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记述这样一件事,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问: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回答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马太福音 22:21) 这里所说的该撒,今天翻译为 “凯撒”,该撒利亚即今天的 “凯撒利亚”。该撒利亚又好似各地的统治者为讨好罗马皇帝凯撒所修建的行宫,罗马统治时期可以看到许多个大大小小的 “该撒利亚”。譬如:
-
- 滨海凯撒里亚(Caesarea Maritima),亦称巴勒斯坦凯撒里亚(Caesarea Palestinae)。古典时代却是罗马帝国犹太省(Judea)的行政中心与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早期基督教历史上亦书写过浓墨重彩。十字军东征期间,此地亦是十字军与穆斯林军队争夺的焦点之一。
- 卡帕多西亚凯撒里亚(Caesarea in Cappadocia),今土耳其开塞利(Kayseri)。古典时代的该城是帝国东部边疆上的重镇之一,人口一度达到40万,直到三世纪危机期间被萨珊帝国严重破坏;此后一两个世纪间经历了一轮复兴,因为涌现出了好几位早期基督教会之圣人而闻名于世。这其中包括圣额我略·纳齐安(Gregory of Nazianzus)、尼撒的贵格利(Gregory of Nyssa)、该撒利亚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该撒利亚的多萝西娅(Dorothea of Caesarea)等在四世纪的基督教世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正统哈里发在647年攻克该城,此后该城长期处于穆斯林政权统治之下;1067年,塞尔柱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Alp Arslan)征服此城并更名为「开塞利」,阿尔斯兰同时下令将城内主要建筑拆毁,这导致该城一度被废弃,直至罗姆苏丹国时期该城才得以重新恢复生机。
- 安提阿的该撒利亚(Caesarea Antiochia或Antiochia Colonia Caesarea),亦称皮西迪亚的安提阿(Antioch of Pisidia); 遗址位于今土耳其伊斯帕尔塔省亚尔瓦奇(Yalvaç)。该城的建城时间不详,考古学界尚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一世(Antiochus I Soter)在位期间在此修建军事要塞以抵御加拉太人对边境的侵扰,但近期的考古发现显示该地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有古典希腊文化之迹象,故而给该城的建城时间又打上了问号。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该城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被赐予「凯撒里亚」的称号,后来一度发展成为皮西迪亚地区最为繁盛的大市镇。6世纪后,随着拜占庭帝国战略重心的转移,该城逐渐失去原有的重要性并不断衰落。
- 约尔凯撒里亚(Iol Caesarea / Caesarea Iol),亦称毛里塔尼亚凯撒里亚(Caesarea Mauretaniae)或科洛尼亚-克劳迪亚-凯撒里亚(Colonia Claudia Caesarea);今阿尔及利亚舍尔沙勒(Cherchell)。古典时代的该城是北非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亦是罗马统治时期最为重要的海上交通中转站之一。5世纪初,汪达尔人攻克该城并对城内建筑设施造成了很大破坏,但由于其海港条件优良,因此其重要性并未随着汪达尔人的征服而衰弱。公元533年东罗马军队收复该城,重新将北非大部纳入帝国内部贸易网络,一时经济兴旺,文化繁盛,直至7世纪末该城被新近崛起的倭马亚哈里发帝国(Umayyad Caliphate)攻陷。
- 腓利比凯撒里亚(Caesarea Philippi),亦称帕尼埃斯凯撒里亚(Caesarea Paneas);遗迹位于今叙利亚戈兰高地(由以色列实际控制)境内黑门山(Mount Hermon)山脚。该城始兴于希腊化时代,在古典时代成为叙利亚省的交通枢纽之一,但在7世纪穆斯林征服后逐渐衰落。此外,该城亦在基督教圣经中多次出现。
- 吕底亚的凯撒里亚(Caesarea),亦称安条克(Antiochia)或特拉勒斯(Tralles/Tralleis);今土耳其艾登(Aydın)。前26年,该城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时任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出资重建,该城居民为示感激而将城市更名为凯撒里亚。
- 诺尔巴凯撒里纳(Norba Caesarina, Norba Caesarea, 或Norba Caesarensis),今西班牙卡塞雷斯(Cáceres)。该城为罗马帝国建立后由意大利的殖民者建立,年代较晚,故而古典时代留存下来的遗迹不多,大部分古迹都来自8世纪穆斯林征服以后。
- 克劳狄乌凯撒里亚(Claudiocaesarea),拜占庭时期亦称密斯忒亚(Mistheia);今土耳其贝伊谢希尔(Beyşehir)。该城在赫梯时代即有人定居,希腊化时代形成城市雏形,罗马至拜占庭时期发展壮大,后为塞尔柱人攻克,至13世纪时已经被废弃,但罗姆苏丹国苏丹仍偶在此设行宫。
- 日耳曼尼西亚凯撒里亚(Caesarea Germanicia),今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Kahramanmaraş)。该城最早为赫梯人之聚落,在亚述统治时期发展为城市,不过古典时代关于该城的记载却并不充足。7~9世纪间该城长期处在拜占庭-阿拉伯战争的前线上,易主频繁,且数次在战火中被摧毁又数次被重建,直到拜占庭帝国在曼齐克特战役中大败于塞尔柱人。十字军东征期间,该城被并入埃德萨伯国(County of Edessa),长期处在多方争夺的焦点位置,数次被塞尔柱帝国、罗姆苏丹国、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其他割据军阀势力围攻,直到1304年该城落入马木留克苏丹国手中,战事才告一段落。
- 阿尔卡凯撒里亚(Arca Caesarea),亦称黎巴嫩的凯撒里亚(Caesarea ad Libanum);遗迹位于今黎巴嫩阿卡省(Akkar Governorate)阿卡(Arqa)。该城早在《阿马尔奈文书》(Amarna letters)中已有记载,证实其在公元前14世纪前后已形成城邦之雏形。希腊化时代该城几经战乱,直至罗马人接管后在当地设自治政府,城市才趋于繁荣。此城被重命名为「凯撒里亚」的时间无法确认,但根据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留下的记载,应该在公元1世纪中叶前后。十字军东征期间,该城因地处的黎波里(Tripoli)至塔尔图斯(Tartus)和霍姆斯(Homs)的交通要道上,成为了十字军与穆斯林势力争夺的焦点之一;图卢兹公爵雷蒙德四世(Raymond VI of Toulouse)在1099年曾对该城发动长达三月之久的围城战,但失败而归。十字军在1108年攻克该城,此后一百年间据称坚守,击退了多次来自穆斯林军队的进攻,直至1265年被马木留克苏丹嘉拉温(Al-Mansur Qalawun)攻陷并被夷为平地,阿卡城自此衰微。
真实历史中,名为「凯撒里亚」之地不胜枚举,这是因为罗马帝国自奥古斯都时期开始即在新征服城市地区更名的习惯,“凯撒里亚” 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罗马帝国的势力扩张征服的符号,哪里有罗马的铁蹄,哪里就有 “凯撒里亚‘ 的城镇崛起于地平线上。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所涉及到的许多「凯撒」,大多与著名的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并无直接关联,而仅仅是指代自奥古斯都以降历代罗马帝王沿用的皇帝封号;文中提到的许多「凯撒里亚」往往纪念的对象是开创帝国的奥古斯都而非凯撒本人。不过若追根溯源,罗马皇帝之所以接受该称号并以其为光荣、帝国居民之所以乐得将自己的城镇与「凯撒」挂钩,与凯撒本人的丰功伟业自然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凯撒的伟大,使他的名字得以以这种方式远播海外,成为许多个地区居民共同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凯撒」一词作为帝王权力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在中世纪以来的欧洲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暴风骤雨,却终究归于寂静;今天的世界上再没有大权独揽的「罗马皇帝」,除了在打扑克时手里的那张方片K外,「凯撒」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已然随着两次世界大战逐渐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相比之下, 作为地名的「凯撒」,穿越了两千年的光阴,直至今日依然绽放着来自古典世界的光彩。圣经里多次提及的凯撒利亚有两个,一个是滨海凯撒利亚(Caesarea Maritima),另一是凯撒利亚腓立比(Caesarea Philippi)。 本章将着重介绍;首先说说 “凯撒利亚” 即滨海凯撒利亚(Caesarea Maritima)
凯撒利亚距离特拉维夫以北50多公里,曾是以色列在地中海最大的港口。凯撒利亚是赛达国王斯特拉顿一世所建的Stratonospyrgos城的遗址。公元前90年,由犹大国国王亚历山大·詹尼亚斯攻占,成为一座犹太城市。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此城,并令其自治。大希律王在位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3年期间,在地中海边、以色列北部,历时十二年,大力扩建的辉煌宫殿,建设这座港口城市,也是他荒淫无度的乐园。 据马太福音记载,修健该撒利亚的希律王就是派人去伯利恒刺杀耶稣未果,杀掉了周边所有二岁以内男孩的那位——该撒时代罗马在以色列的统治者。
这里的建筑按照希律王的喜好,集合了罗马和希腊风格,极尽奢华和气势恢宏。并改其名为凯撒利亚,意为 “罗马皇帝之城”,以向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大帝示好。主前22年在此修建深水港,并配以神庙、市场、大灯塔等市政设施,力图建设此城为地中海贸易重镇。至今保存着城墙、罗马水道,防波堤、赛马场、歌剧院、澡堂和桑拿、室内游泳池等遗迹。在拜占庭帝国治下,该城仍以繁荣闻名。其后几经战乱地震,建筑大多崩毁或沉入海底,逐渐沦没无闻。
两千年过去了,如今的凯撒利亚,只剩了古城的废墟。来到凯撒利亚,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城外的圆形剧场。圆形剧场,像古罗马音乐剧场遗址。剧场高层的外墙,用“耶路撒冷石”砌成,弧形,矗立于高地上。墙外多处石头房子,只剩了残墙断壁。一些清理出来的大理石雕像,都是残件,安放于一处平台上,该是当初从欧洲运来的。剧场入口为多个拱门,建在外墙,高有三米。在这里还有一块刻有彼拉多名字的石板,证明在历史上彼拉多这个人物。
宫殿遗址,如今它依旧矗立在地中海岸边,早已是断壁残垣,风化成残片,仍能感受昔日的辉煌,依旧雄伟壮观。希律王的海角宫殿遗址,凯撒由于经历了拜占庭时期,遗迹上可以见到雄伟的拜占庭宫殿的宫墙立多根罗马圆柱,让人想起古埃及神庙里壮观的廊柱.感受到一种久远的沧桑……事实上,凯撒利亚古城遗迹有希律王古城和后来的十字军城堡两处。
希律王城堡的南墙附近,是古罗马剧场。剧场附近集中放置着许多在凯撒利亚发掘出来的雕塑,多已残缺不全,裸体体型推想是拜希腊神教的希律王时期所塑。仅有一尊很像现在我们见到的耶稣型态,着长袍,罗马皇帝君斯坦丁大帝信奉了基督教之后的作品。剧场边的残壁断墙,散落一地的地面基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远的沧桑。进入拱门,眼前豁然,一座圆形剧场依山势铺至山底,经过整修,至今仍在使用。圆形剧场外有很多这样的拱门出入。两个古罗马剧场都是面向地中海,其中一个靠近海边。背向地中海,面对观众席讲话时,声音随着身后的海风,飘撒到观众席每一个角落,在剧场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
看台分两个台级,共二十四层,石头建成,模样像体育场,据说,可容纳3500人。看台底部平整,半圆形,可摆放座椅,对面是舞台。看旁边展示的复原图,舞台部分原是两层建筑,罗马风格,今已荡然无存。双半圆剧场面海而立,希腊风格,前半圆形地板上,至今可见漂亮的马赛克装饰地板,绚丽的花草和鱼鳞图案。凯撒经历了犹太人,希律王,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王朝,阿拉伯王朝等等,一直到以色列犹太人重新回归,漫长的东西文化交流融汇发展积淀了多彩厚重的历史文化。从凯撒利亚了解古代西方文明发展史和宗教融合分裂史,可以看到地中海文化的壮丽历史画卷。据说,这座剧场是以色列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剧场,几年前歌剧《图兰朵》就曾在此演出。
新约圣经记载不少事迹都与该撒利亚有关,如彼得受哥尼流的邀请到该撒利亚传讲福音,并为哥尼流施洗;保罗信主后,第一次上耶路撒冷时曾路过此城,保罗也是在该撒利亚开始第二及第三次宣教旅程。最后,保罗亦曾在此城坐牢两年,先后在腓力斯、非斯都及亚基帕面前受审,并从此处乘船被押往罗马。
公元66年,该撒利亚城中的犹太人不满罗马人的统治,揭竿而起,但遭残酷镇压,2万多名犹太居民被血腥屠杀。这成为随后犹太战争爆发的起因,还导致了耶路撒冷和犹太第二圣殿于公元70年被毁。公元639年,该撒利亚被阿拉伯人占领,1101年又落入十字军之手。1254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重新在此构筑工事,修建十字军城堡。其后几经战乱和地震,该撒利亚的建筑大都损毁和沉入海底,该撒利亚从此湮没在寂寂黄土中。
以色列建国后,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出资开发,将此地开发为旅游业为主的定居点。凯撒利亚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是以色列唯一一个私立机构的市镇,人口不足五千人。蓝天碧海,海水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温柔缠绵,景色怡人。靠近海滨散落着很多遗迹,当年的港口建筑,仅剩残垣轮廓。远处伸入大海的岬角,曾经耸立灯塔,清澈的地中海水如同一汪池水,如今在遗址上有一餐厅落成。
凯撒利亚腓立比
它位于大马士革西南四十里的黑门山麓,距离加利利海北边25公里,是形成约但河四个主要水源之一。在深谷四周可清楚看见清澈的「泉」水从各处石头缝、山涧、树丛及地里冒出来,于缓坡上汇集成许多小溪、瀑布;约瑟夫曾如此记载:“ 在这座山之中有一个极美丽山洞 , 洞下面有山谷,山谷往下陷得非常深,其中充满着静止的水。 ” 又有人说:“此地完全被橄榄和橡树的 翠绿笼罩着,加上许多的花草,蔓延得像结彩一样,更有许多小鸟,歌唱得 特别动人。”
大希律曾在这里为凯撒奥古士督建造一大理石庙宇。这城原来的名称是“彭尼亚”,后来希律之子腓力改称它为该撒利亚。“腓立比” 意即「腓力的」,以此表示腓力尊崇罗马皇帝该撒奥古世督。由于和地中海边的该撒利亚港同名; 遂称为该撒利亚腓立比以区别其它。这里充满古代亚兰人崇拜的巴力,在旧约以色列人因为拜巴力离开神,带来神的审判。这里充满了巴力的寺庙,附近有十四座以上的寺庙。
沿着通向大马士革的古道和约旦河主要源头的顶端,便是凯撒利亚腓立比了。在历史长河中,凯撒利亚腓立比吸引了众多人的到来,它本是一座异教之城,但后来却成为耶稣宣告他教会根基的地方。在旧约时代,居民膜拜巴力;後来希腊人以他们的潘神(Pan)取代,这城因而改称潘内亚斯(Panas),神庙本身则称潘尼安(Panion)。此处起初是古迦南人为了拜雷电神——惊恐之神而建,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1世纪),该城被重新命名为潘尼亚斯,是拜希腊的牧羊人和音乐之神—Pan潘。
那里有一座山,里面有很深的峡谷,峡谷里有个石头,他们认为这峡谷就是他们所拜的伟大的神“潘pan”的诞生地,所以他们在这个地方来祭拜,故该地方称为Panias,后来该地方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演变为“Banias”班尼亚斯。希腊神话中所谓的神,很多都是围绕着该撒利亚腓立比,是从这地传播出来的。古遗址的庙宇今日仍存留于世。在庙宇旁有一处深洞,是信奉潘的异教徒们用来向潘献祭的地方。他们会向洞的深处扔一只山羊,他们相信,如果山羊浮出来了,便是献祭没有被悦纳。如果没有浮出来,就是潘神悦纳了。
耶稣在这异教神庙林立的地方问门徒自己的身份,就是想让门徒知道真正的神并不是凯撒、「潘」或其他异教的神。“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耶稣深知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历史,他晓得这个城市建造在异教的根基上。或许,更精确地说,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耶稣选择了在此处向门徒提出他的问题。于是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接着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 gates of Hades),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 16:17-19)
耶稣和他的门徒当时就站在这磐石峭壁之上,这个阴间的门口,拜假神之处。耶稣说:“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在耶稣的年代,凯撒利亚腓立比主要是一个非犹太城市,神的话语在这里并不被人知晓,在这个异教城市,耶稣要建立教会的根基,把天国和地上的钥匙交给彼得,认可了彼得在未来教会中的身份。耶稣知晓他的命运已被决定,他明白在耶路撒冷等候他的是什么。所以他将天国和地上的钥匙交付与彼得。在凯撒利亚腓立比,彼得领受了引导列国的伟大职分,就是向他们显现何为真理的道路,并建造教会的根基。这些暗指的钥匙也代表了我们进入天国需要活出来的道德价值。耶稣基督在该撒利亚腓力比这个地方做出了四个历史性的宣告:
-
- 关于教会(太 16:18): 耶稣第一次宣告要建立教会ekklesia,一个蒙救赎之人的群体,被呼召成为他的身体,在他升天后在地上作他的见证。
- 关于天国的钥匙(太 16:19): 钥匙代表教会的权柄。天国的权柄由基督耶稣授权给了当时的使徒,由他们在经历五旬节后带领第一代基督徒建立教会,直到使徒书信写成,传递耶稣基督对教会建立的旨意和标准。
- 关于耶稣的死与复活(太16:21-23): 耶稣预言他的受死和复活,这个事件将成为人类救赎的基石,并带来教会的建立。
- 关于作门徒(太 16:24-27): 耶稣基督以他向天父的顺服甚至于死来向门徒教导何为作门徒的含义。当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后,他在地上的身体或见证人将是由他的门徒组成的教会。
该撒利亚主教,4世纪教会领袖。与拿先素斯的贵格利和尼撒的贵格利并称加帕多家教父。在罗马天主教会尊为教会圣师。
该撒利亚的巴西流——《驳犹诺米》,巴西流于363年至364年间写作三卷反对犹诺米所持的父子不同说的极端亚流主义观点。《驳犹诺米》前三卷由巴西流所作,而第四卷和第五卷则是托名之作,作者并非巴西流或老底嘉主教阿波林,有可能是岱迪玛。
De Spiritu Sancto 《论圣灵》 ,是巴西流对于圣灵位格所写的第一本完整论文,其中巴西流以圣经和古教会的传统证明圣灵的神性。这本书对于尼西亚信经的修订,并最后增加描述三位一体第三位的条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解经方面,他留下了 Homiliae in Hexaemeron 《论创世六天》,和对诗篇十七篇的注释 Homiliae super Psalmos。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生于约260年或275年,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 是巴勒斯坦地区的该撒利亚的教会监督或主教。由于他对早期基督教历史、教义、护教等贡献,他被一部分后世的人认为是基督教历史之父。。写《教会史》所使用的材料很丰富。在尼西亚大会(CouncilofNicaea)之后郑重签署并遵守尼西亚信经(NiceneCreed)。
他的挚友他启蒙恩师的Pamphilus,对他的神学思想及学术风格,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Pamphilus曾在该撒利亚作过长老,他广搜各类典籍,穷一生之力设立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致立于圣经经文的抄写并撰写各类着作。他忠于信仰,至终也为主殉道。