所以有可能是捏造的。包括:以巫术诱使国王结婚、和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乱伦、与他们有奸情、伤害国王、过度干政、预备谋杀国王、瞒著国王与一百个男人发生性关系,以亲吻,赠礼等方式诱惑与她私通的五个男人,并应允谁能成功暗杀亨利八世便和他成亲,还有试图毒害亨利八世的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之后安妮被以对丈夫不贞的罪名,被亨利八世处死,就连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也被赶出王宫。

审判法庭由安妮·博林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主持。1536年5月,法庭宣判安妮·博林及其兄弟死刑,由国王决定是火刑或斩首。两人很快被斩首。安妮·博林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却没有流泪惊慌,还是盛装打扮,优雅地登上刑场,而且仍在最后弥撒时,对牧师和其他见证人坚称自己无罪。五名通奸男子判处车裂,后来减刑为斩首。安妮·博林被斩首的第二天,亨利与他的女侍官珍·西摩订婚,十天后正式结婚,并以新通过的第二部王位继承法宣布新王后的子女将是顺位继承人;之前的子女玛丽和伊丽莎白乃私生女,剥夺其继承权;国王且拥有以遗嘱重新指定继承人的权力,珍并没有天姿国色,但她温顺机敏,对国王百依百顺,在隔年1537年,珍生下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却在同年10月24日因产褥热逝世于格林威治。亨利哀悼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珍生下他渴望已久的唯一男性继承人,并善待两位可怜的公主,被他视为唯一“真正的妻子”。亨利与珍结婚同时,国会通过《威尔士法案》将威尔士并入英格兰,并指定英语为其官方语言,给威尔士众多使用威尔士语的人带来不便。1537年,亨利命令坎特伯里大主教交出奥特福德宫。1540年,亨利拆除天主教圣徒的一些圣地。1542年,英格兰剩余的修道院全数解散,其财产收归皇室。修道院和隐修院在英国上议院的席位取消,只有教会的大主教和主教能保留席位。上议院神职议员的席次首度少于世俗议员。克伦威尔则因此功劳受封新创的头衔埃塞克斯伯爵。

亨利急于再婚,以确保男性继承人无虞。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荐克里维斯的安妮。公爵信奉新教,是亨利对抗罗马教廷的重要盟友。他派遣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去给安妮画像。画得很美,朝臣也争相赞美,于是亨利同意结婚。但安妮抵达英国后,他对其外貌大为失望,她脸上的痘疤完全没画出。据说他私下批她为“法兰德斯的梦魇”。然而协约已订,两人还是于1540年1月6日结婚。亨利事后急于结束这桩婚姻,不仅由于个人审美喜好,也基于政治考虑。因为此时公爵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睦,亨利不想夹缠其中。安妮王后很识时务地配合,顺势声称两人并未圆房,他仅每晚到她卧房吻一下额头而已。这桩婚姻于是被宣布无效,理由是安妮已和另一欧洲贵族订婚。她被授予“国王的姐妹”荣衔,亨利还赠予她博林家族旧宅赫弗城堡。克伦威尔则因此失宠被剥夺财产,又被判死刑,1540年7月28日斩首。其担任的宗教特使一职此后没有继任者。安妮从未被加冕为王后,虽然亨利死时仍然在世,也因为婚姻作废在亨利死后不被视为王遗后。她也是亨利的妻子们中最后离世的。

1540年7月28日,克伦威尔被斩首当天,亨利迎娶安妮·博林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八世对新王后很满意,但当时他因过度肥胖、1536年1月24日以来积疾难愈的腿又严重感染,婚后有好几个星期不见凯瑟琳。凯瑟琳和侍臣托马斯·卡尔佩珀发生婚外情,还任命从前情人弗兰西斯·迪勒姆为秘书。托马斯·克兰麦大臣一向不喜天主教的霍华德家族,遂向亨利密报王后通奸。他起初不相信,但克兰麦调查获得有力证据。凯瑟琳也承认婚前与迪勒姆有婚约,这让她与亨利的婚姻无效。她又声称受到迪勒姆强迫才与之通奸。迪勒姆则揭发她和卡尔佩珀的奸情。这项婚姻于是被宣布无效。既然婚姻无效,则凯瑟琳并非王后,她也就不是身为王后而通奸,不构成叛国罪名。但随后通过的《剥夺公民权法》规定试图叛国也可以按叛国罪处以死刑,使其确定无疑地获叛国罪。1542年2月13日,凯瑟琳很快就被处死,当时只有22岁。

1543年,亨利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结婚,妻子是富有的寡妇凯瑟琳·帕尔。她的宗教观点激进,亨利却是保守派。两人经常争论,几次险些让她丧命,但她总能及时让步。受到王后影响,亨利和两个女儿玛丽、伊丽莎白和解。1544年,国会通过第三部《王位继承法》重新赋予她们次于爱德华王子的王位继承权,但仍被视为私生子。亨利则获授权以遗嘱重新设立继承人。亨利晚年严重超重,腰围达54英寸(137公分),也可能有痛风。他于1536年起开始超重。1536年1月24日亨利在格林威治一次马上长矛比武发生意外,大腿受伤,从此无法运动。其去世或许跟该伤口的溃烂有关。他去世100年后,传言甚广他患有梅毒。亨利身体状况渐差之后,也越发残暴。史学家何林塞声称,从1513年到1547年,他总共处决72,000名政治犯。

1547年1月28日,亨利在他父亲亨利七世90岁冥诞那天于怀特霍尔宫去世,埋葬在温莎堡的圣乔治教堂,与第三任妻子珍·西摩合葬。约100年后,查理一世也被葬于此。亨利八世死后十来年间,其三个合法子女都坐上英国王位,但都没有子嗣。亨利唯一合法的儿子爱德华根据第三部《王位继承法》[7],继承其王位成为爱德华六世,是英国历史第一位新教君主。他当时仅9岁,无法执政,16位执行者依据亨利遗嘱代议政事直到他满18岁。珍·西摩的兄长爱德华·西摩被遗嘱指定为护国公。爱德华之后的顺位继承人是凯瑟琳所生的女儿玛丽及其后代;若玛丽无后,死后由安妮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及其后代继位;若伊丽莎白无后,死后由亨利八世的妹妹玛丽·都铎的后代继位。因为亨利姐姐玛格丽特·都铎(苏格兰王室)的后代已被剥夺对英国王位的继承权。最后,亨利的三个子女都没有后代。而珍·葛雷于爱德华六世死后,在短暂的九天内自称女王,很快就被推翻;玛丽·都铎的后代也被排除在了继承人之列。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王位传给她表侄女的儿子、苏格兰王室的继承人詹姆士一世。都铎王朝从此终结。

亨利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在于英格兰宗教改革。1533年,他脱离罗马教廷产生的影响,远超过都铎王朝对英国影响的份量。尽管亨利最初动机是解决王朝和自身的继承人问题,也尽管他从未放弃天主教信仰的本质,他的改革是所有英国君主最激进且最具决定性。一方面,英国不再受制于教宗,转变为独特且生气勃勃的国家,修道院被解散和土地财产充公,更使英国经济政治的权力重心从教会移到贵族,社会效应非常深远。另方面,亨利授权新教人士为其年幼儿子爱德华六世摄政,确保了国教改革的持续。亨利的政策和结果却时常不一致。他鼓励研究人文主义,但也处死几位杰出的英国人文学家;他一心要确保王室延续,但只留下一个幼小的儿子9岁继位,未满16岁就过世和两个宗教信仰对立的女儿(且三人都无子嗣);他扩大君主的权力,但中产阶级也加强参与政治(在其死后);他成功加入欧洲大陆的政治外交,但国库因此空耗,使继位的英国君主相当麻烦。亨利和阿尔弗雷德大帝、查理二世一般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创始人。在他统治下,海军参与一些重要战役,兴建成果也增多,包括海军舰船(如著名的玛丽玫瑰号)、造船所(如在朴次茅斯军港者)、海军建制改革(如舰上配备大炮,原本的武器主流是弓箭)。但他主要作为仅在一些军舰,并未留下真正意义上的“海军”,没有建立正规的海军组织、军衔、军需等体制。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仍然需要召募私人舰船去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包括130艘战舰和改装商船)。英国海军要到十七世纪英荷争夺海上霸权时才算成型。

亨利脱离罗马教廷引起法国和西班牙大规模入侵。他因此加强海岸防卫堡垒,甚且亲自监管数个月。多佛堡至今尚有相关的纪念馆。亨利同时也新建一系列棱堡、炮台等,分布在东英格兰到康沃尔的南部海岸线上,大多使用拆除修道院所得的材料。亨利唯一留存的衣物是一顶冠冕。1536年,他连带一把佩剑赏赐给沃特福德市长。目前冠冕保存于该市珍宝博物馆。亨利是首位经常使用“Majesty”(陛下)称呼的英国君主,他也不时使用“Highness”(君王)或“Grace”(蒙恩)等词增加自己的王权。亨利改革一些皇室的礼仪,最初使用的头衔是“亨利八世,蒙上帝恩典,英格兰和法兰西国王,爱尔兰领主”(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Lord of Ireland)。1521年,亨利撰文攻击马丁·路德以护卫“圣彼得的圣座”,因此得到教宗良十世赐封“信仰的守护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这也加入其正式头衔中。英国脱离天主教之后,教宗保禄三世撤回该封赐,但英国国会立法认定那仍然有效。1535年,亨利加添王权至高的字句在其头衔,即 “英格兰教会之首”(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1536年,进一步改成“英格兰和爱尔兰教会之首”。1541年,亨利促成爱尔兰国会将其头衔“爱尔兰领主”改为“爱尔兰国王”[13]。这事的意义重大。之前基于历史因素,很多爱尔兰人认为教宗是他们的国家元首,领主只是教宗派来的代表。因为12世纪时,教宗亚德四世封赐爱尔兰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但自己仍保留名义的最高权位。这次承认亨利为爱尔兰国王的过程中,英国盎格鲁人贵族首次参与了爱尔兰凯尔特人的首领会议。直到亨利去世,其头衔一直是“亨利八世,蒙上帝恩典,英格兰、法兰西和爱尔兰国王,信仰的守护者,英格兰和爱尔兰在地上教会的最高元首”(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Ireland, Defender of the Faith an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also of Ire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

亨利的训辞是“忠贞的心”,以心型内置文字“Loyal”的形式缝绣在其衣物。他的徽章是都铎玫瑰加上其祖母波福家族的吊闸图案。他的纹章采用亨利四世开始的英国王室纹章:表面四等分,对角显示蓝底的三支百合花饰(代表法国)和红底的三只头朝前面、向左做行走状的狮子代表英格兰。亨利博学多才,其宫廷成为学术艺术的创新中心。发现美洲(新大陆)引领出社会各领域的探索风气,更为亨利的创新精神提供全新的方向,实践在其宫廷和日常生活中。他是最早研习全球地理的欧洲统治者。1507年,地图测绘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和马蒂亚斯·林曼出版最早的全球地图,描绘美洲大陆并将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别开来,这理论在当年非常先进。亨利有个非常著名的弄臣威尔·萨默斯。亨利热爱赌博,喜欢玩骰子。他年轻时擅长运动,尤其摔跤、打猎、室内网球。他也是音乐家、作家、诗人。他最有名的曲子是《与好伙伴一起消磨时光》,被称为《国王的歌谣》。亨利另参与新建和改建一些重要建筑物,如无双宫(Nonsuch Palace)、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教堂(King's College Chapel)和伦敦西敏寺。其改建者很多是查抄托马斯·沃尔西枢机的财产,如牛津的基督堂、汉普敦宫、怀特霍尔宫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亨利先后娶了六位妻子,但全都没好结果:第一位被迫离婚(宣布无效),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协议离婚(也是宣布无效),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而幸免于难,其馀两位则被他处死。有一句方便的记忆口诀描述亨利的妻子们:“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或简化为“两个斩首,一病殁,两个被休,一存活。”但严格来说,这些打油诗并不是那么确实。因为在原则上,亨利从未与哪任妻子离婚:朝廷只承认两次婚姻存在,另外四次都宣布无效而不存在。安妮·博林和凯瑟琳·霍华德处死前,是先被宣布婚姻无效的。史学家能确定的亨利的情妇有伊丽莎白·布伦特和玛丽·博林(安妮·博林的姐姐)。前者为亨利生下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1525年6月,他受封为里奇蒙公爵,有可能被正式承认为继承人,然而并没有。1533年,菲茨罗伊与诺福克的玛丽·霍华德结婚,三年后去世,并无子嗣。当时亨利正想立法允许私生子继承王位。关于私生子,亨利八世只正式承认里奇蒙和萨默塞特公爵亨利·菲茨罗伊,其他都没有。除以上列表,亨利八世也可能与别的短期情人育有私生子。英国民谣《绿袖子》传说是亨利八世为其未来的王后安妮·博林所作,但没有什么依据。这首歌最早出现于1580年。

1534年11月3日,英格兰国会通过著名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撤销教皇的权力,亨利八世及其王位继承人为英格兰教会在世上唯一最高元首。自此,英国正式脱离罗马天主教教廷的管辖。《公祷书》为托马斯·克兰麦大主教于1549年9月6日所出版的礼文书和信仰标准,给英国所有教会使用,并要求所有人按照《1549统一法案》的要求遵守并使用该公祷书。公祷书是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公祷书简化了教会礼仪,全日祷告日课由最早期的8次减至2次即早、晚祷)更将罗马天主教的礼仪如圣物抹油,洒圣水等删除。每日的早祷(Matins)及晚祷(Evensong)有清楚的程序与指引,说明敬拜是有时的,恒常的,有具体内容的。公祷书又更着重福音内容,中古世纪教会的礼仪采用拉丁文,但并非所有人能够明白。公祷书主要以英语写成,使人明白和达到用悟性崇拜的目的。其后公祷书的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和增减,语句以圣经的经文为主。及后1559年4月29日,伊利沙白女王时期,英国国会再通过一项最高权威法,根据此法案,英国完全废弃教廷的权威,同时马太·柏克被选举为全英格兰的牧首——坎特伯里大主教,入座坎特伯里的兰柏宫成为圣公会的灵性领导人。同时《1558年单一法令》被国会通过,再一次明令所有人崇拜时要用统一使用《公祷书》。《公祷书》和统一法案曾于1662年进行修订,正式出版标准公祷书,成为圣公会通用的祷文书。其主要内容有:圣礼传说、节日祝文、成人洗礼与坚信礼文、圣餐礼文、婚礼,为病人祈祷,丧礼、诗篇、颂歌、信仰纲要等。时至今日,全球圣公会在崇拜中使用《公祷书》成为普世圣公宗教会合一的象征。各地《公祷书》虽有版本及文字的差异,但内容大同小异。因此,各地圣公会崇拜礼仪也是大同小异的。由于圣公会的崇拜是公共崇拜,同时包含会众在崇拜中的参与环节,如会众一同信经和各类的祷文等,配合既定的仪节,使会众不单能够专心一意地崇敬上主,同时亦能让会众在庄严肃穆的崇拜中体会上主的神圣。其实,崇拜礼仪书并非圣公会所独有的,在宗教改革时期以后,诸多传统的新教宗派都有根据初期教会的礼仪编订他们的崇拜礼仪书,例如改革为长老会的苏格兰教会所使用的《公用秩序书》,或者路德会使用的马丁·路德为新教而作的《1523弥撒规程》等。

使徒统绪(Apostolic succession),天主教译作宗徒传承,是指基督教教会的圣职是从耶稣的十二使徒传承开始代代相传,通常与声称是一系列的主教有关这一系列的主教,起初被视为由一个或多个使徒建立的教座的主教,但现在被理解为一系列的主教。不论来自那个教座受其他主教祝圣,而施行祝圣的主教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受祝圣,一直追溯至使徒。使徒统绪也可以理解成从使徒至今的教义连续性。例如,英国循道宗会议将“真实连续”定为“基督经历的连续,同一灵所赐的团契,属于一主的连续,讯息的持续宣告,使命的持续领受”。一些人视按手礼为使徒统绪的重要部分,因新约圣经提及个人的使徒传承,例如从保罗到提摩太和提多。他们也认为早期教会书信,特别是圣纪文书信。纪文特别提到,使徒委派主教为继承人,并指示主教也应照样委派继承人,因此,这样的教会领袖不能无故罢免。此外,提倡主教拥有个人使徒传承的人指出,431年前,早教统一的教会普遍奉行这规定。很多新教教派包括信义宗和归正宗否定使徒统绪的必要,并质疑这些历史声称的真实性。使徒座是指宣称自身是由一个或多个使徒所建立起来,维系和传承该使徒权威、教义和宗教实践传统的重要主教座。列表如下:

    • 圣座:是罗马主教即众所周知的教宗的教务职权,也是天主教会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承继自使徒之首彼得和保罗。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是东正教会的首席大主教区,最高领袖称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继自使徒安德烈。
    • 亚历山大港教区:是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和亚历山大及全非洲地区东正教会的教区,最高领袖称为亚历山大港牧首,承继自使徒马可。
    • 安提阿教区:是安提阿正教会(现驻大马士革),默基特希腊礼天主教会(现驻大马士革),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现驻大马士革),叙利亚礼天主教会(现驻贝鲁特),马龙尼礼教会(现驻贝凯克)的教区,最高领袖称为安提阿牧首,承继自使徒之首彼得和保罗。
    • 耶路撒冷教区:是耶路撒冷正教会的首席大主教区,最高领袖称为耶路撒冷牧首,承继自使徒公义者雅各

圣公会,承继自英格兰天主教会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奥古斯丁的使徒系统,从1530年代起脱离罗马天主教会自立为圣公会,瑞典教会,承继自瑞典乌普萨拉大主教的使徒系统,从1530年代起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成为信义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称约瑟·斯密在1829年从彼得、雅各、约翰获得祭司的职分。

天主教会圣统制(Catholic Church Hierarchy)。在天主教会内,hierarchy一词具有多种相关的用法。从字面上讲,意为“神圣的秩序”(holy ordering),该词被用于不同的情况中。比如有真理层次(Hierarchy of Truths),意指对信仰的正式教义的庄重等级。教会具有等级制的本质,这被认为是天主(divine)机构的结构上的特色。在最早和最广义的用法中,这个教会圣统制(ecclesial hierarchy)是指将所有天主子民分为三个级别:平信徒(laity)、会士(religious)及圣职人员(clergy)。最通常地,该词指教会内部的圣职(ministry)等级,即主教、司铎、执事等三级,这被认为是凭天主之力所建立的,因此对教会本身而言是本质的。在一些情况下,hierarchy一词被用来单指训导当局(Magisterium),即教会正式的训导团体——主教们,而司铎与执事则被排除在外。此外,还存在一个不同机关和部的优先次序,这表明了教会内不同部和机关的优先权或“阶层”(rank),当举行礼仪(Liturgy)或其他典礼时,该种礼节会有帮助。

天主教会主教掌握着全部司铎职(Priesthood),作为一个世界主教团被视为宗徒的继承者,以及“藉赐于他们的圣神被立为教会中的牧人,使之成为教义的导师、神圣敬礼的司祭和治理的服务者。”教宗本身也是一位罗马主教,并且传统上当其正式致信给另一位主教时使用“Venerable Brother”头衔。一位主教的典型的任务是为一个教区提供牧灵的统治(Pastoral governance)。履行该职务的主教称教区首长,因为他们具有教会法所称的对一个教区的教区首长即非代表之职权。这些主教可以被东方天主教会视为圣统之列。其他主教可以被任命以协助教区首长,辅理主教与助理主教或者为教会在更广的服务范围内履行一项职务,如任命为教廷大使或充任教廷的官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教可以组成主教团并定期开会以讨论当前问题。“主教团只能在下列事务上制订普通法令:即普通法所已规定者,或宗座自动诏书或因主教团请求而命令者”。特定领域的决议,特别是礼拜仪式,被排除在这些会议的权限之外。这些会议的决议需经至少该有三分之二有表决权的主教们同意,而且非经宗座之认可,并依法公布,不得生效。

主教们通常被至少三位其他主教祝圣主教职晋秩礼,尽管仅有一位主教祝圣便可生效而且需要教宗之任命状。主教职的晋秩礼被认为是聖秩聖事的完成;甚至当一位主教自其现职退休后,他仍是一位主教,因为圣秩的本质论上的效果是永恒的。另一方面,如总主教或宗主教之类的头衔并不意味着本质论上的改变,而已身为主教者升任这些职位时不需要再举行晋秩礼。在主教当中,不同的阶层被区分出来。教宗作为圣伯多禄的继承者,是普世天主教会以及拉丁教会的首领。一些东仪天主教会由宗主教、大总主教或都主教领导。在拉丁教会内,同样,教区通常被组为教省,其中一位特别教座之主教拥有教区总主教头衔,具有一些非常有限的对其他教区——即教省隶属教座的职权。教宗方濟各:如其历任前任一样,被天主教徒视作基督之代表,并因此而为全基督徒之领袖。

天主教会与其他基督教团体的最显著的差别是其成员与教宗的联系。天主教教理,援引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宪章》,称:“教宗——罗马主教和伯多禄的继承者,‘對主教們和信友群眾,是一個永久性的、可見的統一中心和基礎’”教宗被称作基督之代表和普世教会的最高司祭(Supreme Pontiff)。他有时可以使用较非正式的头衔——天主众僕之僕。在天主教神学内,在罗马主教座座上充当圣伯多禄的继承者的主教被视为世界主教团(College of Bishops)的领导,因为圣伯多禄就是宗徒们的首领;而且与他的共融(communion)被视为世界主教团之存在的根本。他对整个教会具有直接的权威——不是通过其他主教作中介的权威。教宗这一头衔是罗马主教最通常的头衔,并且其传统拉丁文缩写“PP”被用于其正式署名中,如“Benedictus PP XVI”教宗本笃十六世。加于其姓名之前的尊号是“His Holiness”“陛下”、“宗座”。这是第三人称,若与教宗当面对话,则应使用Your Holiness。在特定的有限与超常的情况下,该罗马主教首席权(Primacy of the Roman Pontiff,即教宗首席权papal primacy)——意指伯多禄权威或作用(Petrine authority or function),包括教宗无误论即欽定信條(dogmatic definition)——教宗作为可见的教会领导庄重提议界定关于信仰以及道德问题的教义特点。在任何平常情况下,该权威的使用将包括早前所有主教级枢机们的会商,通常是在神圣的宗教会议(synod)上或大公会议中发生。

天主教教理说:“‘幾時世界主教團的首領、羅馬教宗,以全體信徒最高牧者和導師的身分,在信仰上堅定其弟兄們,以決定性的行動,宣布一項有關信仰或道德的教義,便以自己職位的名義,享有這種不能錯誤的神恩……幾時世界主教團與伯多祿的繼承人共同執行這種最高的訓導權’,尤其在召開大公會議時,‘那許給教會的不能錯誤的神恩,也留在他們中’。當教會透過她的最高訓導當局,宣布一些‘為天主所啟示的當信之道’或基督的教訓時,信徒們便該‘以信德的服從去贊同這些論斷’。這種不能錯誤之神恩涵蓋了天主啟示的整個寶庫。”“訓導的使命,是與天主在基督內和其子民所訂之盟約的特性息息相關的;它該防範各種錯誤和缺失,保証他們可以無誤地宣認真正信仰的客觀可能性。因此訓導當局的牧民任務在於留心看管,務使天主的子民能生活在使人自由的真理內。為完成此項任務,在有關信仰和道德的事上,基督賦予牧者們不能舛錯的神恩。使用這種神恩能有多種方式。”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13年因年老及體力不支辭職,成為榮休教宗。教宗居于梵蒂冈城内,这是罗马城内一个独立的国家,1929年由圣座和意大利签署的《拉特朗条约》所建立。大使们不是被派到梵蒂冈城国而是圣座,后者在梵蒂冈城国建立前就已是一个国际法主体。辅佐教宗统治教会的官员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称罗马教廷。“圣座”仅用于教宗和羅馬教廷,因为《天主教法典》——仅仅关注作为一个整体的拉丁礼教会的统治,而不是罗马教座教区的内部事务——必然在技术意义上使用本词。当前规制教宗选举的规则可见于宗座宪令,主的普世羊群中。这处理了自教宗去世到宣布其继任者之间枢机们以及罗马教廷各部的权力;去世教宗的葬礼安排;以及枢机选举人开会的地点、时间及方式,该会议被称为秘密会议(conclave)。该词是从拉丁文com-(一起)和clavis(钥匙)而来,指将与会者锁闭以与世隔离,该方法最初被采用是为了替代那种逼迫他们做出决定的方式。教宗可选择辞职。著名例子有:1294年教宗雷定五世因此行为而被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描述为被罚入地狱,他还是于1313年被列入圣品、教宗额我略十二世在1415年辞职以结束大分裂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13年因年老及体力不支辞职,成为荣休教宗。

宗主教額我略三世·拉罕(Gregory III Laham),屬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一些自治的個別教會由若干地方教會即教區組成,其領導擁有宗主教頭銜。教宗本人也是一位宗主教——西方宗主教,是拉丁禮或西方地區教會的領導,但該頭銜現已不再被使用。東方宗主教們由他們所在的地區教會的主教宗教會議(synod)選舉。其他自治地區教會由大總主教領導。敘利亞-瑪蘭卡禮天主教會使用大公(“Catholicos”)一銜稱呼其大總主教。無一例外的是,大總主教在其自治教會內的權威與宗主教在其教會內的權威相當。這個名望(prestigious)稍次的職位是在1963年為已經在規模和穩定性上發展至允許完全的自我治理的東方天主教會設立,如果歷史的、大公的(ecumenical)或政治的條件不允許其升格為宗主教區(patriarchate)。

枢机由教宗任命,后者通常选择领导部會或全世界重要教區的主教们。作为一个整体,枢机组成枢机团为教宗提供建议,而那些在教宗去世时低于80岁的枢机会参加教宗选举秘密会议选举新教宗。枢机并非是天主教会神学组织结构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主要是一个荣誉殊勋,起源于1059年将选举教宗的权利排他性指定为罗马主要圣职人员以及7个罗马城郊教区的主教们。因为他们因此而获的重要性,被用于他们身上。在12世纪,开始了任命罗马之外的圣职人士担任枢机的实践。每位枢机仍被分派一座位于罗马的教堂作为其“领衔堂區”或与一个與罗马教区相联系的羅馬城郊教區。在这些教座中,枢机团团长會領奥斯底亚羅馬城郊教區主教銜,而保持其与其他6个教座之一的优先联系。传统上,只有6位枢机拥有主教级枢机的地位,但当东方礼宗主教也成为枢机后,他们亦拥有主教级枢机的地位,但不被分派予一个近罗马教座,也在罗马没有教堂。其他枢机拥有司铎级枢机或执事级枢机的地位,前者通常被分配给负责教区的主教们,而后者则被分配给聖座官员以及擢升至枢机位的司铎们。自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於1962年变革后,如果一位被任命为枢机的男士不是一位主教,他会被要求祝圣为主教。

首席主教这一拉丁礼头衔在一些国家被授予某地区通常是总教区教座之主教。它曾包括对该国或地区所有其他教座之权威,但如今仅含有“荣誉特权”,除了特殊情况外。今天,首席主教通常被指定为一位在该国最早设立的教区服务的总主教或主教,或者一位在该国最古老的教区服务的总主教/主教。例外确实存在,如在波兰,首席主教是最古老的总教区,天主教格涅兹诺总教区,于1000年建立的总主教,而不是最古老教区——天主教波兹南教区,968年建立的主教。一位拉丁礼教省总主教是由若干教区组成的教省的首府教區教座的主教。教省总主教自教宗处接受披带作为其职位的象征。教省总主教对其教省内的教省附屬教区具有有限的监督权威,包括保证信德(faith)和教会纪律被恰当地遵守。他也具有权力为一个空位的附屬教区提名一个教区署理(diocesan administrator),如果该教区議會(diocesan council of consultors)未能恰当地选出一位主教。此外,他的教区法院如无意外会为教省附屬教区充当教会上诉法院——第二审法院,并且该教省总主教可选择亲自裁判那些上诉。

在宗主教的或大总主教的教会内的东方礼的都主教与拉丁礼的教省总主教具有相似级别的权威,受他们自治教会的特定法律与习惯约束。领导自治教会的东方礼都主教对他们的教会具有更大的权威,尽管其少于大总主教或宗主教的。現時有二個東儀天主教會的自治教會使用,包括埃塞俄比亞禮天主教會和厄立特里亞禮天主教會。所有教省总主教/都主教都具有总主教头衔,并且教省总主教/都主教教座被称为总教区或东方礼总教区,该头衔不仅为525个教省总主教/都主教教座所享有,并且为76个其他教座享有。

总主教这一头衔不只被领导教省总主教座的主教们拥有,而且还被领导并非教省总主教座的总教区,大多数在欧洲以及累范特的主教们拥有。此外,它被特定的其他主教拥有,这些主教被称为“领衔总主教”(Titular Archbishops),他们被授予已不存在的总教区作为其领衔教座——许多这类情况是为方便行政或外交职位,如教廷大使(papal nuncio)或教廷部会的秘书长。非总主教席的主教可以被授予总主教之个人头衔,而并不提升其教座,该主教被称为“个人身份”总主教(archbishop ad personam),尽管此类实践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便已显著减少。任何教座的主教(Bishop)或东方礼教区主教(Eparch),即使不具有如总主教、教省总主教、大总主教、宗主教或教宗之类的头衔,也还是其教区或东方礼教区(eparchy)统一的中心,并且作为世界主教团的一员,共享治理教会之责任。因为每个当地地区教会都是普世天主教会的具体化,而不仅为一个甚麼樣更大组织的行政支部,故其领导即主教并非是教宗的代理。相反,他自己具有对其所负责的教区有根本的教导、治理和圣化责任。

在每个教区,纵令圣体圣事由另一位主教举行,必须的教区主教领圣体也还是要提及其名字。在东方礼教区内,宗主教、大总主教或都主教的名字也被提及,因为他们也具有对所有该地区教会教区的直接责任。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天主教圣体圣事典礼都会提及教宗的名字。晋升主教是司铎职(priesthood)之完满,也是圣秩圣事(sacrament of Holy Orders)的完成。主教被视为宗徒的继承者。

其他主教,助理主教、辅理主教、荣休、副主教、教廷大使和领衔主教一位教区主教可以有数位主教辅佐其圣职。教座的助理主教具有在教区主教去世或辞职时继任之权利,且若该教座是总教区的话还可以拥有总主教头衔。同样,一位退休的教区主教将保有其与曾任职的教座的联系,并被称为该教座的荣休(Emeritus)主教或总主教。另一方面,一位辅理主教——他也可能拥有诸如副主教之类职位——会被任命为领衔教區(titular see)在历史过程中其作为治理单位已经中止的教座的主教。被任命为此类主教的领衔教座主教——可以是教省总主教、总主教或者一般的主教——一度被称为“非信徒地区”教座的主教,因为它们处于因穆斯林征服而失去的基督教信仰地区。现在則也將位于基督教国家的教座被派为领衔教座,主要是取自那些因為併入較大的教區或教區發展而分割等原因而不存在教區名稱。这些教座也被分派给在罗马教廷服务的主教们,如教廷大使或在法律上与教区主教地位平等者,如宗座代牧和东方礼宗座代牧。“领衔主教”偶爾也被翻譯作名譽主教,但严格地说這個詞不准确,因为他们确实是主教,尽管他们不服务于他们所被派定的教区,也不仅仅是主教这一荣誉头衔的拥有者。他们是世界主教团的成员,如教区主教一般无二。

在大多数英语国家,被冠于一位主教的姓名之前的荣誉头衔是"The Most Reverend"。但是,在大不列颠及受英语不是爱尔兰语应用强烈影响的国家,"The Most Reverend"仅被用于总主教,而其他主教被称为"The Right Reverend"。在天主教会内,下列职位具有与教区主教的相似性,但并不必须由主教担任。教会法典第368条列明5个被视为与教区平等的拉丁礼治理权的区域。

主教由司铎及执事辅佐。所有司铎和执事都被入枢incardinated于一个教区或一个修会。堂区——不管是区域的还是个人基础上的——在一个教区内通常由一位被称为堂区主任的司铎负责,在拉丁礼或地区教会中,作为一条规则,只有独身男士方可被授以司铎职位,而在东方礼中,也是作为一条规则,司铎可被授予独身或已婚男士。在东方礼地区教会中,埃塞俄比亚礼天主教会仅授秩于独身男士,但却有由正教会授秩的已婚司铎,而其他东方礼天主教会,尽管授圣秩与已婚男士,却在有的国家没有已婚的司铎。西方或拉丁礼确实有但非常少见地授圣秩与已婚男士,通常是新教圣职人员转为天主教徒,但都是遵循一事一议的原则以特许方式授予,并不作为一项制度。天主教会所有礼仪均保持古代传统即在授圣秩后,结婚即不被允许。甚至一位已婚司铎丧偶后也不能再娶。天主教会以及古代天主教会将司铎授秩礼视为一桩将该被授秩者奉献给与服务的永久性关系的圣事,而且如圣洗圣事和坚振圣事一样,对个人具有本质论上的效应。由于此原因,故一个人只能在三秩中每次只接受一次授秩。他们也认为司铎授秩礼只能被给予男士。

尽管司铎们归属于某一教区或修会,他们可能获得其教区首长或宗教上司的许可服务于教区或修会的一般治理权之外。这些任务从性质上说可能是暂时性的或更属永久性的。暂时性任务可以包括在罗马的一座宗座大学学习以获得高级学位。它们也可以包括充当教区境外神学院教员的短期任务。长期任务包括为普世教会服务充当罗马教廷的部(dicastery)或法庭人员,或供职于圣座的外交使团。他们也可能被任命为院长(rector)或者被指派担负神学院/天主教大学教学人员的长期教学任务。司铎还可能为其主教团充当工作人员,如在军中教长区的随营司铎(chaplain)们,或如传教士们。教区主教会任命一位副主教以协助其统治教区。通常,只有一位副主教被任命;特别大的教区可以有超过1名副主教。一位教区主教也可以为教区任命一位或多位主教代表。他们与副主教享有同样的教区首长权力,但是,它被限制于教区的特定区域,限制于特定的活动类型,限制于特定礼仪的信友,或限制于人们的某些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副主教並不是一個主教品神職人員的職位,和主教代表一樣可以由司铎或主教擔任。

教区主教们被要求任命一位司法代理,有代表主教裁判案件的教区首长权力。在拉丁礼教会中,司法代理也被称为司法长。充任该职者须为司铎,已获得教律博士或至少获得执30岁以上,而且,除非教区狭小或案件稀少,否则不准不设司法代理。既然司法代理的工作之一就是主持合议庭,故许多教区有辅助司法代理,他们能够以司法代理之地位主持合议庭且必须具有同样的素质。教区主教会为教区秘书处任命一位教区秘书长,也可能是一位教区副秘书长,以及书记们。这些官员维持该教区的记录与档案。他们也充当教区主教公署的秘书。主教也任命一位总务主任和一个经济委员会负责审查教区的预算,教会财产,收支。主教任命司铎及其他信友为各种顾问团体。它们包括参议会,当教座空位时负责选举教区署理,司铎咨议会,教区会议,以及牧灵委员会。“堂区主任(Pastors)是委托他管理堂区的本有牧者,在教区主教的权下,为托给自己的团体从事牧灵工作,被召分担基督的职务,依法律规定为此一团体履行训导、圣化与治理的职责,并应与其它司铎或执事合作,以及平信徒的协助。”因缺少司铎,有时一个堂区可以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被委托于一位并非堂区主任的司铎,或一位执事,或一位男或女会士,或甚至一位平信徒。他们并不因此而成为堂区主任。

“为妥善做好堂区的牧灵工作,如有需要或适当时,可给与堂区主任一个或数个堂区副主任,以与堂区主任合作,分担辛劳,并与堂区主任共同策划、研究,以及在其权下协助执行牧灵职务。”“堂区副主任的设置,或为协助全部牧灵职务,为整个堂区,或祇为堂区的某一指定部分,或祇为堂区固定的一部分信徒,或为从事数个不同堂区的某一固定职务。”在一些英语国家,堂区副主任亦称Associate Pastors或Assistant Priests。在一些教区,充当副主教的司铎也被给予蒙席的荣衔。这是真的,尽管他们未被任命至教宗府。一些叙利亚传统的东仪天主教会使用农村主教头衔,大概和西方头衔“蒙席”等同。其他东仪天主教会将掌院头衔赐给未婚司铎,作为对其服务的尊重或感谢之标志。已婚司铎可以以总铎职位为荣誉,该职位可以允许司铎着主教冠 。

执事是教会被任命的圣事施行者(minister),与司铎们同为主教的同事,但意在关注直接服务和拓展范围的圣职(ministry),而非牧灵的领导(pastoral leadership)。他们通常与堂区相联系,在此他们作为信友的福音书和祈祷文的教区首长圣事施行者(minister)发挥礼拜仪式功能。他们可以传道,在罗马礼中也可以主持非感恩礼拜仪式,如洗礼、婚礼和葬礼。在东仪天主教会中,当司铎不在时,执事并不更衣且只可以作为读经员(reader)领导服务,而并不主持婚礼或葬礼。他们可以是准备接受司铎授秩礼(ordination)的修生(seminarian),即“过渡执事”(transitional deacon);或者他们可以是“終身执事”(permanent deacon),即并不想被授秩为司铎。要想被授秩为执事,后者必须至少25岁,若未婚;若已婚,则一位未来的执事必须至少35岁,且需获得其妻子的同意。在拉丁礼中,已婚执事是終身执事。天主的人民大多数是平信徒——那些基本使命是将福音主旨带“到世间”的基督徒。"laity"起初来源于希腊文"Laos theon",意为“天主的子民”(populum Dei)。虽然平信徒的任务基本上集中在教会结构之外,他们还是有责任通过多种方式配合教会的统治。

平信徒圣职(Lay Ministry)指其主要职业并非在教会组织内部但可以在单一圣职中服务以建立教会生活的平信徒的所有工作。这可包括传教员,执烛者, 读经员, 入门陪伴者, 牧民职务者,以及堂区和教区顾问团体成员。教区和堂区的教会顾问的领导职分,通常由一个牧灵委员会(Pastoral Council)和一个经济委员会(Finance Council)以及若干关注教会生活和传教的主要方面,如信德形成或基督教教育、礼拜仪式、社会正义、大公主义(Ecumenism)或 管家职分(Stewardship)的委员会构成。

教会的根基乃是以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的启示为依据的公开承认。彼得的公开承认他所领受的启示。这位拿撒勒人耶稣真是神的儿子,弥赛亚,受膏者。彼得先承认“你是基督、是永生神儿子”。于是耶稣宣告两件事情:(一)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二)“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时,在天上也要释放。”教宗,即宗徒之长圣彼得的继承人,也是罗马主教,普世教会的首牧,"为世界主教团的首领、基督的代表、普世教会在现世的牧人;因此由于此职务,他在普世教会内享有最高的、完全的、直接的职权,且得经常自由行使之。

教宗由于其职位,不仅享有对普世教会的权力,而且对所有个别教会及其信众拥有职权的首位...罗马教宗在尽其普世教会最高牧人职务时,常与其他主教们,而且与普世教会共融联合一起;但他有权按照教会的需要,规定执行职务的方式,即由其个人或与主教们集体执行。教宗可召开,亲身或派人主持之,迁移、终止或解散大公会议,也可以批准该会议的法令。现时按教会法,教宗由合资格枢机们当中选出,尤如早期教会中圣伯多禄宗徒为十二门徒之首。神父为主教的圣职协助者,可举行弥撒圣祭,施行圣事,协助主教牧养天主的子民。执事又为主教的世俗事务协助者,主要以服务为主,也有宣读圣言,协助分送圣体等。执事通常是过渡性质,是司铎候选人升为神父的过渡,但也设有可允许已婚者担任的终身执事,此级神品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恢复。

枢机则为教宗的助手和顾问,由教宗直接任命,大部分枢机由主教担任,少有由神父担任。枢机的职责主要为辅佐教宗,负责协助教宗管理普世教会的日常事务。例如各圣部部长皆由枢机出任。1983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则称枢机为特别组成的团体称为枢机团,依法享有选举教宗的权利,并以集体方式协助教宗处理较重要的事项,或个别地协助教宗处理普世教会的日常事务。枢机体制是教会设立的一种职务教律,并非建基于神律,亦不是神品的一个等级。 枢机的职务,源于罗马教区的司铎团(Presbyterate)。

圣座(总教区)- 教区|宗座代牧区|宗座监牧区|宗座署理区 - 堂区, 天主教会的自治团体,主要分为由修道士或修女组成的各种男女修会、以及由平信徒组成的各种善会。在教会法上,教会的自治团体需要获得教会当局的批准,才算是正式的教团。圣职人员的排序为:教宗→枢机→总主教→主教→助理主教→辅理主教→神父→执事。修士及修女并非圣职人员,而是修道者,即愿意以其独特方式渡奉献生活的平信徒。

在天主教历史的头一千年里,不同种类的基督宗教在欧洲的西方和东方基督宗教地区发展起来。最大和最著名的是拉丁教会,这是唯一的西方传统教会,全世界有超过10亿信徒。与拉丁教会相比,23个自治的东方天主教会信徒相对较少,截至2010年,其信徒总数为1,730万。拉丁教会由教宗和他直接任命的教区主教统治。教宗在拉丁教会中扮演着直接的父权制角色,拉丁教会被认为是西方基督教的原始和主要部分,是源自欧洲和西北非的某些信仰和习俗的遗产,其中一些被许多基督教教派继承。追溯他们的起源到新教改革。东方天主教会遵循东方基督宗教的传统和灵性,并且是与天主教会完全交流的教会,或者在东西方分裂和早期分裂之后的几个世纪中选择重新进入完全共融的教会。这些教会的仪式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影响,而不是教义的差异。教会组织与圣职人员相对应的则是教会的组织制度。天主教会的组织团体分为依据圣统制建置的教会科层机构、以及自治团体两大类型。圣统制内各机构的相对关系,类似国家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只不过是运用至全世界各个有教会的地方。圣公宗等使用主教制的宗派亦有类似的组织架构。

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Global Anglican Future Conference,GAFCON),是一个为期7天的保守派圣公宗主教与领袖高峰会议。会议由圣公会南半球联盟主办。首个会议于2008年6月22日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举行。首次会议的日期,被选定在每十年一度的兰柏普世圣公宗教省主教会议开幕前的一个月。绝大部分出席的领袖,藉着这个会议抵制兰柏会议。虽然这个会议成立的历史短暂,但根据估计,其所占的全球信徒人数比例,由最低的三成七,达到最高的六成;所以无论在基督教圣公宗内的影响力、以至圣公宗的合一或分裂,都有着举足轻重和深远的影响,绝对不可小窥。由于2003年,美国圣公会按立公开承认是同性恋的罗宾逊牧师为教区主教,保守派圣公会主教们不满,认为美国圣公会已经丧失了参与兰柏会议的资格,亦不应该继续容许它参与兰柏会议。但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采取容忍态度,令到这些保守派领袖们非常不满,决定组成联盟。2005年,联盟在埃及红海的渡假胜地 Ain El Sukhna 举行首次会议,正式推举尼日利亚教省彼得·艾坚奴拿大主教为其联盟领袖。由于参与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的圣公会教省领袖们主要来自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发展比较落后和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而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所以这些大主教和主教们便为其联盟命名为《圣公会南半球联盟》。

来自全球27个国家的1000名领袖当中,有280名圣公会主教,分别是:尼日利亚教省彼得·艾坚奴拿大主教、肯尼亚教省的本杰明·吴闪比大主教、坦桑尼亚教省的当奴·吴德德湄拿大主、来自大洋洲的圣公会悉尼教区的彼得·赞臣大主教、南美洲教省格雷戈·温拿保斯主教、加拿大的丹·哈维以主教、美国的波比·邓肯和马田·棉斯主教、印度教省的荣尼·撒母耳法政牧师和英格兰的克里斯·塞顿法政牧师。这些主导着联盟的牧者,声称他们代表着全球五千万圣公宗信徒中的三千万信徒。现时,全球官方圣公宗信徒人数有八千万人。2003年,美国圣公会按立公开承认是同性恋的罗宾逊牧师为教区主教,其后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采取犹豫不决和容忍的态度,对这个违反教规的委任,作为全球圣公宗的精神领袖,没有采取任何有效行动,来惩罚那些公开违反1998年兰柏会议道德原则决议的教会。罗恩·威廉斯这个做法令到保守派领袖们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在按立同性恋神职人员和容许同性恋婚姻/婚礼上,因为违反圣经原则,不能够妥协。他们亦认为北美洲的同性恋危机是直接导致普世圣公宗分裂的原因。会议另一个目的是让教会可以再次将目光,放在耶稣和圣经上。第一个会议在2008年6月22至28日,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举行。开幕前两天,艾坚奴拿大主教代表有关方面发表一本名叫《道路、真理、生命》的资料性新书。会议通过理事会初部会由六名大主教组成,他们分别来自尼日利亚、卢旺达、肯尼亚、南美洲、乌干达和西非洲的教区。坦桑尼亚大主教假若稍后得到主教会议批准,也会加入。会议领袖再次强调:传媒的报导错误,他们无意离开普世圣公宗,也无意分裂圣公宗。赞臣大主教表示:“我们一点也没有移离基督教的传统根基,但北美洲圣公会的行为已超越警戒线,我们需要有所行动。”艾坚奴拿大主教在声明仪式结束前,询问全体代表接不接受决议声明,并得到全体代表数次大声回应“接受”时,赞臣大主教和几名代表不禁流下眼泪。赞臣大主教更与被赶出加拿大温哥华圣约翰桑尼斯教堂的舒特牧师和太太互相拥抱会议声明同时批抨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没有在他职责范围内,有效地处理“假福音”即圣经和同性性行为的问题。会议的下一个议题,将会讨论设立一个新的北美洲教区的可能性。

2007年12月19日,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表示,保守派圣公会主教们选择在兰柏会议举行前举行他们的会议,并不代表他们不忠心,“因为在官方普世圣公宗内,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没有任何官方地位”。作风比较保守的前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佐治·加利表示,如果耶路撒冷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意味着有第二个兰柏会议,我认为这个是事实,那么我只能对此表明我的遗憾。讽刺的是,他们这样做只会令兰柏会议更加萎缩。他们决席会议令到自由派更加壮大,自由派会指责保守派为分裂分子。佐治·加利呼吁美国圣公会主教团切实执行温莎契约,把按立同性恋牧师与祝福同性恋新人这两个做法无限期延迟。由于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圣公会耶路撒冷主教曾经表示,会议令到耶路撒冷牧区处境尴尬,亦令他作为主教感觉非常烦恼,亦对圣公会在中东这个充满仇恨的地区,开展基督教和解事工有严重负面影响。他表示不会出席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认为圣公会南半球联盟“被来自北半球已发展国家人士主导”。《圣公会南半球联盟》的16人领导团队中,有9人来自英格兰,北美洲与澳大利亚,另一位以英国为基地。2008年1月12和15日,圣公会耶路撒冷主教与《圣公会南半球联盟》,亦即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的主办人士会面,当中包括彼得·艾坚奴拿大主教和彼得·赞臣大主教。其间他解释反对耶路撒冷会议的原因,并建议联盟改在塞浦路斯举行会议,然后转往耶路撒冷朝圣。反对美国圣公会的美国大卫·安达臣主教则对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表示欢迎。他表示这次聚会“让我们可以以朝圣方式,将我们带返到教会信仰的发源地。所以联盟的目标,亦以到耶路撒冷朝圣为起步。”2008年6月22日,联盟主席艾坚奴拿大主教表示圣公宗内有极大部分教区存在着错误并变了质,离开了圣经的教导。他表示联盟将会尽最大力量,去拯救其他还未有变质的教区和牧区。2008年6月27日,悉尼教区赞臣大主教表示,“北美洲圣公会的修正主义者已惊醒了全球圣公会福音派的巨人。

我相信这些修正主义者在2003年按立同性恋主教时犯下了极大的战略性错误,他们错误地以为他们的举动将不会导致任何后果。”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期间,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和追访。英国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英国独立报、悉尼晨锋报、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均有派出记者采访。其中,每日电讯报的标题是:“强硬派主教们宣告圣公宗分裂”,但其实会议还有3天才开幕。圣公会南半球联盟的成立,意昧着保守派圣公会教区对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作风存在不满。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作风能够改变之前,兰柏会议作为圣公宗主导者的地位将继续受到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的挑战。另外,与教省持有不同意见的教区或牧区,像北美洲的保守派牧区,由于可能得不到教省在财政上的支持,财政上会陷入困难,有需要得到持相同意见的、位处遥远的教区或牧区支持和帮助。例子之一是加拿大温哥华新西敏寺教区的米高·英咸主教,在2008年6月25日,对加拿大著名福音派神学家兼维真神学院委员占士·柏加博士发出警告;指由于他所属教会,已投票决定离开加拿大圣公会,而柏加本人亦已退还了他的牧师执照,所以如果他或澳大利亚人大卫·舒特牧师继续留在圣约翰桑尼斯教会的话,便属于非法侵入,需要尽快离开,不然会报警。这样的争拗,最后可能要诉诸于法律才能解决。最坏的结果,可能令一群教友,要另觅地方崇拜。2008年6月20日,圣公会南半球联盟于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期间,推出一本名叫《道路、真理、生命》的新书。新书的书名来自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第14章第6节,“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书名暗谕的,相信就是耶稣。这本新书主要分析和解释圣公宗信徒的特质和什么是正统圣公宗教义。

7 thoughts on “圣公会”

  1. Oh my goodness! an amazing article dude. Thanks However I am experiencing problem with ur rss . Don抰 know why Unable to subscribe to it. Is there anybody getting an identical rss drawback? Anybody who knows kindly respond. Thnkx

  2. A formidable share, I just given this onto a colleague who was doing a bit of evaluation on this. And he in reality bought me breakfast as a result of I discovered it for him.. smile. So let me reword that: Thnx for the deal with! However yeah Thnkx for spending the time to discuss this, I really feel strongly about it and love studying extra on this topic. If doable, as you turn out to be experience, would you thoughts updating your blog with more particulars? It’s highly helpful for me. Huge thumb up for this blog post!

  3. I intended to create you a very small remark to be able to thank you very much as before with the stunning methods you’ve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It is really unbelievably generous of people like you giving publicly all that a few individuals might have distributed for an electronic book to help with making some profit on their own, specifically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you could possibly have done it in case you desired. The tips also acted to become a good way to realize that other people have similar zeal similar to mine to see a great deal more regarding this matter. I’m certain there are millions of more fun periods in the future for individuals who scan through your website.

  4. I am commenting to let you be aware of what a excellent discovery our princess went through checking your web site. She discovered so many details, most notably how it is like to have an amazing teaching mindset to make many more completely grasp specified advanced things. You undoubtedly exceeded our own expected results. Many thanks for imparting those valuable, dependable, revealing not to mention easy guidance on your topic to Ethel.

  5. I have to show my thanks to the writer just for rescuing me from this situation. After looking throughout the online world and seeing proposals that were not productive, I thought my life was done. Existing withou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you have resolved by way of your good short article is a crucial case, and the ones that could have negatively damaged my entire career if I had not discovered the blog. Your ability and kindness in controlling all things was useful. I am not sure what I would’ve done if I had not come across such a solution like this. I can at this moment relish my future. Thanks for your time so much for this specialized and result oriented help. I won’t think twice to propose your web page to any individual who would like direction on this issue.

  6. I’m also commenting to let you understand what a fantastic encounter my wife’s girl obtained using your blog. She discovered some pieces, not to mention what it’s like to have a marvelous giving mindset to get the others without difficulty grasp various hard to do topics. You undoubtedly surpassed our own desires. I appreciate you for providing such informative, trusted, explanatory and also fun tips on this topic to Ethel.

  7. An interesting topic and I’m glad to come across your page where I found some helpful insights. Check out my website Webemail24 too, if you need additional resources about Online Music Stream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